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社会实践3篇

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社会实践3篇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社会实践 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志愿者服务敬老院 作者: 付栋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步入老龄化以来,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社会实践3篇,供大家参考。

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社会实践3篇

篇一: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社会实践

远跟党走, 青春献祖国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志愿者服务敬老院

 作者:

 付栋 有关数据显示, 我国步入老龄化以来, 我国的老人数量正在增多, 正在向着人民的高龄化发展, 由于我国现在正处于发展中国家, 经济能力较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我们国家的老龄化面对着与发达国家完全不同的状况。

 我们国家现在处在于“未富先老” 的水平, 老年人的养老普遍处于以家庭为背景的小型单位养老的社会, 由此我们的社会以养老院为主的养老服务水平普遍较低。

 中国自古遵循着尊老爱幼的美德, 古语有云:

 “百善孝为先” 更是对我们进行的孝敬老人的教育。

 现代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的加快, 我们大多数家庭都是独子, 因此我们这代人的养老的压力也是不断的增大。

 孩子因为工作、 学习等原因,不能在继续照顾老人, 这迫使很多人将老人丢在家中或送如养老院, 让老人感觉不到家的温暖。

 我们现在的依然健在生活在敬老院的老人, 基本上都是为国家做过贡献的人, 这些人不管之前的职务如何, 都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中, 也是有很多人, 为我们国家的新明主主义做出很大的贡献。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 是天之骄子, 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我们身上肩负着报效祖国的重任,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 不能忘记为我们开创美好的老一辈人民。

 虽然我们不能去重新感受我们的长征路, 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 我们的开拓进取, 但是我们可以走进曾经经历过这些事情的老人们, 让他们给我们这些历史的记忆, 让我们仰望着漫天的星辰, 思索着历史, 思索着前方。

 我们现在是大学生, 正处于青春年少, 是我们的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了解我们老人们开拓创新的精神, 老人优秀的品质及经验, 有利于我们未来的发展, 有利于我们扛起自己肩上的重任, 有利于做好我们国家的接班人。

 由于这些初衷, 我们特地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选择的敬老院作为我们的志愿者服务的场所。

 寒假里我和之前高中的同学积极的联系组织, 对我们当地的敬老院进行深入的调研走访, 探望孤寡老人, 之前在我的眼里敬老院只是孤寡老人的栖息之所,是一些孤寡老人颐养天年的地方, 但是通过这次走访深入, 我的看法有了些许改变, 在这里有许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主动的进入了敬老院, 他们之前有的是教师,有的是工程师, 有的是研究员, 是分布于社会主义方方面面的老一辈奉献者, 但是选择敬老院, 都有些许的孤独, 在这里他们有同龄人. , 有志趣相同的人, 有爱好一样的人, 又可以聊天谈心的人。

 他们正是在这里感受着夕阳的无限美好。

 由于在出发之前, 我们作了不少的准备工作, 参加实践的同学纷纷慷慨解囊,大家凑钱购进了许多水果、 一袋大米和一项酸奶, 作为孝敬老人们的礼物。

 于是在 10 号的上午方 7 点多的样子, 同志们就踏着轻快的脚步出发了。

 因为天色尚早, 大家一路上欢声笑语, 感觉像是去春游一样, 可见没有人把此次活动作为一个负担, 大家都把它当做事了一次有意义的事, 准备以饱满的热情和自己的努力来把它做好。

 我们去了本地的一家敬老院, 在此之前, 我们搜集了相关的资料, 积极参加了相关的培训, 在敬老院的服务人员告诉我们, 在与敬老院的人交谈的时候语速要尽量的放慢, 说话要注意轻声轻语, 不可以过分的激动, 老人们的性格各异,

 说话时候要尽量找到老人感兴趣的话题。

 要知道老人的需求, 尽量的给老人以温暖。

 站在敬老院的门口, 我觉得这个敬老院与想象中的差距太大了, 虽说我没有去过类似的地方, 但是在我的印象之中敬老院应该是有点像小区和医院似地综合式建筑群, 而这里仅仅只有一个小小的中央花园和一座比较宽敞的平房而已。

 要不是门口三个大字, 我一准会把它认作是哪个农家小院。

 门外的环境还不错, 有条小河, 河中有些许鸟类在哪里游来游去, 时而飞到一边。

 树荫比较少, 给人感觉像是在小山村里的某个地方一样。

  敬老院中的老人们对我们很是热情, 大多数老爷爷老奶奶对我们都是满脸堆笑, 还有一个年纪比较轻的(只是相对而言)

 奶奶还主动向我们介绍这里的情况以及老人们一天的活动等等。

 虽说如此热情, 但是我们还是迷茫了好一会, 因为我们本打算在这里帮忙扫地或者整理院子, 可是当我们进去之后发现这里是如此的干净, 以至于完全没有我们插手的余地, 而在这之前我们完全没有料到这一点,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以至于我们比较尴尬的站了好一会儿。

 老人们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尴尬, 他们主动邀请我们中的一些人陪他们打麻将、 打扑克、 下象棋等等, 而同学们渐渐也放开了, 主动的融入老人们中去, 陪他们聊天打牌。

 似乎终于摆脱了开始时候的尴尬气氛。

 我也和一个老人扯起了家常, 一开始是我、 周畅、 张琳三人和他聊天, 我们谈了谈他的身体状况, 聊了聊这里的生活, 以及这里其他老人们的生活习惯等等。

 周畅同学还很热心的帮老人把电视机的声音调大(主要是因为那个电视的按键出了问题老人不会调), 之后他俩走了, 我和张琳陪他聊天。

 我们惊喜的得知他是一名抗美援朝的老兵, 于是请求他给我们讲一些当年的故事, 老人十分健谈,很高兴的给我们讲起往事, 聊到了抗美援朝的一些战事和细节, 还有他回国之后在南京的一些个故事等等, 甚至还教我们俩说了几句朝鲜话, 虽说到现在我基本都忘记了, 但是我觉得这次谈话非常的有趣。

 通过刚才的老人, 我们又认识了另外一个老人, 这个老人从外表上看年纪就非常的大了, 满脸丛生的皱纹密密麻麻的延伸到了脖子下面, 骨瘦如柴的身材加上基本脱尽的牙齿, 以及他有点点背的耳朵, 一看就知道是一位有历史的老人。听说他曾经参加抗日战争。

 于是我们又和他聊了起来, 但是他的发音因为牙齿脱落的缘故含糊不清, 我也只能凭其一言半语猜出他所要表达的意思, 但是我还是耐心地听他讲完, 大概了解到他是军队中搞测绘的, 因为老人一直不停的再给我们讲地理知识, 虽说含糊但也比较有趣啊。

 是我的老长辈啊, 向他致敬。

 忙完后, 志愿者们献上了精心准备的节目。

 独唱《北京的金山上》 让老人回忆起年轻是的往事, 合唱《幸福生活》 又把老人带到美好的未来, 交谊舞表演更让古稀老人大饱眼福, 连连称赞。

 后来我们又唱了《夕阳红》 等歌曲, 其他人分别表演了自导自演的小品。

 逗得爷爷奶奶门开眼笑的。

 很快两个小时过去了, 我们的服务也要结束了, 大家都依依不舍的与老人们分别, 一位爷爷拉着我们的手连连说谢谢, 还问我下次是否还会再来。

 我们点点头。

 不得不说, 这次活动是我们高中同学的最有意义的一次聚会。

 给我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

 通过这次深入的调查了解, 我们知道了老人们的内心深处是很需要人的关心和照顾的, 同时每位老人内心深处都是有些孤独的, 相比在敬老院,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看望他们, 志愿者的服务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当我们谈及他们的人生, 他们总是一笑而过, 但是这些东西都不能掩饰他们内心的那份心酸, 很多很多的心酸。

 我们后来了解到老年人进入养老院的原因大体可分

 为几个方面:

 1、 很多老年人没有子女, 不能不受社会的照顾。

 2、 很多有子女因为工作无法照顾。

 3、 少数老年人自己愿意呆在敬老院, 因为这样他们不孤独。

 对于第一个原因, 我想说我们应该尽量完善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 好的物质生活是一方面, 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加强的老人们精神的关心, 让他们感觉的不孤独, 感受到夕阳的美好。

 对于第二个原因, 我想对年轻人说: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在。

 希望他们能接回老人, 与老人好好相处, 好好孝敬他们,不要在老人百年之后给自己留下遗憾。

 老人是我们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不能因为他们老了, 成了弱势群体后就歧视他们, 我们应该好好照顾他们, 将他们身上的那些美德好好的传承下去。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的和谐美好。

 姓名:

 付栋 学号:

 1101180206 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

 测绘 2 班 联系电话:

 13854251251

篇二: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社会实践

生, 天之轿子也. 可现在的大学生早已不能体会当年长征的旅途和艰辛. 可以说, 我们是幸运的, 也是不幸的. 幸运于出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时代下,不幸于不能体会到过去人们创造这一传奇历史的艰辛. 我们所能做的或许在某个夜晚仰望天空, 看着那被历史刻上的漫天繁星.

 大学是一座象牙塔, 可我们走出象牙塔, 要像红军一样去追求某种精神。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此种思想道德教育建设, 弘扬中华民族尊老、 敬老的传统美德, 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让大学生们以实际行动为老人家送温暖、 献爱心, 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青春力量。

  今年 8 月的社会实践活动我班组织了大家前去献血宣传, 和去敬老院慰问两件大事,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历来是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引导在校大学生接触社会、 锻炼自我、 树立理想, 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我们选择周浦敬老院, 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关心老人还是应该从身边做起, 我们身边就有老人。

 二是我们以为敬老院里可能会有过去参加红军的老党员, 想去采访他们, 这一点引起大多数同学的兴趣。

  在许多人眼里, 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栖息之所。

 而现在, 许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主动走进了敬老院。

 他们有的以前是教师、 工程师、 干部, 也有艺术工作者。

 选择敬老院, 因为子女工作忙、 家里楼层高、 没人陪自己聊天; 更因为在这里与同龄人朝夕相伴, 共同的兴趣爱好, 相近的人生观念, 让他们更能感到夕阳无限好。

  2006 年 8 月 23 日我们到周浦敬老院, 门外硕大的铜字刻着周浦敬老院几个大字。

  走进大门一位热心的阿姨接待了我们, 还一边给我们讲解敬老院的概况:

  浦东南汇周浦敬老院位于浦东十八镇, 周浦第一镇南侧在康沈路(老沪南公路)旁 21 86 号, 夏有习习东南凉风吹拂东有和熙光照射。

  周浦敬老院创办至尽将有二十年, 有了一支较强经验的管理机构和有一支较有经验护理人员队伍, 镇政府投资 200 万元基础设施。

 本院占地面积 1 0000 多平方米, 建筑面积 2800 平方米, 绿地面积占总面积 60%, 做到住房规范服务特色化、厨房标准化、 环境花园化的标准。

 房间有二人、 三人、 四人、 全天 24 小时护理,间间有卫生设施, 食堂饮食生熟分开, 专烧特具病号饭。

 周浦敬老院现有床位220 只, 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共 25 名。

 阿姨向我们讲解到:

 敬老院里其中 50%以上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 多数患有神经官能症或老年痴呆症等疾病, 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而且交通不是非常方便。

  同学们分成了四个小组, 前往不同的房间慰问不同的代养老人。

 起初在有些老人面前大家还显得很拘谨, 但个别活跃性格开朗外向的学生十分热情带动了大家。有些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等等, 同学们也耐着心和他们聊天, 帮老人整理衣物,擦拭家具, 听老人讲自己的过去, 也与老人分享自己的校园生活。

 还为老人们表演了小节目, 让这些在孤独中生活着的老人又一次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平时娇生惯养的我们, 走出校园来到社会, 走进老人。

 把老人当作朋友一样聊天,听老人们的事迹是如此的着迷, 更让人感到高心的是, 居然有的同学主动跑到外面小卖部买东西给老人。

 我们来的时候已经准备了点水果, 点心, 还有月饼。

 可远远不够, 那些学生用自己平时的零花钱给老人们买吃的。

 这一幕深深印在我心里。

  我们一行人从早上到中午 1 2 点, 走了部分老人房间。

 慰问了老人们。

 到了老人吃饭的时间, 大家就跟着负责分饭的管理员一起一边慰问一边帮助老人们进行就餐。

 有的老人就餐很不方便, 一定需要一边喂才行。

 这时大家早已没有先前的拘谨同学们都争着给老人喂饭, 虽然动作显的笨拙。

 可一见到老人的笑脸大家就笑的很开心。

 感觉像一家人似的其乐融融。

  下午 1 点多,等我们吃完饭,一般这时老人们都出来散步和锻炼身体了.敬老院有个很大的院子,里面有很多锻炼身体用的运动器械.有相当多的老人们在散步和锻炼身体,看见我们来了.就和我们一起玩些小游戏.

 通过聊天, 我们了解了老人们日常的生活。

 老人们有些是在家呆不住, 子女工作繁忙, 有些是被子女送过来的。

 虽然有的刚刚不太习惯, 不过时间长了逐渐习惯起来。

 老人家在这里都过得很开心, 他们有时间的时候会在楼下的树阴或者是楼上先房字里看一下电视或玩一下麻将, 也有是到楼下做一些简单的锻炼的。

 因此, 老人在这里也可算是可以晚年安康。

  通过这次跟老人家的聊天, 是我们明白的很多, 明白到他们过去的经历, 明白他们的辛劳, 明白他们对他们儿女的记盼, 更明白他们对我们的希望……

 敬老院的 1 楼住的老人大多是行动较为不便的。

 2 楼的老人有相当部分是刚住进来没一年的。

 我们上了 2 楼, 发现有些老人在和他们的子女聊天, 有的老人在下像棋。

 我们慰问到一个老婆婆, 她居然哭了出来。

 很是伤心难过。

 我们耐心的和她聊天,听她说她把她的退休养老金都给了她的子女, 她子女不管她就把她送到这里来,而且很少来看望她。

 有一位同学和阿婆说“我们都是您的子女。

 “并给阿婆表演节目, 阿婆才破涕为笑, 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到下午 3 点了, 我们依旧不忘初来的目的, 寻访老红军。

 我们去门访找到了那位阿姨, 问了她敬老院里是否有老红军。

 很可惜, 没有。

 我们顿时感到有点失望。可阿姨告诉我们有一位过百岁的党员。

 大家兴致一下子高了起来想去访问下那位百岁老人。

  我们来到那位老人住的蓬屋顶房, 我们等候在门口阿姨进去和老人说了声, 我们健步迎上去, 用双手搀扶着老人, 跟他做介绍:

 “我们是建桥学院大二的学生’,今天我们来看看您!

 ”, 百岁高龄的他, 慈眉善目, 显得十分和蔼可亲。

 他笑着说“好!

 好!

 ”, 我们一一做了自我介绍。

 他一一点头表示欢迎。

  这是一个几米大的房子, 地是水泥地, 旁边有个写字台和几个水杯。

 墙壁上挂着一副“毛主席万岁, 共产党万岁“的行书字。

 字体显的各位苍劲有力道, 落款有点模糊不清了。

  我马上发现一张靠近门口的旧藤椅, 估计这是老人平常坐的椅子, 于是大家将老人扶到藤椅上坐下, 同时我们将水果根据老人的意思放在旁屋的地上。

 听老人跟我们讲他过去的事情。

  当我们说起长征的事, 老人眼里泛出的了光芒。

 他说道:

 “虽然他没实际性参加过长征, 可对长征十分了解。

  老人说到说:

 “过去的长征很艰苦的!

 现在的年轻人还没有经历过艰苦的锻炼。

 “

 老人很为自己是党员而感到骄傲, 他说:

 “如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中国,没有可以让老人们安度晚年的家”。

  我们一边慰问老人的日常生活一边有的同学帮老人整理了下房间。

  老人家说完, 我们不禁从心里充满了敬佩!

 后来我们问他:

 “您做为中国共产党员认为当年长征最重要是什么? ”时, 使我惊讶的是, 老人家居然头头是道地说了四条:

 不怕牺牲; 艰苦奋斗; 官兵团结, 关心群众. . . . . . 一个百岁的老人思维还那么清晰这不得不叫人尊敬和佩服!

 我们和老人在一起侃侃而谈,和我们讲述着他当党员和长征的故事, 相处的非常融洽, 不知不觉好几个小时过去了。

 临走我们部分同学和老人一起合影留念。

 照完相以后, 老人对我们说:

 “你们照片洗出来后能不能给我一张? 上面写上你们的名字。

 ”“好的, 好的, 没问题。

 我们过两天洗好后给您送来!

 ”我们争着答道。

  就这样, 我们以这样一个结尾, 告别了老党员, 告别了敬老院, 告别了这里曾几 何时拥有和我们一样梦想的老人们。

 我们回去的时候和来的时候拥有着两种别样 的心境。

  或许我们慰问敬老院, 已经不是单纯的来敬老院看望老人。

 而是怀着一颗赤诚之 心访问亘古时代老一辈革命家老一辈人梦想的深邃。

  我想那个时候已成我人生中重要的回忆, 那些可爱老人的笑脸。

  我们拍了一叠照片回来, 每次翻开相册一幕幕感人的现象:

 一位老人拉住了我们 志愿者的手, 在志愿者亲自给他们喂饭穿衣时的喜悦, 说出的那句话:

 不是“儿 女胜似儿女”。

  我心中有点酸酸的, 老人们毕竟还是孤独的, 他们需要人关心, 爱护, 敬老院的 设施好并不是最主要的, 而是更加需要社会上的一些关注。

 因为正是那些老人造 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他们是历史的功臣。

 而他们现在仅仅需要我们的关爱,仅此而已。

  老人们平日里很孤独,儿女大多不在身边,有的甚至没有儿女,他们要的也许不再是简单的金钱所能代替的,在生活的温饱要求之上,有人在身边那是最最开心的了.<常回家看看>里歌词写得好,老人要的是有人陪他们聊聊天交流一下心声。

  我们现在自己的爷爷奶奶, 外公外婆很多都已经不在了, 所以看到老年人, 我们可能会特别的想念自己已故的亲人, 不自觉得就想和老年人们亲近亲近, 就像对自己的爷爷奶奶, 外公外婆一样, 想要关心他们, 照顾他们, 而他们也会把我们当成孙女, 孙子一样, 拉着你的手, 把他们的那份慈祥加注在你身上, 而我们也欣然地接受了。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从孩童到青年, 从青年到老年的过程, 经历生与死。

 我们现在还是青年阶段, 未来亦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要走, 如何走下去, 我想, 每个人都应该心中有数。

 也许当我们走完我们的人生旅程, 该休息时, 是否也会象敬老院的老人那样快乐开心地度过自己的晚年呢?

  在某个敬老院的墙壁上有这样一段话:

 孩子!

 当你还很小的时候, 我花了很多时间, 教你慢慢用汤匙、 用筷子吃东西。

 教你系鞋带、 扣扣子、 溜滑梯、 教你穿衣服、 梳头发、 拧鼻涕。

 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是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

 所以, 当我想不起来, 接不上话时, 请给我一点时间, 等我一下, 让我再想一想……极可能最后连要说什么, 我也一并忘记。

 孩子!

 你忘记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 才学会的第一首娃娃歌吗? 是否还记得每天总要我绞尽脑汁, 去回答不知道你从哪里冒出来的吗? 所以, 当我重复又重复说着老掉牙的故事, 哼着我孩提时代的儿歌时, 体谅我。

 让我继续沉醉在这些回忆中吧!

 切望你, 也能陪着我闲话家常吧!

 孩子, 现在我常忘了扣扣子、 系鞋带。

 吃饭时, 会弄脏衣服, 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的抖, 不要催促我, 要对我多一点耐心和温柔, 只要有你在一起, 就会有很多的温暖涌上心头。

  孩子!

 如今, 我的脚站也站不稳, 走也走不动。

 所以, 请你紧紧的握着我的手,陪着我, 慢慢的。

 就像当年一样, 我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走。

  若为人子女也不懂得如何体谅他们, 那他们便只能于痛苦中渡过余生, 黑暗中逝去……

 我想, 只要我们在自己的人生中付出过, 努力过, 无论成败, 我们都已拥有了自己一段美好的回忆。

 我们没有好遗憾的了。

 现在我可以想象, 那时候的我们是否也会像今天老人院中的老人那样知天达命呢? 一定会的。

  现在离那次慰问敬老院已经相隔有段时间, 可我依然还是会想起那位百岁面前老人, 老党员。

 他的笑脸时常浮现在我面前。

 我想如果有空的话, 我一定会去在看望他老人家的。

 人生七十古来稀, 何况接近百岁。

 他是历史的见证人, 是中国文化建设的见证人。

 又是长征的见证人。

  长征------这个词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不是单单长征本身那么简单,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 是那批有梦想的人们留下的传奇。

 是一种精神, 一种为他人服务, 为创造和谐美好社会的一种精神。

  志愿者------一个新时代的名词, 那是一帮有志青年, 怀着自己的梦想前进, 但与过去相比不变的依旧是那长征精神。

  从意义上来说, 这时我们成长了。

 一次敬老院的慰问, 使我们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访问了那些老人年轻时的点点滴滴。

 我想那就是生命所创造的财富, 异常珍贵。

  十年, 二十年, 三年, 四十年……当我们老的时候, 是否可能在那个时候又会想起那时候的老人, 是否又能过的比他们幸福呢? 这一切都是问号, 自己的人生由自己来把握。

 那个时候或许我们也成为历史的功臣, 成为新中国历史长流中璀璨的一个颗心。

推荐访问: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社会实践 奋进 社会实践 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