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卫生员个人先进事迹6篇

部队卫生员个人先进事迹6篇部队卫生员个人先进事迹 抗洪救灾卫生员龙家利抗洪救灾卫生防疫个人先进事迹 抗洪救灾卫生防疫个人先进事迹【一】 由于受今年6号台风的袭击,**镇十四个村委均不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队卫生员个人先进事迹6篇,供大家参考。

部队卫生员个人先进事迹6篇

篇一:部队卫生员个人先进事迹

救灾卫生员龙家利抗洪救灾卫生防疫个人先进事迹

 抗洪救灾卫生防疫个人先进事迹【一】

  由于受今年 6 号台风的袭击,**镇十四个村委均不同程度遭受了洪水灾害,面对灾情,**镇卫生院副院长**表现出了一个领导、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风范,昼夜坚守在抗洪救灾一线,可敬可彰。

  8 月 4 日下午,在参加镇政府召开的抗洪救灾紧急会议之后,**马上协同院长部署了本院应急工作,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抗洪救灾小组,并亲自带队前往政府,参加到政府的抗洪救灾工作中去。当晚,带领医院小分队深入受灾村屯,同政府干部一起帮助转移群众,直到第二日中午才回到医院,回院后**顾不上休息,马上加入到本院的职工转移工作中去。

  8 月 6 日,劳累了两夜的**仍然没有下线,继续带领医院工作组,肩扛消毒物品到受灾村屯,指导群众进行水退后的环境消毒和饮用水消毒,并带领市卫监所人员到**街水厂指导水厂的灾后消毒,为**街水厂能尽快供水做了大量工作。

  抗洪救灾的几天时间里**还负责分发全镇的消毒物品,指导群众灾后重建,召集全镇村医,培训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印发宣传资料等,作为党员,工作冲在前,作为领导,救灾身先士卒,表现出了一名党员应有的风范,顾大家、舍小家,时刻把单位利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抗洪救灾卫生防疫个人先进事迹【二】

  月 22 日晚,顶着每小时五、六十毫米的降雨,一辆应急抢险车在区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前停下,一双沾满淤泥的雨鞋踏入车身下的积水中,只见一个高大的汉

 子大踏步地向前,突然一个不留神跌坐在地上。

  随后他迅速起身走入门厅,但紧接着又是一个趔趄,这次他没有迅速起身,表情有些痛苦地缓慢站了起来。两分钟后,他站在了全区防汛应急指挥会议室内,介绍起城区积水和抢险情况。他就是刘树才,自任区水务局城镇水务所所长以来,就兢兢业业奉献在城市排水第一线,在无数个雨夜,他都是这样与雨为伴、奔波不眠。

  7 月 20 日,在接到暴雨预警后,刘树才迅速带领干部职工进行了思想动员、汛前物资准备和汛前巡查等工作。7 月 21 日下午 14 时左右,特大暴雨倾盆而下,通州城区平均降雨达到 152 毫米,由于瞬时降雨量大,且持续时间长,城区内的运河大街、玉带路、新华大街、新华南北路、通惠南北路、朝阳北路等主干道积水深达 50 厘米,道路上积水点 31 处,立交桥下顷刻间水位暴涨,平均水位达到 3米深,路面交通已经中断,眼看大雨就要冲进城区低洼处的平房屋内,形势异常严峻。

 就在抢险紧张有序进行时, 南小园地区突然断电,造成玉桥中路立交桥下水位快速上涨。刘树才得知情况后,立即冒雨奔赴现场,组织技术人员迅速启用备用发电机,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了排水。

  由于有的路面积水很深,汽车无法通行,在一次次的道路巡查和抢险过程中,抢险队员全靠两脚趟水前行。在前往一个又一个抢险点时,好几次刘树才都因疲乏劳累体力不支,摔倒在雨水里,但他爬起来之后,又咬着牙坚持前进。同事们纷纷劝他休息一下,他坚定地说:“灾情这么严重,抢险救灾就得拼着命上!”

  22 日凌晨 3 时左右,一名醉酒行人趁抢险队员不注意,正要从潞河中学立交桥下过桥,当时桥下积水已深达 3 米,情况十分危急。刘树才顾不上身体劳累,

 带领抢险队员立即赶往现场解救,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成功救下了那名醉酒行人。经过刘树才和全体抢险队员两天一夜的连续奋战,立交桥下的积水和道路积水在 22 日中午 12 时前全部排除,城区交通得到了全面恢复。

  “大雨无情人有情”,在 61 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袭击城区的危急时刻,刘树才用一名水务干部的职业担当和一名共产党员的无私付出,一直战斗在救灾最前线,用最实际、最具体、最感人的表现,捍卫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谱写了一曲浓墨重彩的奉献之歌!

篇二:部队卫生员个人先进事迹

dquo;七一勋章”获得

 辛育龄

  党徽、五角星、旗帜、丰碑、山河、向日葵……一枚鲜红璀璨、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百年荣誉与褒奖的勋章,呈现在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我国著名胸外科专家辛育龄面前。从小战士到大专家,与党同龄的百岁医者辛育龄,始终践行着永远与党和人民在一起的赤子忠诚。

  一生与党的事业同频共振

 前不久刚刚度过百岁生日的辛育龄,已经不像年轻时那般博闻强识。但投身党的卫生事业的那些热血时刻,他却记得分外清晰。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 1921 年,辛育龄出生于河北省高阳县。16 岁,家乡抗战烽火四起,少年辛育龄弃笔从戎参加革命,成为冀中军区卫生部卫生员,并于 1939 年被派往白求恩医疗队担任司药。辛育龄印象中,白求恩总是不顾个人安危,带领手术队赴前沿阵地。他告诉辛育龄:“离阵地越近,就越能多救些伤员!”那年 7 月,辛育龄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 11 月,白求恩光荣牺牲。辛育龄说,虽然跟随白求恩只有短短几个月,但白求恩精神却深深影响他一生。

 在抗战最困难的日子里,部队缺粮少药,疟疾和疥疮流行。时任冀中制药厂厂长的辛育龄带领职工和老乡上山采药,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药片,还研制了治疗疥疮的皮肤擦剂软膏,及时有效的治疗大大提升了部队的战斗力。1942 年,辛育龄被选派到延安,进入党创办的第一所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医务科科长。1948 年,他又被任命为该校第三分校附属医院院长。朝鲜战争爆发后,辛育龄组织医疗队赴中朝边境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救治了大量伤员。战争年代,想方设法帮助老百姓、服务战士,是他的第一目标。

 上世纪 50 年代,他作为新中国首批留学生,被选派赴苏联学习胸外科理论和技术。70 年代,他主导首例针刺麻醉下肺切除手术,1972 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访华团特别要求参观他的手术。为我国培养出 1000余名胸外科技术骨干、指导 40 余家医院建立胸外科……“党让我去学习科学技术,我将一辈子安心于科学技术工作,并要为党的科学技术事业奋斗终生。”辛育龄说。

 改革开放时期,为了追赶世界医学发展的脚步,国家急需建一所现代化医院。技术过硬而又有医院管理经验的辛育龄成为建院院长的不二人选。年逾花甲的他再次勇挑重担。3 年后,一家医教研一体、中西医结合、实力雄厚、设备先进的大型国际性现代化综合医院——中日友好医院拔地而起。

 进入新时代,他不辞辛劳救治患者,82 岁还主刀做肺切除手术,90 多岁还坚持工作,如今年过百岁仍关心医院发展建设。

  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 80 后医生马千里有份珍贵的收藏——一件辛育龄亲笔题字的手术服。“那是 2012 年底,我正好路过老院长办公室,看到挺晚了他还在工作,心头一热就上前提出了这个请求。”马千里回忆。辛育龄听后欣然答应,认认真真写下“做白求恩式好大夫”的期许。

 “这正是我们对老院长的最深印象。”马千里说,就像为民服务的“孺子牛”,辛育龄 85 年的从医生涯,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每次开胸手术,他动作都极其轻柔,尽量避免患者脏器不必要的损伤。在他的教诲下,该院胸外科一直保持着这个好传统。70 多岁时,为抢救一名呼吸心跳突然停止的患儿,他弯腰俯身,持续为患儿做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孩子救回来了,他却累得直不起腰,多日难以恢复。年过八旬,他仍坚持每周出门诊,并参加科室查房。为了减轻病人负担,他长期坚持出诊不设特需专家号,只设普通

 专家号。遇到经济困难的病人,他不仅千方百计节约费用,还会拿出自己的积蓄帮助病人……“我同病人已建立了深厚感情,看病是我最大的乐趣。”辛育龄表示。

 “他是创新发展的‘拓荒牛’,始终坚持锐意创新。”中日友好医院党委书记宋树立细数,作为医学家,只要人民需要,再险峻的科学高峰,辛育龄都会去攀登。他是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创新在双腔插管麻醉下施行肺切除手术;通过多年动物实验,成功实施我国首例人体肺移植手术,奠定我国在世界肺移植领域的领先地位;开展针灸理论研究并首创针刺麻醉下肺切除手术,推动针灸走向世界;创造性地开创电化学疗法治疗晚期肺癌和血管瘤,推动当今的放疗技术和消融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作为医学管理专家,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依靠丰富的科学管理经验,圆满完成中日友好医院筹建工作。功成不恋权,转身回归医生岗位继续服务患者。

 辛育龄,更是那头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老黄牛”。“辛院长生活非常简朴。出席各种场合、国内外开会讲学,他就是一套西服。大家劝他应该再买一套,教授笑了笑说,这一套很体面,不用换那么多套。他出差开会,别人请他,他要求饭菜一定要少。如果是他招待客人,就在附近小店,他亲自点菜。有人说小店不够档次,他说吃饭不要浪费。”该院胸外科原主任刘德若回忆,在辛育龄身边学习工作了 29 年,从没见他跟组织讲过条件。

 对党无限忠诚,对事业不懈追求,对群众充满深情……辛育龄身上鲜明的党员印记,被一代代青年医护人员视为人生“坐标”。

  对党和人民的深情不老

 从战火中走出的“红小鬼”到无影灯下的“不老松”,时光可逝,而辛育龄对党和人民的深情不变。

  2003 年,中日友好医院被整体征用为非典定点收治医院。80 多岁的辛育龄作为专家组组长,给每一个重症患者会诊、确定治疗方案。2008 年汶川地震,辛育龄默默捐出 2 万元党费,理由只有四个字:“人民有难”。

 在中日友好医院,专设的辛育龄青年奖如今已颁出三届,今年将启动第四届评选。一批批后来人,在他的感召下,献身这份充满辛劳、激情、创新和关爱的事业。

 前不久,中日友好医院辛育龄小分队正式成立。这支强有力的医疗队伍,正传承和发扬战争年代“流动医疗站”的优良传统,沿着辛育龄的足迹,主动到老百姓身边,支援开展义诊咨询、健康宣教等服务。

 期颐之年,辛育龄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替逝去的战友们看一看此刻的中国。此刻的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这是比勋章更美好的慰藉。

  来源:健康报

篇三:部队卫生员个人先进事迹

卫生员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部队卫生员先进 个 个人事迹材料 XX,男,X X X 人,XX 年 3 3 月出生,X X X 年 12 月入 伍 伍,XX年 9 月 月入党,现任 X XX 支队卫生 队 队卫生员、班 长 长。入伍 15 年 年来,因工作 表 表现突出,( 个 个人荣誉略)

 一、责任到位 , ,认真履行班 长 长职责。XX 同 同志始终以一 名 名共产党员的 标 标准严格要求 自 自己,各项工 作 作任务走在前 、 、做在前、冲 锋 锋在前,处处 以 以责任为先、 以 以事业为重。

 作 作为卫生队的 班 班长,能协调 好 好上下级间的 关 关系,宽以待 人 人,整个卫生 员 员队伍士气高 涨 涨、工作热情 高 高;能针对战 士 士的自身不同 条 条件采取不同 的 的训练方法, 耐 耐心帮助接受 能 能力弱的新战 士 士,迅速提升 卫 卫生员的专业 水 水平;培养卫 生 生员 20 名, 圆 圆满完成了各 项 项训练、执勤 卫 卫生保障任务 , ,未发生一起 因 因卫生员失误 而 而导致的责任 事 事故; 二、 认 认真履职,保 障 障作用明显。

 作 作为卫生员, 他 他以官兵的身 体 体健康为己任 , ,把官兵当成 自 自己的亲人, 不 不管是领导还 是是新战士生病 了 了都能及时了 解 解情况,热情 服 服务,对症下 药 药;在整个维 和 和过程中,他 无 无时无处地发 挥 挥着作用。前 期 期的选拔训练 中 中,一些队员 难 难免受伤,他 总 总是很热心地 帮 帮助着每一位 战战友,特别是 在 在武警学院强 化 化培训时,大 多 多数队员因训 练 练强度太大导 致 致受伤,他仍 坚 坚持利用每天 熄 熄灯前的半个 小 小时替队友按 摩 摩治疗,高强 度 度的训练和繁 重 重的治疗工作 始 始终没有压倒 他

 他,坚持就是 他 他唯一信念。

 在 在队里大家常 开 开玩笑地说:

 “ “有阿刚在, 大 大家受伤了也 不 不用担心。” 三、立足岗位 , ,默默奉献。

 X XX 同志始终 以 以他那强烈的 “ “士官就是兵 ” ”的意识,立 足 足岗位,默默 奉 奉献,成为了 支 支队众多士官 学 学习的典范。

 为 为更好地开展 执 执勤执法和海 上 上抢险救灾等 工工作,适应海 上 上执勤工作的 需 需要,提高官 兵 兵的海上自救 和 和急救技能, 2 2008 年至 今 今,支队组织 了 了三期期战伤 急 急救培训,X X X同志充分发 挥 挥自身专业优 势 势,科学安排 、 、严密组织、 认 认真实施,从 淹 淹溺急救、胸 外 外心脏按压及 人 人工呼吸、开 放 放性气胸的封 闭 闭包扎、腹部 内 内脏脱出、包 扎 扎、止血、运 动 动损伤后的处 理 理、心肺复苏 等 等方面急救技 能 能开展教学, 经 经厦门“12 0 0”急救中心 考 考核,参训的 6 60 多名官兵 全 全部合格,并 获 获得了由厦门 市 市医疗急救中 心 心和厦门市红 十 十字医疗急救 中 中心联合颁发 《 《现场急救培 训 训结业证书》 。

 。

 XX 同志 经 经常说的一句 话 话就是:军人 的 的职业就意味 着 着奉献和牺牲 。

 。他没有什么 壮 壮志豪言,也 没 没有什么惊天 动 动地的事迹, 但但他始终以“ 军 军人要以服从 命 命令为天职” 、 、“党叫干啥 就 就干啥,哪里 需 需要就去哪” 的 的标准要求自 己 己,踏踏实实 做 做着平凡的事 。

 。入伍 15 年 来 来,他在警营 人 人生的道路上 一 一步一个脚印 , ,用自己的实 际 际行动履行着 一 一名党员军人 的 的职责和诺言 , ,总是那么默 默 默无闻的贡献 着 着,用自己的 青 青春践行着一 名 名边防战士肩 负 负的责任。

篇四:部队卫生员个人先进事迹

卫生员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与部队卫生工作计划汇编

 部队卫生员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男,**人,**年 3 月出生,**年 12 月入伍,**年 9 月入党,现任**支队卫生队卫生员、班长。入伍 15 年来,因工作表现突出,(个人荣誉略)一、责任到位,认真履行班长职责。**同志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各项工作任务走在前、做在前、冲锋在前,处处以责任为先、以事业为重。作为卫生队的班长,能协调好上下级间的关系,宽以待人,整个卫生员队伍士气高涨、工作热情高;能针对战士的自身不同条件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耐心帮助接受能力弱的新战士,迅速提升卫生员的专业水平;培养卫生员 20 名,圆满完成了各项训练、执勤卫生保障任务,未发生一起因卫生员失误而导致的责任事故。

  二、认真履职,保障作用明显。作为卫生员,他以官兵的身体健康为己任,把官兵当成自己的亲人,不管是领导还是新战士生病了都能及时了解情况,热情服务,对症下药;在整个维和过程中,他无时无处地发挥着作用。前期的选拔训练中,一些队员难免受伤,他总是很热心地帮助着每一位战友,特别是在武警学院强化培训时,大多数队员因训练强度太大导致受伤,他仍坚持利用每天熄灯前的半个小时替队友按摩治疗,高强度的训练和繁重的治疗工作始终没有压倒他,坚持就是他唯一信念。

 部队卫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根据《20**年度张小波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计划》为主导方向,认真履行工作室成员的义务,发挥名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课堂为主要阵地,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以教研为着力点,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空间,努力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以学校、县上的各类活动为契机,扮演好培训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好名师的示范作用,力争做到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学习、培训、工作,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增强自身能力和专业素养。

  二、主要工作 1.聚焦课堂教学,塑造高效课堂作为教师,课堂是我们的主要阵地,教学则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本期的工作重点就在于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本年度,我将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做到眼中有课堂,心中有目标。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展示活动,每期不少于两节;听课评课每期不少于二十节。通过参与磨课、评课活动,促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2.转换角色,提升教研水平作为工作室的一员,我的角色不仅仅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同时还担当起“培训者”的角色。本年度我将积极参与上级指定的送教活动,力求通过这些活动,能灵活地、技巧地驾驭课堂教学,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本年度的另一重点就是把“名师带徒”活动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徒弟”的课堂教学水平,从而促使自己的教学教研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另外我还将积极参与名师工作室的课题研究,将阅读课“教什么”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以课堂促教研。

 三、主要措施 1.制定计划:制定好年度计划。

 2、教学教研教学:

 (1)开学前就制定好每期教学工作计划,并严格按照教学计划上课,禁止赶进度的行为。

 (2)吃透课标,力争做大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目标。在教学中不随意拔高要求,课堂上尽量做到精讲少讲。

 (3)认真解读所授年级的教材,提前一周备好课,并根据学生的情况能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勤写教学反思。

 (4)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以教材作为模板,用教材教教材,将语文课的“实践性”放在课堂的首位。

 (5)注意教学方法的渗透,并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

 (6)积极参加上级及学校的听课评课活动。本年度听评课不少于 100 节。教研:积极参与工作室的课题研究。本年度争取发表一篇论文。

 3、虚心请教,终身学习(1)在网上观摩名师教学案例,勤写观后感。每期观摩不得少 10 于次,评课纪录不得少于 6 次,字数不得少于 800 字。

 (2)虚心向前辈请教;勤读专业书,注重积累。

 (3)养成写教学故事的习惯。

 篇二:部队医院工作计划书。

 厦门圣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工作计划书现根据甲方首长批示,我公司进行认真讨论和研究,初步提出下列合作计划书(具体计划所要明确的问题按贵方的顺序叙述)。

 一、军医队伍如何培养提高军医队伍的业务素质是保持军医队伍长期发展的保障,必须高度重视,从长远人才战略着想,必须把它培养成为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医德医风好的医疗队伍,它是检验我军卫勤保障模式能否成功的关键。特别是要

 培养一支一专多能的军医队伍,它是部队医院人才建设的根本,对军医人才培养问题,我公司将采取以下措施:

 1、制定合理科学的培训目标高素质部队军医的培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是一个人才基本建设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面对新的医疗技术变革的考验,对军事医学人才的培养除了专业技术的提高外,还应在提高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军事素质、心理素质、信息技术及高技术武器装备知识等多方面进行培训,以期达到“军民需要什么,我就会什么”的目的,从而实现部队医院的“跳跃式发展”。能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开展医疗工作,真正成为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的一专多能的高素质新型复合型人才。

 2、建立长期、规范的培训体系部队医院要建立长期、规范的军医队伍培训体系,单打一是不行的,要与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及联勤部门联合才行。首先从单位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培训规划;其次要与体系医院商讨具体培训的方法及方案;最后培训阶梯要层次清晰,即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由上到下形成完整的培训体系。

 3、营造军医队伍成才的环境促进高素质全科医生的健康成长,要创造部队医生成才的环境。要积极为培养高素质军医“牵线搭桥”,建造适合医护人员健康成长的保障体系,切实为各类人才提供包括工作、学习、生活在内的相关配套和较为完善的服务;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上给予政策支持;在科研项目上予以人力、物力的大力支持,使他们感到无后顾之忧,一心扑在工作上,从而成就一番事业想方设法改善硬件设施部队医院要在未来高技术竞争中使其卫勤保障取得领先地位,就必须想办法把医院的硬件设施建起来,拿出一定的经费购买先进的医疗设备,改善医疗场所,为医务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尽可能订购更多的医学书刊及图书,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医院官兵能及时了解医学信息和前沿动态,重视和加快信息网建设。

 5、与联勤体系医院挂钩垂直培训每年与联勤医院挂钩,根据培训要求和实际需要制定培训计划,设立普通培训与特殊培训相结合的培训计划。可分为高、中、初级层次的培训,力求合理安排。

 6、依托地方大医院横向联合培训把优秀的军医安排到地方大医院有关科室进修也是解决全科医生培训的一条重要途径,但要有训练经费做保证,要克服培训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如果搞一些军民共建的顶目,不用或少用经费就能培训出人才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7、专家讲座、带教与在岗培训相结合请有关专家到部队医院进行学术讲座或进行具体项目的帮带,进行人员在岗培训,还可定期、定时、定内容。这种方法很适合普训,也容易做到,但应要求领导给予重视,否则很容易流于形式。

 8、鼓励自学成才自主创新鼓励干部自学成才,进行继续教育学习。不断调整、更换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充分发挥个人特长,互帮互学、取长补短,提高整体业务水平。对在自学成才方面有成绩的干部要大力宣扬。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是部队医院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岗位成才也是军队一直倡导的,因此,每个单位都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使学习成为一种风气。

 9、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在掌握信息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学术讨论,对在学术上有一定研究成果的要大力宣扬,并在立功受奖上给予鼓励和优先,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10、挖掘内部技术潜力搞好卫勤保障,积极调动基层医院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坚持全科与专科相结合方法,不断挖掘本单位内部人才的技术潜力,形成合理的人才搭配,即老、中、青金字塔式的梯度结构,从而使人才保留,为部队医院的卫勤保障保留技术骨干创造条件,不断优化人才知识结构。在高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部队医院的发展要依靠人才的培养才能发展,高素质的部队医生是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就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拓宽培训渠道,积极地为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本领的平台,激发他们热爱本职工作,为医院的卫勤保障开辟一条适合人才成长的新路子。

 11、年终考核每年对军医进行全面的业务技术考核,把考核成绩入档备案做为晋升提拔的依据。

 二、官兵家属医疗服务如何 1、建立官兵及家属专用服务窗口,也可发给“绿色通道专用卡”,官兵及家属可凭卡优先享受各种医疗服务。

 2、当官兵及家属遇到一些特殊疑难的疾病时,我公司将组织本公司内或国内协作大医院的权威专家来院进行会诊和治疗,以确保官兵及家属的生命安全。

 3、对官兵及家属的医疗费用实行优惠政策:只收药品及耗材成本费,其挂号费、手术费、治疗费、人工部分的费用一律免收;也可实行药品耗材由甲方提供,乙方免费提供各种医疗技术服务对特殊困难行走不便的官兵及家属可送医送药上门服务,使官兵和家属方便满意。

 5、对官兵及家属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做到有病早防早治。

 三、资金投入具体说明第一期:资金在合同签定后马上投入一千万元,添购必要的设备及器械药品,保障医疗工作正常进行。初步明细如下:需添购器械:骨科手术器械全套耳鼻喉科手术器械全套眼底镜万能手术床电脑微波治疗仪电子阴道镜 TCT 早期宫颈癌检查中心体外循环体身灌注热疗机红外线乳腺诊断仪体外短波治疗仪电脑胎儿脐血流检测仪新生儿黄疸治疗箱等离子前列腺消融系统螺旋场效应前列腺诊疗系统手外科手术器械全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口眼压仪体外电场热疗机红外光治疗仪光谱治疗仪固有荧光妇科疾病诊断仪阴冷理疗器高频钼钯乳腺 X 射线机婴儿保护温床彩色多谱勒超声德国进口西门子彩超工作站 PVP 腔道介入治疗系统 MD 生殖感染康复新技术眼科手术器械全套美国全自动麻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 LEEP 刀美国 COOK 导丝妇科检查床万级层流净化手术室乳腺治疗仪电脑胎儿监护仪新生儿培养箱精子质量分析仪 CFT 美国进口监护仪尿动力分析仪新一代韩式生殖整形技术 KDH-150B 红光治疗仪精子质量分析仪酶标分光光度仪紫外线分光光度仪显微镜自动血细胞计数仪 B 超定位体外振波碎石仪电动抢救洗胃机 1 台麻醉同步呼吸机纤维导光乙状结肠镜一次性材料毁型程控 500mA 电视遥控 X 射光机多功能呼吸机等离子 PK 刀酶标分析仪进口心电图机全自动血球计数仪 500mAX 线机自动洗片机多功能血液流变学测定仪 B 型超声诊断仪 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机除颤起搏监护仪尿道膀胱镜 1 台光纤喉镜血液分析仪自动

 尿液分析仪多功能抢救床心电图机电脑尿液 10 项自动分析仪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分析仪日本阿洛卡 B 型超声诊断仪超细径无痛电子胃镜多参数监护仪液电碎石机电加热高压蒸汽灭菌器第二期:投入 1 千万资金主要用于人才引进,特别是引进高端人才及购进一些高端设备。如 CT 机、核磁共振、四维彩色 B 超、进口手术显微镜、气体消毒柜、各类进口腔镜设备、德国 WOLF 宫腔镜、德国 WOLF 腹腔镜、骨密度仪等进行重大的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向国家二级综合性医院靠拢。

 四、准备开展的科室、引进的技术 1、首先建设一所国家一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为标准,目标是实现国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2、开展的科室:科室设置:内科、外科、妇科、眼耳鼻喉科、儿科、中医科、皮肤科、肛肠科、预防保健科、休检中心、麻醉科、放射科、急诊科、检验科、药剂科、B 超室、手术室、供应室、住院部、住院药房、收费处、治疗室、财务室、会议中心、学术厅、医疗科研中心等科室,将其建设成集预防、保健、治疗、科研、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

 篇三:部队管理工作思路。

 部队管理工作思路一、如何抓好人员工作积极性(一)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增强全体官兵的责任感。用先进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道德观教育引导官兵,充分调动广大官兵的工作积极性。让官兵从内心深处切实感受到如果没有个人积极而创造性的工作,就没有部队的快速发展,个人理想就不可能实现。一是要强化使命教育,广泛开展道德观教育,党章的学习教育,从而提高刻苦练兵的自觉性。

 二是要教育广大官兵,必须居安思危,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牢固树立练兵千日,用兵一时的思想,以强烈的紧迫感和高度的责任感,提高部队整体素质。

 三是要搞好奉献教育,强化军人献身意识。军人有了奉献精神,才能在岗位练兵中舍得吃大苦、流大汗,才能在国家和人民利益需要的时候,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二)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干部只有以实际行动树立起廉洁、务实、公正、奉献的形象,塑造人格魅力,才会有威信和感召力,才能充分调动官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基层干部要了解每名官兵对现实需求、对未来的期望和效价、对公平现状的评价。要求战士争先创优,基层干部必须先要有争先创优的决心和信心。基层干部要充分提高思想认识,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加强自我约束能力和客服懒惰心理,用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和模范行动,带动和促进部队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三)坚持典型引导,营造良好训练氛围。要让先进典型不仅政治上得荣誉,而且经济上得实惠。从而充分激发每一位官兵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意识,激发官兵从事消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产生强烈的爱岗敬业的意识,全身心...

篇五:部队卫生员个人先进事迹

dquo;七一勋章”学习辛育龄、吴天一同志先进事迹二〇二一年七月九日制作者:魏凯丹凤县龙驹寨街道办事处月日卫生院

 前 言2021年6月29日,“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中央决定授予马毛姐等29位同志“七一勋章”,卫生健康系统辛育龄、吴天一同志位列其中。他们身上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

 辛育龄、吴天一同志简介

 辛育龄同志简介辛育龄,男,汉族,1921年2月生,1939年7月入党,河北高阳人。曾任中日友好医院院长、胸外科主任,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辛育龄“七一勋章”。1947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1951年留学苏联,后获苏联医学院副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历任北京市结核病研究所研究员、胸外科主任、副所长,中日友好医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1956年创办北京结核病研究所胸外科研究室,并在我国首先使用胸膜外油(气)胸法治疗急性大咯血。改进了肺切除支气管钱端缝合方法,完成了肺段切技术的标准化。1965年开展了针麻肺切除术。1978年在我国完成第一例人体肺移植术。1982年主持筹建中日友好医院。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8年,以前瞻性眼光拍板邀请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刘同庆携其发明的"克癌7851"进入中日友好医院进行临床和基础研究,并亲自领导这项实验,获得巨大成功,荣获国家中医药局科技进步二等奖。著有《结核病学》、《现代肺结核外科治疗的新进展》等。

 吴天一同志简介吴天一(原名依斯玛义·赛里木江),1935年6月25日出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地区,环境医学(高原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青 海高原 医 学研究院研究员,卫 生部高原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 科技部高原医学研究国际重点实验室主任 。吴天一在青藏高原长期从事高原医学研究。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吴天一“七一勋章”。在青藏高原长期从事高原医学研究。在人类高原适应学科领域,开拓了"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通过对不同海拔和不同群体的大量对比,提出了机体对高原低氧适应依靠器官水平功能适应和细胞水平组织适应两种途径的论点。并从整体、器官、细胞和分子几个水平上,证明藏族对高原的适应与其它群体(如移居汉族及南美印第安人)有着差别,藏族具有最完善的氧传送系统和最有效的氧利用系统,这是长期"自然选择"遗传适应的结果,为人类低氧适应建立起一个理想的生物学模式,引起国际高度关注。在国内首次组织国际阿尼玛卿山学术登山队,获取大量高山生理学资料,获得国际贡献奖。对发生在青藏高原的各型急、慢性高原病从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和临床医学作了较系统的研究。在国际上首先证实青藏高原存在Monge病。所提出的慢性高山病量化诊断标准被接纳为ISMM国际标准。提出了符合中国高原实情的高原病防治措施,取得良好实效。

 辛育龄、吴天一同志先进事迹

 白求恩精神为我一生的座右铭和旗帜·辛育龄1937年,在距离辛育龄家乡一百多公里处,卢沟桥事变爆发。同年,辛育龄参加革命。16岁的辛育龄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本想上战场直接杀敌,没想到参军后被安排在了冀中军区卫生部,当一名卫生员,辛育龄有点无法接受。直到两年后,辛育龄被派往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医疗队。在白求恩身边的三个多月里,辛育龄亲眼看着他救回了许多革命战士的生命,“他在用崇高的思想来完成一项崇高的事业,对我的影响很大,让我觉得如果以后可以做一个像白求恩那样的医生,救死扶伤,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1939年,白求恩在冀中军区一次激烈的战斗中,坚持守在离前线最近的地方,以提高伤员救治率,当敌人从侧翼包围过来时,贺龙让警卫员传达命令:一定得从前线附近把白求恩撤下来,“拉也得拉回来”。当时,辛育龄就在白求恩身边,当警卫员来传达命令时,白求恩正在抢救一位伤员,一颗子弹从这位伤员的右腹壁打进去,在左腹壁爆炸,辛育龄回忆说:“给炸了个大窟窿,肠子都流到外边来了。白求恩用煮开过的水把伤周围大片的血洗干净,然后把肠子放回去,缝住腹壁,缠好绷带”。做完这个手术,白求恩才跟着警卫员撤下来。不久后,白求恩在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感染,他明白自己时日不多后,给他曾经救治过的伤员和共事过的战友写信,希望可以再见一面。肠壁被炸了个窟窿的伤员和辛育龄都收到了信,但是当他们赶到时,白求恩已经去世。伤员在白求恩的遗体前号啕大哭,悲痛之情让辛育龄印象深刻,辛育龄多年后回忆起这一幕时,依旧忍不住哽咽。同年,辛育龄加入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中里写道:“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在白求恩精神的感召下,辛育龄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快90岁时,辛育龄在接受采访时说:“始终以白求恩精神为我一生的座右铭和旗帜。就是两个字,奉献。”新中国建立后,辛育龄成为第一批被公派到苏联学习的留学生,他传承白求恩的衣钵,学习胸外科,也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学成归来后,辛育龄放弃留在部队医院的机会,主动请职到中央结核病研究所(现北京胸科医院),开创胸外科。当时,结核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同时这种病也被称为穷人病,生活条件差、工作强度高的劳苦大众更容易得这个病。从苏联留学回来的辛育龄,是新中国顶尖的人才,选择中央结核病防治所,就意味着他一头扎进了穷苦大众中,为他们奉献。1970年,辛育龄拿自己做实验,确认针刺麻醉的镇痛效果后,主刀首例针刺麻醉下的肺切除手术,此后,他用针刺麻醉做了1400多例肺切除手术,成功率高达98%,令国内外同行赞叹不已。与此同时,他也丰富了做肺结核手术的方法。1974年10月24日,尼克松访华团参观针麻肺切除手术,叶剑英元帅、西哈努克亲王、黑格将军均现场观看辛育龄手术。辛育龄的学生、后来成为北京胸科医院的院长傅瑜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回忆说,辛育龄非常注重对青年医生的培养。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辛育龄便要求他带的学生们学外语,目标是以后出国不需要带翻译。正是因为辛育龄的要求,当时已经40岁的傅瑜自学日语,于1983年到日本留学,为后来的临床工作打下了重要的基础。除此以外,辛育龄还主张开设英语班,安排医生们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学英语。傅瑜回忆说,辛育龄在北京胸科医院工作期间,工作日基本住在医院里,一星期只回一两次家,夜里的抢救手术他也经常参加。辛育龄功绩卓著,但是生活简朴,出席国内外大小会议,仅有一套西装。2008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他主动捐款1万元,又交纳特殊党费1.2万元。在85岁高龄时,还亲自为年轻党员讲党课,让白求恩精神薪火相传。

 战争时期,他曾与白求恩并肩"战斗"1939年,辛育龄被派往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医疗队,在白求恩身边工作,负责药品器材供应。由此,辛育龄在白求恩身边感受到了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1939年,白求恩光荣牺牲,辛育龄始终没有忘记白求恩的启蒙和教诲。白求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深深影响了他的一生。"救死扶伤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如果将来能做一位像白求恩一样的医生,挺好的。"辛育龄想。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年仅16岁的辛育龄奋起参加了吕正操将军领导的冀中人民自卫军,做了一名宣传员。1938年,17岁的辛育龄参加了八路军,成为了冀中卫生部的卫生员。抗战队伍的生命保障人民心中的白衣天使

 辛老当之无愧是中国的肺移植第一人中日医院胸外科袁主任刘德若回忆,辛老开胸后总会要把手套洗一下,要让手很滑,在触摸病人的肺时,动作极其轻柔。他说虽然病人在全麻状态,但是我们要像病人清醒时一样对待他。他还说,现在胸腔镜手术,用卵圆钳夹肺的时候要轻柔,能不夹最好不夹,避免不必要的损伤。直到90多岁,辛育龄办公室的灯光仍然每晚亮起。自从成为一名外科大夫,辛育龄从未放下过手术刀。他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棵无影灯下的"不老松"。从0到1,在胸外科领域多方面实现了零突破。1951年,辛育龄被我国政府首批派往前苏联学习胸外科技术。1956年他获得苏联医学院医学博士,并掌握了当时国内尚属空白的胸外科技术。七十年代末 期 ,辛育龄又带领全科开展了肺移植的实验研究,并在全国首次连续做了两例人肺移植,而当时全世界也只做了42例。也正因为此,"辛老当之无愧是中国的肺移植第一人。

 辛育龄·贡献荣誉中国胸外科事业奠基人 实现杏林“0到1” 满腔热血,矢志医民 贫病不弃,救人要紧是一位百岁医生,曾与白求恩并肩作战。从战火硝烟中走来,他行医85载,挽救生命无数,科研成果等身。一把刀、一根针、一支笔,是他与医学难题战斗终生的武器。他把党的事业作为终生追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评价,辛育龄把个人理想与党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无论在什么岗位都矢志不渝,保持一颗赤子之心1970年,辛育龄成功主刀首例运用一根针针刺麻醉下肺切除手术,此后用针刺麻醉做了1400多例肺切除,成功率高达98%,令国内外同行赞叹不已。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特别要求参观这一手术。针刺麻醉推动了我国针灸镇痛原理的研究,为中国针灸疗法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对党无限忠诚,对事业不懈追求,对群众充满深情……辛育龄身上老一辈医疗卫生工作者的高尚品质,被众多青年医护人员当作“人生指南”。他们表示,要学习和发扬辛老的精神,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更好服务群众。

 青藏铁路生命"守望者"·吴天一高原四月,春色芳菲。记者在青海高原医学科学研究院见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这位年过7旬的科学家对青藏铁路建设中"高原病零死亡"纪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37年,吴天一出生在新疆伊犁一个塔吉克族知识分子家庭。通过刻苦学习,195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吴天一与妻子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到朝鲜平壤医院工作了两年。1958年夫妇俩响应党中央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来到青海。扎根高原46年,他成为青海省地方科研院所里走出来的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时也是塔吉克族的第一位院士。蓝天、白云、雪山、草原……初到青海,身为军医的吴天一无心贪恋高原美景,他看到许多初到青海的内地建设者出现了高原反应甚至严重的高原病,许多人心慌,胸闷,头疼欲裂。救治病人和探索病因成了他主要的工作内容。在当时,对于高原环境的特发性疾病,国内与之相关的研究甚少。1980年,为了全面掌握各种急慢性高原病,吴天一带队深入高海拔牧区调查牧民体质特征。从此,吴天一12年的科研工作都是在风雪严寒的高海拔缺氧环境中进行的。牧民们散居,户与户之间离得很远,从这家帐篷到那家帐篷,调查队员常常要骑马走上好几十里地,在忍受高寒缺氧的同时,也要消耗大量体力。青藏高原夜晚的气温能达到零下30多摄氏度。吴天一和队员们住在单薄的帐房里,数日不能洗脸,煮熟的羊肉冻成冰坨子,用刀割下就着冰碴吃,渴了,就到牧民家讨碗茶喝。为研究青藏高原藏族人群"高原低氧适应生理特征"这一主攻课题,精通英语、俄语、塔吉克语、汉语的吴天一,还学会了藏语。20多年的科研工作,吴天一走遍了青海、西藏、甘肃、四川4省区的大部分高海拔地区,诊治过上万名牧民群众,整理了大量的临床资料。藏族牧民亲切地称他为"马背上的好曼巴(好医生)"。1991年,青海省高原医学研究所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高低压氧舱。吴天一成为第一个模拟试验者。气压从海拔5000米的高度开始下降,由于降速太快,瞬间,吴天一头疼欲裂,鼓膜被打穿……但他摸清了舱体运转的安全系数。2001年,吴天一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时,青藏铁路开建,高寒缺氧对铁路建设者的身体健康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这是建设高原铁路的一大世界性难题,对高原医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吴天一多年的研究成果被立即运用于拯治青藏铁路建设者中的高原疾病上,他和同事们共同研制的抗缺氧药物、保健品发挥了作用,他主导开设的高原病科也为西进的建设者们提供了完善的抢救治疗环境,他撰写的《高原保健手册》和《高原疾病预防常识》被送到最前沿的施工者手中。他参与指导下,青藏铁路建设工程沿线建立了三级医疗机构,五年建设期间未发生一例因高原病死亡,创造了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亲临工地指导科学施工,他的汗水也渗进入一个个工程奇迹。原青藏铁路中铁二十局工地医院院长丁守全说,风火山隧道海拔4905米,没有吴天一,我们就不可能创新式地采取科学举措,解决施工人员缺氧难题,打通这一世界第一高隧就不可能如此顺利。今天,坐在青藏铁路的列车上,一本吴天一主编的《青藏之旅健康行》又让广大旅游者在进入高原之前对自己身体有了科学了解和充分自信。

 吴天一 ·贡献荣誉2001年2017年 2008年 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荣获中国第七届光华工程奖获 得 全 国 创新争先奖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吴天一:一生投身高原,“全身骨头都断完了”机缘巧合拒外报国高病防治新京报:那你是如何走上学医之路的?吴天一:抗美援朝时,我才上高二,年龄不够、个头特别小。我想我是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必须要参军去前线。体检的时候,我站进去,那个护士长看着我就说,“你这么小当什么兵啊”。我说,那是我还没发育,还能长大,而且我身体很健康,让我体检行不行。把她缠得不行,就把我领到主检医师那,医生看我还挺机灵,就让我检查了一下。入伍后,我没有去前线打仗,而是被送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习。新京报:联系上父母后,你有没有想过去美国和他们团聚?吴天一:联系...

篇六:部队卫生员个人先进事迹

战士、一级英雄----杨春增

 一级战斗英雄杨春增河北省沙河市八里庄人。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自幼饱受地主和日本侵略者的压迫。

 年月岁的杨春增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年月杨春增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年月日晚志愿军向守卫在无名高地的敌军发起进攻。在强大炮火掩护下志愿军迅速突破敌军防线攻占了高地全歼守军一个加强排。夜里杨春增奉命随突击组占领阵地。为巩固阵地他指挥部队冒着敌军的炮火抢修工事准备打击敌军的反扑。守卫在最前沿的第排同敌军进行着激烈的战斗。当他们的弹药、手榴弹快要打光的时候杨春增让卫生员收集敌军丢下的弹药及时送到前沿支援他们打退敌军多次疯狂反扑。

 第二天拂晓 排奉命撤出战斗 杨春增率领班和卫生员、 电话员等人坚守在高地上。他对大家说“同志们这个阵地是咱们夺下来的决不能丢掉咱们沉着气狠狠地打不让一个活着的敌人爬上来。”天刚亮敌军开始打炮了炮弹越来越密阵地上土石乱飞。炮火稍停后敌军三五成群地往上爬来。杨春增对大家说 “注意敌人少了用手榴弹打来的多了再打手雷。”敌军发动了一次又一次反扑都被打退了但他们还是不甘心又发起了集团冲锋。

 杨春增目睹敌军爬上狭窄的山梁 立即让卫生员发信号 让炮兵开炮。

 顿时炮弹在敌群中爆炸少数冲上来的敌军全被冲锋枪点了“名”。志愿军从早激战到下午时已连续打退敌军的多次反扑毙伤其多人。

 激战到最后 阵地上只有杨春增和卫生员牟元礼两人了手雷也只剩下一颗了。这时百余名敌军又蜂拥而来。在这紧急关头杨春增对卫生员说“你快到那边去找点弹药来” 。

 卫生员走后 他抱起最后一颗反坦克手雷 拉开了雷管奋勇冲入敌群。当卫生员找到两颗手榴弹转来喊着 “副排长我支援你来了”的时候只听一声震天的巨响卷起浓厚的烟柱杨春增与多名敌军同归于尽。阵地保住了杨春增却壮烈牺牲了。

 年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和“ 中国共产党模范党员”称号。

推荐访问:部队卫生员个人先进事迹 卫生员 先进事迹 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