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必要性8篇

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必要性8篇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432020年第42期CHARMINGCHINA 思政教育量两种选择的价值大小。当人们在脑海中意识到如果只考虑一己私利或者为了少数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必要性8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必要性8篇

篇一: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32020 年第 42 期CHARMING CHINA

 思政教育量两种选择的价值大小。当人们在脑海中意识到如果只考虑一己私利或者为了少数人而伤害多数人时,自己会非常难过并为其选择感到羞愧,甚至出现极其痛苦、无奈、纠结的情绪状态时,我们认为人们已经将社会道德规则内化于心了,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个体能够明确的感知到内心的道德良知在警醒和监督自己。通过内省可以达到认识自己的目的,但是认识自己不一定能让个体成为一个完全有道德良知的人,不过这是个体道德社会化的第一步。强调自我认知能力,是因为只有人们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具备评价、判断个人以及他人行为的正当性与合法性的能力,社会成员才能对道德规范产生情感认同并自觉践行。当人们在价值观的引导下都能一致地辨别是非对错,一致的主张赏善罚恶,那些破坏社会规则的人才能引以为戒,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二)完善赏善罚恶机制赏善罚恶机制是一种通过道德评价以达到对个体行为进行调适的机制,它对道德规范行为具有激励作用。首先,奖赏不畏牺牲、勇于献身的英雄和长期秉持高尚道德情操的人。他们要么是危急时刻不顾私利,敢于直面抗击强暴的人,要么是日日夜夜长期坚守心中道德良知的人,对他们进行奖赏不仅是予以肯定与尊敬,更是对其他社会成员的正向激励;其次,惩罚见死不救、损人利己的人,追求个人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但在紧急关头下,人们不能只求自己脱身,更不能把个人私利建立在损害他人利益之上;最后,借助大众媒体,使人们重视其声誉、信誉。现代化的社会人们流动性极大,一部分人因其在新环境中无人认识自己便不顾道德和礼仪规范为所欲为,大众媒体应切实发挥新闻传播和舆论监督的作用,以此告诫人们无“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珍惜自己的声誉和信誉,规范言行。(三)建立道德审核门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兴行业、职业的增加使得人才备受重视,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能力至上”的用人标准,但能力不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部。任何社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个体和合格的公民,必定需要具备相应的思想道德素质,“德才兼备”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在当今社会尤其需要继承和发扬。各行各业应该逐步依据个人信用记录等相关信息建立人才引进道德审核门槛以对求职者进行道德水平审核,这样不仅一定程度上可以遴选出名副其实的人才,也能激励社会成员时刻注意自身言行,保持对个人行为与他人行为的自律和监督,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行为意识。(四)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问题仍然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民生问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高,使得对这些领域的投入比重逐年增加,但仍然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此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尤其重要。当“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壮有所用”时,人们便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在情感上作为一个“亲社会者”内化道德规范,并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内心戒律和社会他律的双重作者中提高耻感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参考文献:[1][ 美 ] 克里斯托弗·博姆 . 道德的起源—美德、利他、羞耻的演化 [M]. 贾拥民 , 傅瑞荣 译 . 杭州 :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2][ 明 ] 张居正 . 张居正直解《尚书》[M]. 北京 : 中国言实出版社,2017.[3] 张洪海 . 诗经汇评 [M]. 南京 : 凤凰出版社,2016.[4] 商平勇 .《论语》释解 [M]. 济南 : 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5] 章诗同 . 荀子简注 [M]. 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6] 陈鼓应 . 管子四篇诠释 [M]. 北京 : 商务印书馆,2016.[7][ 美 ] 鲁斯·本尼迪克特 . 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 [M]. 吕万和 , 熊达云 ,王智新 译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1990.基金项目:本文系宁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项目编号:GIP2019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媒介融合”机制研究郭懿(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濮阳 457000)

 摘 要:新时期的到来,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越发重要,选择何种媒介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已经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以及关键课题。基于当前的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面临很多的问题,对此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从多方面培育学生的文化自觉性、文化认同感。本文对此做了深入研究,首先阐述了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高校教育中文化自信困境,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媒介融合”机制构建策略。关键词:大学生;文化自信;思想教育;新媒体再好的文化自信力量也需要通过“人”来展现,成功的高等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三观,因此在高校教育中必须要将文化自信积极渗透,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具备文化素养的同时还可以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这对高校大学生的日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此有必要予以高度重视。一、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多数都是人文素质教育,所接触到的传统民族文化教育较少,以此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也较为缺乏,导致很多学生缺失文化自信。对此,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新时期的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因此大学生是否具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建设与未来的发展。新时期背景下,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其进行文化自信的培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同时也能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其真正意义上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三)有利于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眼下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世界格局逐渐呈多元化趋势发展,在这种环境下,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国家对于中国的迅速发展惶惶不可终日,他们为了剥夺我们的价值观,用尽手段排斥中国。基于当前这种社会背景下,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和责任。对此,在高校教育中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从根本上保证我国文化的安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二、当前高校教育中文化自信困境针对目前高校教学情况来看,在文化自信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足够的自信意识。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些文化是思想教育的源泉,因此作为高校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一定要利用话语媒介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灵魂,话语是否有效、是否掷地有声是影响文化教育实效的关键。但是,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教育理论“失语”问题十分常见,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能将传统文化彻底的融入到专业教育中导致的。教师自身若是缺乏文化自信,自然也就无法更好教育和引导学生。三、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媒介融合”机制构建(一)运用有效载体,挖掘文化资源。通过构建媒介融合机制来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能否有效运用载体十分重要,对此应该创建相应的文化素材库,其中包括历史、文学、地理、建筑、革命等多方面的内容与文化。然后学校方面可以通过新媒体途径高校可以将其推送给学生,组织鼓励大学生积极转发、传播。通过这样的文化传播方式,不仅可以促进专业教育与文化教育的结合,同时也能更好的促进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借助丰富多样的音乐元素,将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爱国思想折射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歌词、音乐创作者的感人故事为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学习和欣赏音乐的同时形成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并树立良好的理想信念等等。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提升。(二)注重平台建设。眼下,多数高校纷纷建立了专门的微博、微信公共号等网络平台,充分彰显了新媒体平台开放性、互动性、自由性的特点,大学生们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自由地发表言论,表明观点。对此高校应该注重这方面平台的利用,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积极打造极具特色的校园新媒体,通过正确的文化教育和思维引导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有效促进学校与学生的良好互动。(三)开展多样活动。学校方面要了解学生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成长规律和文化状态,掌握他们的行为习惯,然后灵活利用微博平台、QQ空间等多种新媒体形式,组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传播中华文化,渗透民族精神,并适当引入一些与学生学业、情感、就业有关的内容,以此来慢慢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比如可以按照大多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文化水平在校园贴吧、学校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上开展“每周学——首诗词”“每月读一本经典”等活动,让传统文化真正意义上的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总而言之,国民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在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里文化教育不容忽视。对此高校必须要重视起来,灵活利用新媒体手段促进媒介融合,通过丰富多样的手段来落实文化教育,逐渐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端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参考文献:[1] 冯仁杰 .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 [D]. 2019(02):69-70.[2] 杨立蛟,孟现美,刘强 . 全媒体视阈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路径研究 [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032(04):53-55.[3] 李屹欧 .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研究 [J].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43-46.基金信息:1. 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项目“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媒介融合”机制研究”(编号:SKL—2020—2080)。2.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疫情防控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编号:2020YB0623)。作者简介:郭懿(1982—),女,汉族,河南洛阳人,硕士,濮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的意义董优(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摘 要:国家安全是国家的基本利益,是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国家安全教育是提升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工程。学校层面国家安全观的教育主要是通过科学的、系统的教育体系,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大学生的总体国家安全观认识进行灌输和引导,将国家安全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国家安全观;安全观教育国家安全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保证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头等大事。当代国家安全包括 11 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国民安全、领土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万方数据

 CHARMING CHINA

 1442020 年第 42 期思政教育信息安全和核安全。同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经济社会和信息化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且国际社会互动日益频繁,国家安全领域面临着挑战。一、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意义的概述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也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价值。维护国家安全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作为中国人,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有人人参与,人人负责,国家安全才能真正获得巨大的人民性基础,也才能有坚实的制度保障。新时代的大学生面临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机遇。面对国家安全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做到四点:我关心,关心国家和平发展的大事;我知晓,知晓国家安全相关的权利义务;我掌握,掌握应对国家风险的能力;我参与,主动参与维护国家安全。大学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中坚力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活动的践行者肩负着国家安全战略实施的光荣使命。高校是大学生接受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最主要场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在享受安全、稳定、繁荣成果的同时,不仅要有保护自身安全的意识、能力、权利、义务,更要有相应的责任和担当,要有保护他人、集体、社会、国家乃至更大范围安全的责任和义务。因此高校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加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教育有着相当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就是各教育主体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主要内容和指导思想,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开展国家安全形势、国家安全体系、国家安全要素和理念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促使大学生积极主动接受教育,正确认识、了解、接受总体国家安全观,认同总体国家安全观,并在教育过程中使大学生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符合国家安全要求和需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辨别能力,积极主动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二、高校开展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的意义高校开展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要从使命和责任教育入手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拥护国家安全战略,深刻认识高校在国家安全中的战略重要性,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以利学推进的形式,如组织大学生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理论知识,通过举办理论培训和研讨等形式进行学习交流,运用新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向大学生传播总体国家安全观,弘扬青年文化、榜样文化、红色文化,构建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生态,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提高大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辨别力,避免西方思潮对校园文化的冲击,让大学生接受总体国家安全观,认同总体国家安全观,树立正确国家安...

篇二: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与政策教学实践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浅谈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院系

  金山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系

 年级专业

  2010 级动物医学

 姓名

 吴晓东

  学号

  100605041

  指导教师

  成绩

  浅谈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摘要: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完善高等教育、 培养合格人才应有的内容之一, 也是大学生个人必须重视的问题。

 许多当代大学生安全知识缺乏, 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随着大学办学规模扩大, 对外开放程度增加, 同时大学生主动接触社会机会增大, 如何有效的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和掌握避害技巧,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增强大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已迫在眉睫、 刻不容缓。

 关键词:

 大学生; 全教育; 知识缺乏; 意识薄弱 一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 目前, 大多数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大学生安全教育, 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安全教育问题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制度不全。

 安全教育还没有纳入课程教育, 没有经常化、 制度化; 二是缺乏系统的教育体系。安全教育大多是保卫部门或学工部门针对某一时期安全事故的特点或者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具体案例而进行临时宣传教育; 三是对学生安全防范能力培养不够。

 针对各种可能遇到和发生的安全问题, 提出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法的不足, 学生不清楚怎样进行自我保护和自我防卫; 四是教育者素质有待提高, 教育方法有待改进。

 目前从事安全教育的教师往往没有经过正规学习和专业训练, 难以开展深入的安全教育, 也缺乏必要的学习交流, 安全教育的研究还不够。

 二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意义 2. 1 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 是改善校园安全状况的需要 要在全面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工作的同时, 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免疫力, 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树立安全第一、 维护校园安全人人有责的思想, 共同努力改善校园的安全状况。

 2. 2 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 是不断地完善自我,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大学时期是人格形成、 发展与完善的关键时期。

 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机构, 有责任、有义务给予大学生帮助和指导, 通过强有力的教育手段, 使大学生在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 成为德、 智、 体等多方面综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 3 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 是依法治国、 依法制校的需要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 高等学校校园治安和大学生安全问题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己纳入了社会主义法治轨道。

 2. 4 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 是社会治安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 当前, 尽管国际、 国内总的形势是好的, 我国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但是, 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 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我国的颠覆、 破环、 分裂、 渗透等活动。

  三 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3. 1 校纪校规教育 对大学生来说, 校纪校规教育依然存在着突出的问题, 这一方面与有的学校管理不严、要求不高有关,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没有认识到纪律的严肃性, 没有养成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通过校规校纪教育, 使大学生知道什么应该做, 什么不应该做, 这对大学生在学校的安全成长乃至走向社会都是大有裨益的。

  3. 2 网络安全教育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利用网络进行的违法犯罪行为日益增多。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使大学生懂得如何在网络中保护自己, 不要轻信他人, 更不要随意的接受他人的邀请, 或将自己的相关信息告知他人, 避免上当受骗, 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3. 3 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社会压力大、 生活节奏加快, 尤其是学习压力、 经济压力、 就业压力以及家庭环境和个人经历等诸多原因, 使一些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因此, 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入际关系教育、 环境适应教育、 健康人格教育、 心理卫生知识教育、 挫折应对教育以及心理疾病防治教育。

 把安全教育与心理咨询有机结合起来, 有目的、 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教育,使学生安全教育迈上新的台阶。

 这对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预防心理问题产生促进健康人格的全面发展与完善, 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3. 4 法律知识教育 法律知识教育是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

 四 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方法 4. 1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形成安全教育齐抓共管的氛围 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依靠学生管理部门、 学生工作者、 学校党、 团组织等各个部门, 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在开展日常的宣传教育的同时, 加强管理, 从管理上加强学生安全防范工作。

 要建立、 健全校园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完善安全教育运行机制, 进一步明确分工, 落实责任制。

 各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 明确职责, 加强协作, 层层抓落实。

 班主任、 辅导员、 专兼职老师、 行政管理、 后勤服务等人员都应参与安全教育工作, 形成全校齐抓共管的安全教育氛围。

  4. 2 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管理和教学计划之中 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关键在落实, 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使之规范化、 制度化, 把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长期抓下去。

 要明确责任, 把安全教育纳入学生日常管理计划, 统一教育内容, 制订安全教育计划。

 国家教育部门应统一编制高校安全教育的教材, 纳入教育教学计划, 规定课时, 以保证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4. 3 建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运行机制 为使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仅仅依靠保卫部门或者辅导员的工作是不够的, 必须建立健全安全教育运行机制。

 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运行机制, 首先应建立学校大学生安全教育领导机构, 负责大学生的安全教育, 确定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制定安全教育计划, 组织进行授课, 考评教学效果等。

 其次是理顺安全教育体制。

 把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整个的教学计划, 在学校教务处指导下开展工作。

 再次是建立和完善保证大学生安全教育健康运行的一系列制度。

 4. 4 极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增强大学生安全意识 仅靠保卫部门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依靠学生管理工作者及学生组织等有关部门和人员共同参与, 才能达到有效的成果。

 特别是要发挥思想教育力量的作用,利用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和优势, 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

 此外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 在有关课程和教学环节中由任课教师结合课程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五 总结 总之, 高效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在外部, 需要社会、 学校、 家庭配合; 在内部, 需要学校的各个部门通力合作, 共同配合, 这样才能达到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 保持高效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 上好安全教育第一课,是学生完成四年学业, 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实践证明, 适时的利用学生画廊、 报刊报刊栏、 课堂、 网络等, 开展多形式教育, 对增强校园安全稳定有着长远而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江苏省高校保卫学研究会. 大学生安全教程[M]. 南京: 东南大学学出版社, 2002.

 [2]余宏明. 高等学校安全教育浅议[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5) .

 [3]宋新旗. 关于加强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若干思考[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4(6) .

 [4]吴心正. 保卫科学研究论[M]. 武汉: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 1999.

 [5]蒋夏宁. 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同题的思考[J]. 保卫研究, 2003(1) : 35-38.

 [6]辛永赘, 吴连臣. 学生安全教育读本[M].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5.

 [7]刘家增. 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及思考[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1) 98-100.

篇三: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学 生 安 全 教 育

  论

 文

 班级:视觉1602

  姓名:王美懿

  学号:2016600410

  浅谈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普及大学生安全知识,抓好大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最大限度地保证大学生不受违法分子的侵害。安全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内容,大学生由于其自身生理、心理特点以及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当我们面对危险因素时采取何种应对措施就显得极为重要。安全问题不仅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今后毕业走向社会经常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安全

 措施

 重要性 一、大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必然性 从古至今,人们对安全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心。特别是近几年来,涉及高校和高校学生的凶杀、他杀、自杀等案件逐年增多,仍有不断上升趋势。例如:马加爵、薛荣华两起杀人案件以及复旦大学投毒案,使在校学生的人身安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使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也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大学校园治安、刑事案件的频频发生固然与严峻的治安形势等外部环境有关,但当事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较差,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当今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和高度开放的社会。在校大学生的生活空间不断扩展,与社会各个领域的接触、交流也不断拓宽。在校期间,学生除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外,还要走出学校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甚至自谋职业打工赚钱。在这样的情况下,对缺乏社会经验尤其缺乏安全常识的大学生们,势必成为各种不安全问题和案件的受害者。所以,加强高校学生的安全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防范能力,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有着迫切的必要性,普及大学生安全知识,抓好大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最大限度地保证大学生不受违法分子的侵害,避免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不仅是保证大学生人身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合

 格人才最基本的保证。

 二、目前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普遍现状 在对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行探讨的同时,不难发现目前大学生安全意识存在着安全知识缺乏,以及安全防范意识谈薄,引发了许许多多安全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思想麻痹,财物保管不严。学生宿舍发生的失窃案件,绝大部分都是由于同学们思想上麻痹大意,不注意关门上锁,财物保管不严造成的。

 2.行为单纯,轻易受骗上当。大学生虽然有较多的文化知识,但缺少社会经验,一些不法分子就利用他们的无社会知识行骗。如有的骗子利用女生容易动恻隐、怜悯之心,谎称自己被窃、被扒,骗取钱财。

 3.意识不强,自控能力较差。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中,由于不懂一些常规性的知识,很容易上当受骗、被偷、被盗。

 4.碍于情面,缺乏应有责任。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抱有“自己不违法违纪,莫管他人的闲事”的思想。即使看到违法事件,只要没有直接损害自己,也当事情没发生,不主动向学校有关部门报告,对涉及到学生之间的违法违纪事情,有很多大学生更是出于“碍于情面,保护同学”为出发点。

 5.碰到问题,难以应对处理。面对安全事故、安全威胁,缺乏应有的处理和对抗措施。关于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有些同学发现宿舍起火,手拿灭火器却不知如何使用;当发现坏人进入室内时不敢叫喊,却拚命地往被下钻;碰到抢劫时,不敢进行有效的抵抗;登山时有人中暑倒地,其他同学束手无策等等。

 以上几个方面,充分反映了学生安全意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而安全意识缺乏和安全教育不到位是引发大学生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应大力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

 三、大学生所受安全教育的现状 1. 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制度不全。大学生安全教育还没有纳入课程教育,也没有经常化、制度化。

 2. 缺乏系统的教育。安全教育大多是保卫部门或学工部门针对某一时期的发案特点或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具体案例而临时进行宣传教育,没有系统的教育方案。

 3. 对学生安全防范能力培养不够。针对各种可能遇到和发生的安全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法还不够,学生不清楚怎样进行自我保护和防卫。

 4. 大学生掌握安全技能的途径狭窄。安全教育如安全防患技能、防身术、遇火灾逃生等都需要教师或专业人员的现场指导、演习等,安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大学生所接受的安全教育内容中,多是学生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手段自己学习的,很少是通过教师或专业人员传授的。

 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安全教育所涵盖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国家安全、治安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心理安全等诸多方面,归纳起来,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应包含以下方面内容:

 第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保护大学生远离危险的思想保障。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应着力解决其思想上对“理论”、“理想”、“政治”的轻蔑和错位,帮助大学生把握好人生的“航船”,学会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学会与他人正确相处。

 第二,法制教育。良好的法律意识,为大学生形成安全意识、正确地选择自我保护手段和防范法律风险提供有力支持。通过选择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开展教育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法律意识,从而为大学生正确地保护和约束自我创造条件。从实践看,除已被列入高等教育基础课程的《法学概论》及其中包含的民、刑相关法律知识外,大学生安全教育还应包括《国家安全法》、《治安处罚法》、《交通安全法》、《消防法》等相关法律知识。

 第三,安全防范技能教育。过硬的安全防范技能,是大学生抵御各种危险的最终屏障。应着力通过训练,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卫技能,以防范可能发生的暴力危险,最大可能地降低危害。

 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治安管理工作。让学生参与学校的治安管理工作,是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实际参与,使同学明白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明白只有学校的安全管理中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才可能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才能保证自己的人身和财物安全,从而也就更加投入到安全意识的培养中去。

 总之,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是一项长期的常抓不懈的工作,是需要学校重视以及各部门齐抓共管才能做好。高校各部门应相互协调,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同时学生自身要切实感受到安全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真正投身于安全教育的学习和实践中去,共同为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而努力,让我们的广大学生能正确、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范志华.对当前大学生安全意识的调查与思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3).

 [2]黄希庭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戴树根.论大学生责任感教育[J].求索,2007,(3).

 [4]安世遨.对话:当代大学生管理新理念[J].辽宁教育研究,2008,(6).

 [5]刘学泳岳明.大学生安全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社会科学家,2008,(9).

 [6]王智新.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创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9).

 [7]梁燕云.高校学生安全管理分析及其法治建设对策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8).

  [8]文琼仙,王凯丽.论人性化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理念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32)。

篇四: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从严 霍军亮 安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是人类个体发展的基本保证。

 高等院校的安全稳定, 不仅关系到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和人身财产安全, 也是大学生在校学习、 生活、 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根本前提。

 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 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大学生作为高等院校的主力军, 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和推进校园建设的重要力量,对其进行切实有效的安全教育, 是保持高校良性运行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是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也是切实贯彻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的需要。

 一、 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实意义

  1、 贯彻“以人为本” 教育理念, 增强学生适应能力的需要

  从大学生自身成长的角度出发, 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高峰期,大学期间也是提高安全教育水平的最佳时期。

 多数大学生是从中学校门直接迈进大学校门, 社会生活经验比较欠缺, 人生阅历尚浅, 思想相对单纯, 对安全认识不足, 对社会复杂程度缺乏了解。

 同时,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和后勤社会化的深入, 在校大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 校园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 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员进校服务, 校内及校园周边环境日趋复杂。

 大量事实说明, 安全问题不仅是学生在校学习、 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也是今后毕业走向社会要遇到的问题。所以, 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十分必要, 是大学生在校正常生活学习、顺利完成学业、 实现自身发展的根本保障, 也是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需要。

 2、 实施“素质教育” 理念, 落实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需要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 要求教育体制必须由“应试教育”

 向“素质教育” 转变。

 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是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 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是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 安全观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必不可缺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全面发展” 教育理念上讲, 缺少安全知识, 不具备安全意识、 技能、 素质和安全责任的人不能称其为“全人” 。

 安全教育使学生一方面要自我约束, 遵纪守法, 另一方面, 其学习和生活又要有必要的外部条件和稳定的治安秩序作保障, 既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

 3、 贯彻“依法治国” 理念, 创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高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是贯彻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体现。

 同时, 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是现今高校的普遍要求和目标, 而平安和谐校园的建设离不开校园主体, 校园主体对平安校园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

 大学生是学校主体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强弱、 防范技术能力的高低、 安全法律知识的多少、 安全责任素质的优劣等直接影响着校园的治安和秩序, 关系着校园的安全和稳定, 影响着平安、 和谐校园的建设。

 因此, 加强安全教育, 也是创建平安、 和谐校园的基本需要。

 二、 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的现状

  1、 当前我国高校普遍采取的安全教育措施

  1、 加强人力、 物力的投入, 确保校园安全。

 高校主要依托保卫部门和人员来加强校园巡逻, 关注校园人员密集区的治安状况, 加强学生宿舍门卫监管, 排查外来人员的登记和管理, 防止校园各类治安事件发生, 为保护高校各类重要设施及人员安全, 保卫部门在采取人员监管的同时, 也配置了安全报警装置。

 目前, 校园安全电子眼和重点实验室安全报警设备己逐步投入使用, 这对杜绝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和事故的侦破很有帮助。

 2、 借助活动日和典型事例, 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

 目前,高校主要借助“消防日” 、 “安全日” 、 “环境日” 、 “形势报告会”及典型安全事件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增强大学生安全保护

 意识, 创平安校园。

 高校将“消防日” 、 “安全日” 、 “环境日” 、“形势报告会” 作为一种教育契机, 这种教育内容及形式在推动大学生安全教育方面具有针对性强、 内容贴切等特点。

 目前, 发生在大学校园的各类安全事故具有明显的社会特征, 由于大学生自身警惕性不高而发生的安全事件依然较多, 如大学生参与传销事件、 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诈骗行为等等。

 高校有关部门将这些安全事件作为反面典型教材在广大学生中进行宣传, 对大学生进行警示教育, 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3、 安全教育制度逐渐在高校教育事业中推广运用。

 长期以来,稳定工作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成功的一个标准, 高校各部门充分认识到稳定工作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全局性作用, 也制定了不同工作范围的安全责任制度, 将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相结合, 加强了制度的约束作用, 使得高校各部门在安全管理方面有章可循, 在安全教育的观念上有新的提高, 这在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公共娱乐场馆安全管理、 公寓安全管理等方面表现突出。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高校重视不够, 认识滞后, 体制不健全。

 目前, 高校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重视不够,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即认识水平和体制建设方面。

 在认识水平方面, 一是对大学生安全教育认识滞后于形势的发展, 不能深刻认识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关系; 二是不能正确处理安全教育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

 在体制建设方面, 一是领导机制不健全, 学校安全教育到底采取什么样的运行机制, 以什么形式纳入学校教学系列, 从上到下没有明确的规定; 二是没有把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部分, 即使搞点安全教育, 也只是零敲碎打, 致使大学生安全教育一直没有主渠道; 三是没有把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大学生在校接受教育期间, 安全教育的时间、 内容、 教材、 教师、 教学效果等, 都没有统一的规划和计划, 因此, 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在学校教学工作中一直没有获得应有

 的位置。

 二是安全教育的内容不够完整, 方法不力。

 当前社会形势日益变化, 安全问题及影响安全稳定的因素增多, 迫切要求安全教育的内容不断拓展。

 而现今,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大部分停留在传统意义安全上, 应该向大安全的层面上拓展。

 三是文化安全与国家安全教育的意识淡薄。

 当前, 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 涉及文化安全和国家安全的教育内容很少, 学校每年也只是请几位专家作几场报告, 部分大学生对文化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形势并不感兴趣, 其文化安全和国家安全方面的意识依然模糊。

 新的国际安全秩序在发生着演变, 大部分学生在了解到文化安全和国家安全知识后, 表现出来的关注程度也只是一股爱国热情, 缺乏理性分析, 对文化背景和国家形势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 亟需对他们进行专门文化与国家安全知识的学习。

 四是心理健康教育有待加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贯穿于大学生教育的整个过程, 应该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五是安全教育中存在实用主义倾向, 形式大于内容。

 这种实用主义倾向,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上级安排了, 就组织抓一抓, 上级不强调, 就搁置一边; 二是上级进行检查时, 就集中力量应付, 检查过后就万事大吉; 三是发生重大案件和灾害事故时就急于抓, 事情过后就放松不管。

 这些做法最终致使大学生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往往等到发生了事故才来总结、 反思, 使大学生安全教育成为一阵风。

 三、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对策

  1、 统一认识, 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机制建设

  针对大学生校外活动时间的增多、 活动空间扩大的现状, 高校要及时改进对大学生的管理办法, 修订有关管理规定, 有组织地进行校外活动, 在活动中确定安全负责人, 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教育学生外出期间应随时与学校保持联系, 防止出现管理真空。

 具体来讲, 第一,

 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既是校园安全防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高校实施依法治校、 依法办学的依据和保障。

 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校内保工作规定》 、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等法规, 不断完善安全教育制度、 校园秩序管理规定、 实验室及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 要落实安全责任制。

 要按照有关规章制度, 落实责任人的相关责任, 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 让每个部门、 每个人都来关心安全问题, 树立“安全无小事” 的防范意识。

 第三,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大学生是个活动的群体, 在大学安全教育中既要强调大学生的个体在社会中的独立性、 主体性和自律性, 同时要将大学生的安全管理融入社会保险机制, 减少学校在学生发生安全事故后的处理赔偿难度。

 2、 积极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常规化进程

  大学生安全教育要改变以往到发生安全事故或者隐患时再去强调重视, 将大学生安全教育做到经常进行、 经常落实, 努力推进常规化进程。

 具体讲, 第一, 坚持开展“安全教育月” 、 “消防教育日”“安全知识讲座” 等, 加强节假日期间和学生外出实习、 社会实践和毕业生离校之前等重点时期的安全教育, 举办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活动, 变校园安全为社会大安全。

 第二, 积极推进安全教育进课堂。

 当前, 安全教育还未正式走进课堂, 高校教务部门还没有将安全教育作为学分排上课表, 这势必影响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关注程度, 要做到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常规化就需要考虑将安全教育内容安排到大学生的课堂学习之中, 使大学生安全教育受各界关注, 从而使社会各界及大学生自身重视这项工作。

 3、 加强舆论引导, 优化育人环境, 形成大学生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大安全观的形成,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安全态度和行为, 创造并维持一个良好的安全舆论气氛。

 大学生一般对安全知识了解的层次较低, 对实际的安全技能知识了解得太少,大学生获取的安全知识信息主要是来自图片、 影视、 安全教育活动等

 途径, 其内容除了交通、 火灾、 环保等内容外, 其他多数大学生并不能感知安全事故正走向学校, 因此, 高等学校要大力推进大学生安全“忧患” 应急意识教育, 应该不失时机地进行“忧患” 意识教育, 有意识地引导舆论的方向, 优化育人环境, 逐渐形成大学安全文化。

 4、 改革高校管理制度, 构建安全教育网络

  学校应转变思想观念, 把学生管理提高到应有的地位。

 学生是高校的“主体” , 大学的“育人” 功能是大学存在的最重要的方面。

 因此, 首先, 学校应对从事学生管理的教师予以充分的关心和重视, 要对其进行必要的物质及精神上的奖励, 以提高他们工作积极性; 第二,学校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 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 以确保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第三, 学校在制定决策时, 要充分考虑到其可行性, 以及学生和教师的反应, 避免在实施过程中, 使教师和学生处于对立状态, 学生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最后, 教师要解放思想, 改传统狭隘的管理观念为开放多元的管理理念, 努力缩小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差距,以便能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与背景, 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

 5、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建立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绿色通道

  随着社会的变迁与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面临的各种压力会越来越大, 心理问题也会越来越突出, 这就要求高校必须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对那些心理有障碍或患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 更要多加关心。

 除了必要的心理治疗与心理健康辅导外, 在平时的学习、 生活中, 无论是辅导员还是任教的教师, 以及同学, 都要对这些特殊的学生多加关心和帮助, 在其周围形成互助、 关爱的氛围, 让其在教师与同学的关心中获得温暖, 感受到生命的感动, 帮助他们及早从阴影中走出来, 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

 ■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责任编辑/史 明

篇五: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学校开展国防教育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价值意蕴

  首先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是增强民族国防意识的需要。加强国防教育是増强公民忧患意识,维护国家安全的客观需要。进入新世纪,我们党提出了和平发展的新思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从此世界真的就会进入天下无战事的时代。结合近年来我国周边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我们更是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存在着的危机与挑战。国无防则不稳,依然是我们的一个基本的国防观念和意识。大学生是民族精英,即使是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生仍然是民族、社会中的一个精英群体;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观念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家、民族的国防意识的状况与水平。然而,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我们看到,目前大学生国防意识和观念的具体状况不容乐观。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固有的一些素质特征,使得他们在形成必要的国防意识和观念方面具有一些先天的不足。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又正处于我国社会转型期,他们面临的生存环境压力较大,特别是在现阶段的大学生就业竞争不断激化的背景下,如何顺利地实现就业更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头等大事。显然,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形成。基于民族国防意识形成的客观需要,以及大学生自身主观条件的现状,在高等学校开展对大学生的国防意识的教育和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十分紧迫。

  其次,开展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是高等学校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国防知识以及相应的意识和观念,是一个现代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而,帮助在校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国防知识,形成

 相应的意识和观念,也是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另一方面,高等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的国防教育活动,可以帮助青年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人们在分析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缺失的状况时指出:生活在现代的大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往往只顾个人利益,贪图个人享受,没有居安思危意识,不知道国安才能民生、国富才能民强,没有国家的安全就不会有我们小家的安宁和幸福,缺乏在危机感基础上寄托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甚至每年都有一些 国防生’背信违约。因此,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的淡漠不能不令人吃惊和担忧,而最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淡漠成为一种 集体无意识’”111 显然,表现在部分大学生身上的这些国防意识淡漠的状况,其实也从根本上反映了他们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和作为时代精英的青年大学生基本素质的缺失。正是从这样的意义上,我们说高校开展的大学生国防教育,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另外,开展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也是激发大学生发奋学习、成长成才的强大动力。国防意识首先是一种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在高等学校开展的国防教育过程中,通过对中华民族近代以来饱受外族侵略的屈辱历史的回顾,以及对当前我国国防事业面临的多重现实危机的认识,可以増强激发学生为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而发奋学习的动力。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社会个体成员与国家、民众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对大学生开展多种形式、富有实效的国防教育,以不断増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激发他们发奋学习、成长成才的热情和动力。同时,从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内涵来看,其中蕴含着许多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知识理论。因此,一种成功的国防教育,往往会为青年大学生打开一扇新的知识的窗口,激发起他们对相关的科学知识探寻的兴趣、欲望。对于一部分青年大学生来说,国防知识的教育很可能成为引导他们走向成功的一条路径。

 二、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实施路径

  首先入学教育期间的军训活动是对大学生集中进行国防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利用这一教育平台加强学生的国防意识的教育和培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规范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继续搞好军训工作并使之制度化。”在这里,“规范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是搞好军训工作的直接任务和目标。目前,在我国高校,大学新生入学后进行军训己成为一种制度、惯例;但是,一些学校在开展大学新生军训方面,却存在着指导思想不够明确,教育内容和方法也不够丰富、科学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总体上看,大学新生军训,不应只是停留在列队、会操等一些简单、机械的动作训练层面上,也不应当只是从一般的教育意义上去理解军训的意义和价值;而应当按照上述要求,切实在规范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上下功夫。一方面,要改变长期以来军训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队列训练的做法,适当充实一些军事、国防方面的知识教育,另一方面,要注意突出对学生的国防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帮助学生形成对当前我国国防形势的正确认识,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加大投入,包括加大人力和物力方面的投入,改善军训教官队伍结构,充实国防教育资源;要创新教育形式,利用多种教育媒体国防意识的教育。

  其次,开设国防教育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渠道,要通过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国防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目前,一些学校虽然也按照要求在大学生中开始国防教育课程,但课程教育教学工作及其实效都不太令人满意。大学生国防教育课程如何开设,这个问题是可以探索的。目前在高校课

 程设置方面,因为规定课程过多而导致的课时紧张的矛盾十分突出。但是,把对大学生的国防知识和国防意识的教育纳入课堂教学的范畴,这一总体思路和原则是应当坚持的。在传统的“两课”开设的过程中,“两课”教学工作曾经经历过一个由不太正规逐步走向正轨教学的转变。今天的大学国防教育课程教学工作,就像当年的“两课”建设一样依然处于初创阶段,师资队伍、课程体系评价考核机制等方面都面临着许多现实的矛盾与困境。我们应当像当初解决“两课”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一样,首先是思想要高度重视;其次是措施要得当,要落实。

  另外,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有效方式,要在大学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凸显大学生国防意识教育的内涵与特色。今天,在我们高等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大学文化抑或是校园文化建设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高校教育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但是,在现有的大学文化实践活动中,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方面的内容却不够重视,这个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学校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有关教育及管理职能部门,要从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培养和综合素质养成的高度,重视大学文化建设中国防教育主题缺失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可以尝试通过一些启发和引导措施,在大学生社团建设方面以及有关的学生教育活动中,适当突出和强化国防教育的主题,使大学生国防教育逐步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及其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者:雷志敏(湖南农业大学学生工作部,湖南长沙 410128)

篇六: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稿日期]2016 -08 -30[项目资金]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课题“新形势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研究”(项目编号 CJS14 -034);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 2015 年科研项目“网络虚拟社会条件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探究”(项目编号 WL-WH15 -13);成都工业学院 2016 年校级课题“‘四个全面’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编号 2016SZ01)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罗芳芳(1986 - ),女,四川广安人,成都工业学院思政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张静 (1980 - ),女,山东东营人,成都工业学院思政部副教授,硕士,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下思政课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必要性探究罗芳芳 张 静(成都工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摘 要:每个公民都负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更应树立国家安全意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任务,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非传统国家安全教育意识不足和教育模式单一,所以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安全意识;必要性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国宪法第五十四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6 年 4月 15 日首个国家安全教育日讲话中亦指出: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强调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全面实施国家安全法,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号召要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最易于和最乐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社会群体,因此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关系到国家未来的长治久安。大学生也是当下国内外敌对势力极力争夺的对象,因此各高校“要将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责任,并把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责任感的教育作为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1] 众所周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故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任务。一、新形势下国家安全解读“作为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利益及前提,国家安全问题伴随着国家的诞生和发展而产生并演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2] 可见国家安全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社会现象,我国对国家安全问题的研究自新中国成立后就开始,近年来国家安全已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安全的研究出了很多成果,但是何谓国家安全?国家安全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或者说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是怎样的?学术界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界定,不同的学者对9第 35 卷第 5 期2016 年 10 月和 田 师 范 专 科 学 校 学 报JOURNAL OF HOTAN NORMAL COLLEGEVol. 35,No. 5Oct.2016

 此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述。有学者指出“国家安全则是指国家利益、特别是重大国家利益免受威胁、危害或伤害的状态。从此定义可以看出国家安全所维护的最根本的东西无疑是使国家主权,国家维护主权是实现安全的最高价值所在。”[3] 也有学者认为“国家安全就是国家(尤其组成国家的各个要素)不存在威胁和危险,它涉及到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4] 刘跃进从汉语严格意义上对“国家安全”概念的解释如下:国家安全就是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也就是国家既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又没有内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5] 虽然不同学者对国家安全的理解不一样,但是目前学术界都一致认为国家安全的内涵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会随着时间、形势的发展而不断演化的”[6]“一直处在发展变化之中,而且到了当代其发展变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其内容和形式都越来越丰富,问题也越来越复杂,”[7] 尤其是“当前,我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8]综上所述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安全的研究并没有能够给国家安全提供一个理想的、准确的定义,新形势下我国的国家安全正如习近平所说“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包含的基本内容有: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国民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形成了一条“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9] 习近平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价值观念、工作思路与机制路径,是新时期下的“新国家安全观”。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现状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一直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设置上看,这些课程都或多或少地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国家安全问题,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 05 方案公布后,专门增加了“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内容,增强和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足。(一)国家安全意识薄弱,非传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不足近年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政治渗透、情报窃密等破坏活动的对象、范围不断扩大,方式也出现了多样化、隐蔽化,这直接威胁到国家安全。同时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即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非传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国家安全问题,这些都极大丰富了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内容。但是从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内容中可看出这些非传统安全问题还没能及时纳入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中,更多讲解地还是诸如军事冲突、领土争端等传统安全问题,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严重滞后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使得大学生对国家安全观念较为模糊。加之目前国内外长期的和平环境更使部分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淡薄、警惕性松懈,认为在这和平环境下不再存在威胁国家安全的因素,认为国家安全主要是由国家安全机关来保障,国家安全与大学生无关,大学生没有保卫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这就导致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淡薄,这也正是近年来高校学生被策反导致高校间谍案发生的症结所在之一。(二)教育模式单一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普遍运用,已引起教育领域教学方式的大变革比如近几年风靡全球的“慕课”模式正是互联网发展的直接结果,同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微博、微信、QQ、贴吧、脸书等新媒体的出现。当代大学生已成为使用互联网的重要群体,在信息获取手段上,网络媒体的崛起也明显地影响到了当代大学生,据统计,在了解国家或社会大事的途径上,大学生选择网络的比例高达 80. 0%,远远高于选择电视、报纸、朋友或家人的比例。[10] 然而就目前我国各类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关于“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教育方式而言,虽然教师也能运用现代教学手段,0 1第 35 卷第 5 期 和 田 师 范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2016 年 10 月

 但是“课堂教育是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最普遍的使用方式。”[11] 由此可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教育模式比较单一,远远落后于形势的发展,为了与时俱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也应该适应形势的发展,将新资源、新手段运用到教学中,推进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增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三、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必要性“高校学生群体是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关键对象与承载者,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12](一)国家安全意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组成部分“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3] 故青年也成为境内外敌对势力努力争夺的对象。现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和“分化”中国的方式发生了一些改变,他们通过互联网、新媒体等现代传媒手段,想法设法的对我国实施它的战略,而当代大学生由于其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尚浅且好奇心强,最容易被这些新方式所迷惑,因此现在各高校都应“把加强国家安全意识纳入爱国主义教育,将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责任,并把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责任感的教育作为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14]江泽民曾说:“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灵魂,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胡锦涛也曾指出“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15]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对一定社会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等要求的认识、把握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思想政治观念和行为。”从这可以看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其实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而更加丰富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个综合概念,其内容主要涵盖了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等素质的有机融合与统一。[16] 目前随着形势的发展,作为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也是思想政治素质的灵魂,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其思想政治素质理应包括国家安全意识,是否具备识别威胁国家安全的非传统因素的能力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二)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周易》中曾提到“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句话更多的是告诫当政者须有居安思危的观念。当代大学生也应有这种观念,因为正在高校深造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会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或工作或学习。虽然就目前国际国内环境而言,我国总体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但是新形势下威胁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传统与非传统因素依然存在,特别是各种威胁和挑战联动效应明显。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强化底线示威,有效防范、管理、处理国家安全风险,有力应对、处置、化解社会安定挑战。[17] 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具备迎接这种挑战和威胁的思维,树立国家安全意识,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维护国家安全、进行国家安全教育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因为当代大学生是西方敌对势力极力争夺的重要群体,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水平直接关系到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发展,关系到我国政权的稳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小康社会的实现和中国梦的实现,正如习近平所说“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18]1 1罗芳芳 张 静:新形势下思政课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必要性探究

 (三)增加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比重目前我国的国内外形势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保障,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以及国际政治斗争的需要,它的内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不再是传统的国家安全概念,涉及到了更多了领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国家安全教育方面也要与时俱进,内容要不断更新,适应新形势,可以通过在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加入新形势下影响国家安全的传统因素和非传统因素,推进总体国家安全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同时还可适当的增加国家安全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比重,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可以在“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中增加专门的章节讲解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相关内容,尤其是非传统安全因素,以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具有国家安全意识和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四)改进教育模式,提升教学效果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一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在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方面亦无例外,改善教学模式无疑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现在在校生基本都是“90”后、“95”后甚至是“00”后,他们更乐于接受新事物,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集中(如...

篇七: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智︱ 2020.10 下︱ 147

  社科综述Ability And Wisdom高校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及路径分析王唯充摘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是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为此,在实践过程中,高校应该充分全面的明确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积极采用科学且高效化的实施路径,最大程度提升国家安全教育的整体质量与水平,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更好的为社会培育优质的人才。关键词:高校;国家安全教育;重要性;路径作者简介:王唯充(1996.10—),男,汉族,吉林四平人,职员,本科,研究方向:安全保卫,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保卫处。国家安全教育,是对公民进行国家安全知识、国家安全意识、国家安全观念和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高校作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平台以及实践阵地,应该充分把握社会发展形势,积极开展别开生面的国家安全教育工作,最大程度提升大学生的安全观念。为此,高校应该充分明确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积极依托于科学且高效化的实施路径,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一、科学认识高校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高等院校的职能在于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积极为社会培育优秀人才。在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中,高等院校应该充分全面的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优化以及变革自身的教学教育方式,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培养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在当前阶段,在大学生群体中,深入全面的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时代命题,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理念以及核心方针。实践证明,高校注重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以及现实价值。(一)符合社会发展变革的实际需要高等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特征,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变革是密切关联,相互影响的。换言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变革往往直接反映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之中。当前阶段,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同时我国受西方国家的排挤、恶意中伤、诋毁诽谤,甚至“碰瓷”等现象也较为严重。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以来都将我国的发展作为“威胁”,千方百计的制造国际舆论。还有部分国家专门挑选我国各个院校的大学生来培育“学生间谍”,力图实现思想、观念以及行为的渗透。可以说,现阶段,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叉,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异常艰巨。在此形势下,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中,理应注重科学全面的提升大学生的国家安全观念,引导他们明辨威胁国家安全的行为以及方式,自觉抵制这一行径,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统一。(二)培养社会需求合格人才的重要载体高等院校的教育使命在于培养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在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合格的标准是相对比较高的,不仅仅要求他们具备夯实的政治理论素养以及专业能力,还要求他们具备科学的国家安全观念。当前阶段,高等院校逐步构建起了“大思政”的课程体系,力图实现专业教育以及德育教育的全面整合,全方位强化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养。为此,在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深入全面的推动国家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切实提升国家安全教育的整体质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根本、最普遍的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因此,在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应该肩负起自身的职责以及使命,在全面推动德育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更要凸显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三)是实施《国家安全法》的必然选择维护国家安全与统一,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与使命。我国之所以取得现代化的发展成就,是一辈辈人用鲜血、汗水、智慧、勤劳等换来的。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中国的崛起离不开国家安全。为有效提升公民的安全意识,为切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国家已经从法律层面制定了《国家安全法》,并且确定每年 4.15 为国家安全教育日。大学生群体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储备力量。高等院校只有充分全面的注重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并且依托于科学且高效的课程体系,最大程度提升国家安全教育的整体成效与质量,才能够更好的培育大学生的国家安全观念,也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国家安全法》的普及以及推广。大学生同样是社会公民,同样是国家安全教育日的参与者以及亲历者。高等院校只有实现国家安全教育的常态化以及持续化,才能够引导大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的国家安全观

 148

  ︱才智︱ 2020.10 下︱社科综述Ability And Wisdom念,也才能够引导大学生成为国家安全教育的宣传者、推广者。二、高校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科学路径在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全面注重国家安全教育的开展,切实提升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认知,更好的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有必要依托于科学且高效化的实施路径,最大程度提升国家安全教育的整体质量与水平,全面促进大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在实践过程中,高校应该注重采用以下方面的科学路径。(一)结合学生实际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高等院校在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全面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应该切实提升他们的国家安全的参与性。只有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明确自身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责任以及使命,才能够更好的提升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也才能够促使他们自觉主动的投身于国家安全的学习以及实践中。为此,在国家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明确总体国家安全观,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当前阶段,国家安全的内涵以及外延等都是非常丰富的,影响或者威胁国家安全的行为或者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二)采用案例教学提升学生的感受性不可否认,在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可能采用灌输性的教学方法,试图通过理论内容的灌输以及渗透等来强化提升学生的安全认知以及安全意识,这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认知兴趣,甚至也难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感受力。为此,在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高校应该采用科学的案例教学法,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整体感受性。一方面,在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精准选择合理的现实案例,尽可能以学生群体中的现实案例来作为教学切入点。比如部分学校的学生受高薪诱惑,往往被外国间谍机构蛊惑和利用,参与违法犯罪行为,最终被国安部门抓获,锒铛入狱悔恨终身。教师依托于这类型的现实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及探索,科学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整体感受能力,让学生自觉规避不良行为,积极形成正确的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以及理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统一。另一方面,在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中,教师还应该注重拓展安全教育的形式。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体,他们与网络的关联性非常紧密。但部分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淡薄,极容易出现危害国家安全的网络行为。(三)借助于国家安全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在高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感染以及启发学生,能够更好的优化学生的言行举止。为此,高校应该注重创设优质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一方面,在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高校可以利用 4.15 国家安全教育日的活动契机,开展别开生面的校园安全教育活动。通过校园不同形式媒体资源的利用以及整合,通过悬挂相关的条幅或者开展系列的安全教育讲座等,通过丰富的辩论活动或者主题演讲比赛等,全面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更好的提升大学生的安全观念。同时,依托于这些丰富的形式以及内容,也能够切实提升大学生的法治观念,既能够让他们明确威胁、危害国家安全可能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也能够让他们自觉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国家安全。另一方面,高校还应该借助全新的社交平台,积极掌握网络舆论的制高点。比如高校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校园抖音号、校园在线广播等等平台来开展系统化的国家安全教育,以图文并茂、视频、动画、动漫等为主要介质,全面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沟通交流,切实提升国家安全教育的整体成效。(四)依托于实践教学来拓展安全教育的外延在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仅仅依赖于课堂或者校园是远远不够的。为更好的优化大学生的国家安全观念,全面纠正大学生错误的思想认知,高校应该注重开展多元化的国家安全实践教育。一方面,高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性质的国家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比如高校印制国家安全教育的传单,引导学生在城市的人流密集区域进行广泛的宣传,为广大市民解答相关的问题,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实践素养。另一方面,在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过程中,高校教师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访问各类教育基地。比如在红色教育基地中引导学生感受伟大祖国发展的来之不易,自觉树立起保护国家安全以及领土统一的职责以及使命。再比如高校还可以同监狱等协商,组织学生现场聆听犯罪人员的忏悔录等等。三、结论在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实践中,深入全面的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是重要的使命以及关键职责。高校应该明确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作用,积极采用高效且科学化的教育路径,切实提升国家安全教育的整体成效与质量。参考文献[1] 毛欣娟 . 高校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及路径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9(04).[2] 何潇.浅谈高校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困境和实施路径 [J]. 教育: 文摘版 ,2019(09).[3] 任重威 , 花树洋, 周勋勋 .总体安全观视角下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路径探析 [J]. 机械职业教育,2019(05).

篇八: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txt31 岩石下的小草教我们坚强, 峭壁上的野百合教我们执著, 山顶上的松树教我们拼搏风雨, 严寒中的腊梅教我们笑迎冰雪。

 浅谈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的安全教育, 是指依据国家有关法律、 法规, 学校的安全规章和纪律, 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对学生进行教育, 通过安全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 以维护大学生生命财产安全, 确保校园的安全和稳定。

 当前, 校园的治安形势不容乐观, 各类治安案件时有发生, 给学生造成了一定损害, 从案情看, 有的虽然属于偶然性, 但大部分案件的发生, 与我们日常的管理和宣传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特别是现在学生, 思想情绪波动大, 心理素质低, 应对复杂社会能力差, 容易受骗上当, 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安全防范教育, 对培养德、 智、 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现实意义。

 一、 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当前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

  (一)、 近几年来,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打整治” 和“平安创建”等各项活动, 治安形势总体向良好方向发展。

 但目前我国仍处于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期, 是经济体制的转型期, 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 不安定因素、 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仍然存在, 治安形势十分严峻。

 高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 社会上的各种矛盾、 各种不安定因素必然会反映到高校来, 近几来, 从我们掌握和破获的案件看, 高校内部治安和刑事案件正逐年上升, 尤其是侵财案件已趋向团伙化、 智能化方向发展, 发案越来越频, 案值越来越高。

 从盗窃的物品看已由以前的计算器、 手表、 饭菜票等发展到现在的手机、 MP3、 笔记本电脑。

 如去年江苏某大学保卫处抓获的金湖籍案犯, 其团伙有 15 人, 他们流窜于镇江、 常州、 无锡、 苏州、 南通、 扬州、 南京等地, 专门在高校盗窃笔记本电脑和手机, 盗窃作案数十起, 盗窃数十台笔记本电脑和几十部手机。

 又如:

 镇江某高校去年抓获的盗窃犯罪嫌疑人张××和姚××, 他们仅去年 9 月 至 10 月份就在该校学生宿舍溜门盗窃手机 20 多只, 在学生食堂、 教室拎包作案 16 起, 这些案件严重的侵害了 学生的合法利益, 影响了 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扰乱了学校的教学秩序。

 (二)、 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更加复杂, 各类经营、 商铺、 餐馆、 网吧在校园周边遍地开花,社会小混混、 不法之徒往往混迹其中, 经常出入学校, 伺机作案。

 各类抢劫, 诈骗案时有发生, 致使学生的生命财产受到了严重侵害。

 另一种情况是校园周边的不健康文化书社、 淫秽书刊, 赌博场所、 黄色网站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 致使部分学生精神萎靡,厌恶学习, 不求上进, 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再就是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与周边的社区居民的矛盾, 周边居民因为土地征用、 房屋拆迁、 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堵校门等事件时有发生。

 面对这些复杂的情况, 如果缺乏防备心理, 就会造成了人员与财产的伤害和损失。

 因此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分子, 除公安、 保卫部门采取“严打”、“整治” 和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外, 关键在于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通过各类宣传教育, 使学生对社会及校园周边和高校内部的严峻治安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和理解, 增强忧患意识和防范意识, 掌握基本的安全防范技能, 做好自身的防范工作。

 二、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校办学规模迅速壮大, 多种形式的办学格局、 多校区的管理模式、 后勤社会化管理等, 对高校保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增加了 管理难度。

 一是高校扩大招生以来, 在校师生成倍增长, 校园内商业网点增多。

 二是随着校园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到校参观、 借道通行、 锻炼身体的人员不断增多, 加上外来务工、 施工队伍不断涌入校区, 使校园人员更加密集, 三是外来人员素质差, 常常与在校学生发生矛盾和纠纷、 甚至出现打架斗殴, 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

 四是近几年来, 教职工生活待遇的提高,

 私家车逐日增加, 使校园内本来就拥挤的道路交通就显得更加拥挤, 机驾人员在校区超速行驶, 违章行驶, 乱停乱放现象较多, 严重影响着道路交通安全。

 五是由于扩大招生, 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下降, 学生中违章违纪现象逐年增加, 打架斗殴、 聚众斗殴、 内盗案件经常发生。

 六是网络已是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网络又是一把双刃剑, 一些大学生整天沉迷于网络世界, 不能自拔, 经常逃课、 旷课, 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的教育和学习, 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

  三、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满足学生的安全需要

  高校的主体是学生, 一切从学生的安全需要出发, 一切为了学生的安全需要, 一切满足学生的安全需要。

 学生需要人身 安全、 财产安全、 道路交通安全、 网络安全、 消防安全等等。营造一个安全、 安静的校园环境, 是高校保卫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社会群体, 由于他们的年龄层次、 人生阅历、 生活环境、 文化背景等因素, 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缺乏必要的重视和警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安全防范意识差是学生宿舍频发内盗案的主要因素。

 如某高校学生宿舍发生的盗窃案, 其中 90%是由于学生离开宿舍不关门或中午、 晚上睡觉不关门, 贵重物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 钱包、 存款卡等)

 随意摆, 甚至在学生食堂、 教室、 体育活动等公共场所也将包等物品随意摆放, 给盗窃分子有可乘之机。

 再例如近几年在学生中发生的被骗案, 诈骗分子所采取的假冒身份, 引诱上钩, 或利用招聘、 发手机短信等手段, 对学生实施诈骗, 不论哪种欺诈手段, 仍有部分学生受骗上当, 究其被骗原因主要是学生防范意识差、 缺乏生活经验, 思想幼稚、 识别能力差, 或贪图私利而造成的。

 关于消防安全, 各高校都非常重视, 并三申五令要求学生宿舍, 严禁乱拉乱接电线, 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 严禁在学生宿舍内明火焚烧纸屑, 但仍有少数学生无视学校规定, 违章用电、 违章使用明火, 有的已造成了一定的后果。

 加强对学生安全知识的教育, 就是要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积累生活经验, 增强识别和辩别能力, 减少盗窃、 诈骗、 火灾等给学生造成的损失。

 (二)、 法制观念淡薄

  法制观念淡薄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有的学生不学法, 不知法、 不懂法; 有的学生违法后, 还自 以为是, 漠视国法。

 如有的学生聚众斗殴, 将学生打伤还不以为然, 有的学生对违法行为的人纵容包庇, 知情不报。

 有的学生受到不法侵害不知如何寻求法律保护;另一方面, 个别学生知法犯法, 有的贪图私利盗窃他人财物, 有的编造谎言, 实施诈骗, 有的为琐事意气用事为泄私愤, 故意伤人甚至危及他人性命等等。

 加强法律和安全知识学习,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法纪观念, 用法纪规范自己的言行, 使大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并在日常生活中知法律、 明事理、 懂荣耻、 守纪律。

 (三)、 心理素质差

  大学生在入学前, 由于重智力、 轻素质, 进入大学后, 生活节奏快, 各种压力大, 存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日益增多。

 从现状看, 目前在校学生主要承受着三大压力:

 一是上学缴费压力, 特别是低收入家庭、 下岗职工、 边远山区、 贫困农村的学生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 极易使贫困学生产生自 卑的心理; 二是学业压力。

 大学生不仅要学专业知识, 而且还要掌握很多应用型知识, 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 如英语四、 六级、 计算机等级及相关专业资格证书。考试不合格要重修, 考试通不过拿不到毕业证书, 因此心理压力很大; 三是就业压力, 毕业生不包分配, 其就业主要采取学校推荐、 自主择业的形式, 目 前的就业市场已难以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 特别是近几年扩招以后, 毕业生人数成倍增长, 部分学生毕业找工作更加困难。三大压力导致大学生易患焦虑和抑郁症。

 另一方面的因素是在校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家长宠爱过渡, 照顾迁就多, 使学生易形成懒惰、 依赖、 懦弱、 任性的个性, 缺乏独立生活和抗挫折能力, 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遇到一点小事, 情绪容易激动, 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和争吵。

 如:

 大学生谈恋爱现象比较普遍, 学生谈恋爱自主性强, 盲目性大, 泡沫成份高, 不确

 定因素多, 有的学生心理素质差, 因失恋而悲观失望, 甚至产生报复心理。

 据统计, 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约占 20%左右, 如果教育不好, 极易发生意外伤亡, 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就是能够不断的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 增强学生的自 信心, 使学生自尊、自爱, 宽容大度。

 四、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大学生活是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 对今后的人生道路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健全大学生的道德人格, 是高校现阶段抓好学生管理与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一次讲话中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 高校要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要不断的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发展教育科学文化, 培育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价值观, 做一个有益于祖国和人民的人。

 人力资源的竞争说到底是人的综合素质的竞争。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 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满足应聘单位的需求, 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为大学生安全教育注入了 新的内涵。高校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 大学生不仅要学文化、 学科学知识, 更要学习做什么样的人、 怎样做人, 要明确人生的目标, 牢牢把握做人的基本准则及应具备的道德和信念。在安全教育中, 将八荣八耻教育与安全教育、 法制教育、 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 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 上好安全教育第一课, 是学生完成四年学业, 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实践证明, 适时的利用学生画廊、 报刊、 课堂、 网络等媒体, 开展多形式教育, 对增强校园稳定有着长远而积极的作用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2009-3-31 16:34: 08

 绍兴文理学院—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

 阅读 250 次

 随着高校改革开放深入, 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大大扩展, 交流领域也不断拓宽。

 在校期间, 他们除了进行正常的学习、 生活外, 还需要走出学校参加各种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 尤其是安全知识, 势必会导致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

 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 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已迫在眉睫、 刻不容缓。

 (一)

 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 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

 首先, 从国家面临的安全环境来看, 当前我国面临的环境复杂多变, 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为境外敌对势力和间谍情报机构为达到分化、 西化中国的目 的, 一方面利用各种渠道,以公开或秘密的方式, 传播西方的政治和经济模式、 价值观念以及腐朽的生活方式, 培养和平演变的“内应力量”。

 另一方面采取金钱收买、 物质利诱、 色情勾引、 出国担保等手段, 或打着学术交流、 参观访问、 洽谈业务等幌子, 刺探、 套取、 收买我国家和单位秘密。

 其次,大学生对国家安全也存在着种种模糊的认识。

 一是大学生对国家安全还停留在军事、 战争、国防、 领土、 情报、 间谍这样一些传统的、 局部的认识上。

 当前, 国家安全既包括国土安全、主权安全、 政治安全、 经济安全、 国防安全、 国民安全等传统内容, 也包括文化安全、 科技

 安全、 金融安全、 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新内容。

 因此, 全方位理解国家安全有助于端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二是讲国家安全, 大学生会自然联想到美国的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以及国家安全机关、 军队、 警察身上, 这种把国家安全等同于情报间谍活动的片面认识, 使大学生不能自觉地把维护国家安全与自身的责任联系起来, 或多或少地、 有意无意地认为“国家安全与己无关”。

 三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 社会稳定、 人民安居乐业, 国际地位与日俱增, 和平环境使大学生自 觉不自觉地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放松了警惕, 淡化了安全意识, 认为“对外开放无密可保”, “和平期间无间谍” 等等。

 由于思想麻痹, 造成国家的一些机密被泄露, 更有甚者, 个别经不起金钱、 美色等种种诱惑, 不惜丧失国格人格,出卖情报, 给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教训极为惨痛深刻!

  总之, 我国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安全形势, 而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又相对薄弱, 这就迫切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培养国家安全知识, 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既是必要的, 也是紧迫的。

 (二)

 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 是高校治安形势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高校由过去的封闭型办学变为开放型办学, 有一般教学、 科研机构,变为教学、 科研、 生产、 商贸等多元化的社会机构。

 当前高校管理方式社会化, 办学形式多样化, 学生结构复杂化, 校园与社会相互交叉、 相互渗透, 校园治安形势日 趋复杂严峻。

 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校园环境日趋社会化、 复杂化。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 高校由原来单一的教学封闭型转变为全方位、 多功能、 开放型的“小社会”, 校园内不仅有教学区、 生活区, 有的还混杂家属区、 居民区; 不仅有教学、 科研设施, 还有工厂、 公司、超市、 书店、...

推荐访问: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必要性 安全教育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