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8篇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8篇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高质量的教师决定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高质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8篇,供大家参考。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8篇

篇一: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师德师风建设, 提高教师专业发展 百 年大计, 教育为 本, 教育大计, 教师为 本。

 高质量的 教师决定 高质量的教育, 高质量的 教育才能 培养出 高质量的 人才。

 抓师德师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究。

  一、 抓好师德师风教育, 增强服务意识,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高尚的德行是教师为人师之核心, 虽然中西方的师道存在较大的差异, 但对教师职业道德都很重视。

 在我国, 教师职业自古以来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有很高的要求, 强调为人师表、以身立教, 以及对学生的人格感化。

 赫尔巴特指出:

 “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 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 这要求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要具有“教育性”。

 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因此, 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不只是知识与技能的发展, 还要提高教师内在的专业品质, 即实现教师个体专业知识与专业精神在知行范畴和道德范畴的高度统一。

  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

 师德师风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实施, 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

 学校是耕耘希望的园地, 是孕育明天的摇篮, 学校德育工作的好坏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

 为此, 学校应将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地位, 应注重塑造教师健康的人格和完美的师表形象,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大力倡导敬业、 奉献精神。

  二、

 建立符合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的师德规范

  师德规范对教师专业行为应有明确、 具体、 可衡量和可操作的规定。

 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从“依法执教”、 “爱岗敬业”、 “热爱学生”、 “严谨治学”、 “团结协作”、 “尊重家长”、 “廉洁从教”、 “为人师表”等八个方面对师德进行了规范, 但这些规定不够具体、 操作性也不强, 对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学效果关注不足, 专业特性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教师专业生活与专业发展中的自律是很难养成的。

 从教师专业发展看, 还需要补充更能体现教师专业发展特征的内容。

 师德规范是具体也是历史的, 它有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 因此需要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加以改进。

 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的不断完善, 教师专业道德的内涵也会不断生长、 日益丰富, 师德规范也应被注入新的内容, 教师专业道德要突出体现教师的专业精神。

 三、 加强学习不断反思, 做到与时俱进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 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就要不断地学习, 一是学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利用信息技术, 借鉴和学习国外的先进教育经验, 不断充实自己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在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就更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理论, 更新教育观念, 探索新课程新教法, 才会有创新。

 与时俱进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只有终身学习, 教学思路才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现代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树立以人为本、 创新为重的教育价值观。

  四、 情感管理、 民主参与。

 1 .情感是种亲和力和凝聚力, 学校要积极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和群体氛围。

 学校领导是教师的领头雁, 应处处以身作则, 领导成员要和教师一起奋战在教学工作第一线, 在各项工作中率先垂范, 给教师作出榜样, 使教师工作有了动力, 有了航向, “诚”、 “情”、 “理”是叩开教师心灵窗扉的金钥匙, 它能达到沟通人心、 凝聚人心、 激动人心的管理目标。

 领导要处处做到以诚待人。

 “诚”是打开教师心扉的钥匙, 用“情”触动人的心扉, 唤起深层的尊重。

 “理”是心灵沟通的支撑点, 学校做到以理服人, 摆事实、 讲道理, 用讲理的话、 宽慰的话打动教师的心。

 2.“民主参与”更能极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使教师的聪明才干、 潜在的力量被充分挖掘出来。

 它能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结成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 校长要紧紧依靠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和广大教师, 让他们参与决策、 管理和监督, 鼓励和支持他们提建议、 出主意、 想办法, 并予以重视, 积极采纳。

 因此学校管理的秘诀是相信教师, 遇到困难交与教师,让教师想办法、 出主意。

 学校一个个重大事情、 疑难问题都会在教师的集体智慧、 集体力量中得到顺利解决。

 总之,

 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应与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结合起来,铸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篇二: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习型教研组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Creating learning orient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to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创建学习型教研组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Creating learning orient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to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reating learning orient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to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Your position: Wenling city primary school "," Heng Hu Information Center Research Center "exchange" text on Tuesday May 4, 2010

 [font: small big] Hot

 Creating learning orient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to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uthor: Wenling city under the rocks... Article source: this site original hits: 786

 Creating learning orient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to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enling rocky primary school Li Xuehong

 [Abstract]

 In the learning research group, all the teachers learn as a way of life, learning as an essential part of life and work, in devotion to work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continuously creative learning, education,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of energy, temper thinking method new,

 prospective, open, comprehensive update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ideas, contents, methods and techniques to realize knowledge creation, dissemination and use, in order to produce high quality talents, to adapt to knowledge economy. (1) to build a common vision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s. (two)

 Establish a sound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system. (three) partnership between teachers. (four) to create a good atmosphere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five) soften the boundary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and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Learning orient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ur society is changing from "academic education society" to "learning society". The extension of learning is the extension of life, and life is learning. Many countries such as Singapore and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oriented country, Shanghai city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city, we teachers of the school should have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its own distinctive culture, members of long-term commitment to the school with a common vision, objective look at yourself, improving mental models, team members continue to go beyond the self, learn from each other, learn from each other, starting from the overall interests, enhance the overall teaching level, to build a learning school.

 Creating a learning school and talking to a school is related

 to the prosperity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For a teacher, it means the healthy grow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er. Therefore, all kinds of schools to create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is not only the need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education, is the need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ers, only put the two togeth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 schools,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and the teache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origin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system of the school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adaptability in the teaching research philosophy and activities.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rebuild the new concep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to develop, enrich and perfect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system of the school.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requires teachers to step out of traditional roles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become the researchers, implementers and creators of the new curriculum. Therefore, it is imperative to establish a study orient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We must constantly strengthen our study and research, and constantly enhance our learning ability and creativity, and try our best to seek further development.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remain invincible.

 I.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earning orient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1) connotation of learning orient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basic unit for organiz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and teaching research activities. If the school is a vigorous growth of trees,

 Then,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an organization in the different organs of the big tree, and its vitality directly affects whether the tree can grow vigorously and blossom and bear fruit.

 The learning research group is refers through the cultivation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group learning of teachers,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formed the learning atmosphere, and give full play to teachers"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to achieve a common vis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and the school of creative work and research group. In the learning research group, all the teachers learn as a way of life, learning as an essential part of life and work, in devotion to work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continuously creative learning, education,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of energy, temper thinking method new, prospective, open, comprehensive update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ideas, contents, methods and techniques to realize knowledge creation, dissemination and use, in order to produce high quality talents, to adapt to knowledge economy.

 (two) characteristics of learning orient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the learning group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1) all the

 members share a common vision. The common vision is a scene that all members of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jointly recognize and pursue, namely, the common goal of struggle is to coordinate the development goals of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and the personal development goals. It can create a sense of unity, and this feeling will permeate all aspects of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team, and inspire all members of the team to work hard. (2) strong learning ability. The learning orient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has the concept and mechanism of lifelong learning, has multiple feedback and open learning system, and has the psychological atmosphere of learning, sharing and mutual aid. (3)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ends to be flat, replacing the "pyramid structure" model of highly hierarchical, highly centralized and highly normalized. It emphasizes the low complexity, low regular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can be highly adaptive form according to a loose education,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need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quickly adjusted to the flexible. (4) each team member has system thinking and adaptability. Establish a holistic approach to thinking, take actions into account, eliminate differences, think systematically and analyze problems, and focus on team spirit. (5) learning has become an inexhaustible source of strength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s. Through the study, teachers" ideas and ideas are constantly updated, new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techniques are constantly being brought forth, and new activities in teaching and teaching and research are carried out continuously. In the study orient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s harmonious, and the teacher has a positive spirit. They get more value in learning and get mor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wo, the establishment of learning orient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1) to build a common vision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s

 Common vision is a prerequisit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learning orient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and an incentive to motivate all members of the team to continue learning. To construct the common vision of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we should first clear up the personal development vision of the teachers. Any teacher can"t avoid the challenge and pressure, every teacher should find hidden in the heart of the ideals and aspirations, adjust the inherent mode of thinking, activate personal enthusiasm and potential, thus boldly for desire and action. With a clear vision, it is possible to uplift your spirits and promote your growth and transcendence. We can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discussion and feedback of confirmation and continuously mining teachers" personal vision, respect personal vision, guiding personal vision, make personal vision gradually close to the vis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and fusion, eventually forming a common vision research group, which has clear team development goals, have strong team cohesion. A team of high quality, with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the team.

 (two) establish a sound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system

 For schools,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a functional department which is uploaded and issued. It is a training base

 for concept change and practice training. It is also a research organization exploring problems and solving problems. In order to make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s ability be stimulated to the maximum extent, and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research and further education, and truly become a vibrant and dynamic learning organ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some teaching and research system.

 1, teaching and research team leader responsibility system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leader is responsible for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subject and the study of the teacher"s specialty. The head of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is the first responsible person and forerunner of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learning" and "learning". The research group leader should be "five must", namely the effective organization of teaching activities, each semester to carry out research with the nature of the activities of not less than 3 times; in practice as the starting point, carefully organize the ground class activities, each semester classes, lectures and instruction of not less than 15 times; actively undertake research tasks, and lead the staff every year cooperate to complete a task; organize the teachers to analyze the qual...

篇三: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如何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标准及发展途经

 讨论 1 、教师为什么要专业化?什么是教师专业化? 2 、怎样的老师才算是专业化的教师? 3 、教师如何去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

 一、教师为什么要专业化?  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师为什么要专业化?  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 时代发展的需要(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时代、世界政治多极化、意识形态的多元化等)

 教师为什么要专业化?  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 时代发展的需要(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时代、世界政治多极化、意识形态的多元化等)

  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需要

 教师为什么要专业化?  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 时代发展的需要(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时代、世界政治多极化、意识形态的多元化等)

  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需要 呼唤:高质量的教育

 2006 年,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

 “ 只有有了一流的教育,我们才能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真正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国家。

 ”

 2007 年8 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讲话中也指出:

 “ 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

 ”

 高质量的教育需要专业化的教师支撑

 什么是教师专业化? (内涵)

  传统观念认为, 学者即良师。只要有知识、有学问就可以做教师。

  私塾先生,民办教师,代课教师

 什么是教师专业化? (内涵)

  凡是称得上一门 “ 专业 ” 的职业,必须具备:

 为公众提供服务 ,可以成为终生投入的事业; 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 ,非一般人可以轻易获得;能够进行研究并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有足够长的 专业训练 时间投入到营业标准或入职要求;在作出职业决定时 享有自治的权利 ;为公众提供服务时对自己的行为和作出的决定 承担责任 ,有一套职业行为准则等。

 美国学者科尔文(C. Corwin)

 什么是教师专业化? (内涵)

  《 教师法 》 明确规定:

 “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 专业人员 ,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

 什么是教师专业化? (内涵)

  应当把教师工作看作一门专业, 因为它是一种服务公众的形态, 它需要教师的专门知识和特殊才能, 这些都要经过长期持续努力与研究, 方能获得与维持。(1966 ,联合国教科文 《 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 )

  专业:专门从事某种学业或职业;专门的学问。

  中学教师是履行中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 职业道德 ,掌握系统的 专业知识 和 专业技能 。

 《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

 维度 领域 专业理念与师德 1. 职业理解与认识 (5 )

 2. 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4 )

 3. 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4 )

 4. 个人修养与行为(5 )

 专业知识 5. 教育知识(6 )

 6. 学科知识(4 )

 7. 学科教学知识(4 )

 8. 通识性知识(4 )

 专业能力 9. 教学设计(3 )

 10. 教学实施(5 )

 11. 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7 )

 12. 教育教学评价(3 )

 13. 沟通与合作(4 )

 14. 反思与发展(3 )

 二、怎样的老师才算是专业化的教师?  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标准

 二、怎样的老师才算是专业化的教师?  教师专业化标准内容 3 个维度 14 个领域 61 条基本要求

 维度 领域 专业理念与师德 1. 职业理解与认识 (5 )

 2. 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4 )

 3. 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4 )

 4. 个人修养与行为(5 )

 专业知识 5. 教育知识(6 )

 6. 学科知识(4 )

 7. 学科教学知识(4 )

 8. 通识性知识(4 )

 专业能力 9. 教学设计(3 )

 10. 教学实施(5 )

 11. 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7 )

 12. 教育教学评价(3 )

 13. 沟通与合作(4 )

 14. 反思与发展(3 )

 维度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专业理念与师德 1. 职业理解与认识 (5 )

 2. 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4 )

 3. 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4 )

 4. 个人修养与行为(5 )

 维度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 教师的专业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理性观念,是教师专业素养结构的理性支点,是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师教学行为的关节点。

 维度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 教师的专业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理性观念,是教师专业素养结构的理性支点,是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师教学行为的关节点。

  师德是教师的言行规范和伦理道德要求。

 维度二: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 5. 教育知识(6 )

 6. 学科知识(4 )

 7. 学科教学知识(4 )

 8. 通识性知识(4 )

 维度三: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 9. 教学设计(3 )

 10. 教学实施(5 )

 11. 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7 )

 12. 教育教学评价(3 )

 13. 沟通与合作(4 )

 14. 反思与发展(3 )

 维度三:专业能力 教学设计模块 (37) 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38) 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39) 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教学目标设计要求 (37) 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 设计什么  教学目标(长期、短期、单元、课时)

  教学计划(目标实现的规划方案)

  设计要求  科学(degree )

 教学目标设计例说  科学设计教学目标(重要地位) • 是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的载体; • 是教学活动进行的向导; • 制约着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 • 引导、激励学生的学习; • 为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提供依据。

 ”科学“意味着什么? 1. 依据正确 2. 提取准确 3. 叙写规范

 如何判断依据是否正确?  符合国家的教育目的

  符合学校培养目标  符合课程目标  紧密结合教材内容  符合学生和社会需要  符合语言学习规律

  决定教学起点的是学生实际英语水平  因材施教  加强个别辅导  将不同起点的学生提升到一定水平之上是我们的工作目标  所有学生均能最大限度地发展  并非均等发展,而是有个性而全面的发展  不放弃学困生

 如何宗教学材料中提取目标?  教材不是 《 课标 》 ,更不是圣经。

  教学目标 ≠ 教材内容  教材有其局限性  教材有编写的特殊需求

 例:Book4 Unit 5 (第4课时)

  Using language:

 Reading

  知识目标:

  1. 让学生学习一些新单词和表达法,如:creature, pace-age, up-to-date hands-on, in advance, come to life

  2. 让学生读一篇关于主题公园的文章  能力目标:

  1. 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及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来浏览材料

  2. 学会使用新的单词和表达法

  3. 了解更多的主题公园  情感目标:

  1. 激发学生参观主题公园的兴趣

  2. 提高小组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叙写是否规范?

 ABCD四要素 A —audience (对象)

 B —behavior (行为)

 C —condition (条件)

 D —degree (标准)

 例 3 By the end of the class [C1], the students [A]

 will be able to describe [B]

 somebody or something complex by using an attributive clause [C2]

 appropriately [D]

 in written work [C3] .

 SMART五特点 S = Specific M = Measurable A = Achievable R = Realistic

 T = Time-framed

 II. Objectives :

 By the end of the class,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Identify the attributive clauses and the relative pronouns easily as reading an

 attributive sentence. Select right relative pronouns for attributive clauses by joining up sentences or making complex sentences.

 Discover the principle of the attributive clauses by comparing all the complex sentences from the text with the teacher’s help. Describe somebody or something complex by using an attributive clause appropriately in written work. 例

 三、教师怎样实现专业化发展 教师是发展中的人 。

  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

  教师在专业化上求发展,即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教育实践能力、教育经验等不断成熟、不断提升。

 教师是学习者。

  教学同其职业一样, 是一种学习的职业, 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有机会定期更新和补充他们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1988 年世界教育报告 —— 教师和变化世界中的教学工作 》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1 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 职前培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育学、教师专业精神。

  在岗学习。教学相长,带着问题学习,终身学习。

  脱产学习。学历提升、技能提升

 2 教师是研究者。

 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指出, 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如果教师的教育教学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 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深化和提高, 就容易在固守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窠臼里不能自拔。

 3.2 实践,提高专业能力  大量的缄默知识和实践智慧是无法陈述和传授的, 它们集中表现在教育实践中。

  如:有准确判断新情势和新问题的能力;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的机智;根据实际和情境做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追求创新、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等。

 Thanks!

 Examples of some less useful words to use in writing objectives Understand Believe Value Remember Ascertain Accept Be aware of Grasp Know Recall Appreciate Comprehend Be familiar with Discern Grasp the meaning of Enjoy

 some useful verbs Identify

 Classify

 Use

 Show

 Define

 Evaluate

 Apply

 Complete

 Write

 Produce

 Modify

 Describe

 Select

 Construct

 Outline

 Demonstrate

 Choose

 Describe

 Label

 List

 Name

 Compare

 Contrast

 Convert

 Explain

 Extend

  Compute

 Demonstrate

 Manipulate

 Prepare

 Design

 Answer

  Assist

 Practice

 Ask

 Initiate

 Influence

 Share

  Assemble

 Build

 Clean

  Connect

  Compose

  Create

  Change

篇四: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蔡梅珍探索一条以学校资源为基础,以课堂改革为切人点,以校本培训为主的渠道;在意识形态上唤醒教师的危机感;在职业追求上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认同感;在需求自觉上激发教师专业自我成长的迫切感;在素养修炼上让教师体验职业幸福感;探究有效的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之路。一、我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面临的困境1.教师个体在业务素养、教学技能、工作态度等方面差异较大:中老年教师的整体素质相对较高,35岁以下青年教师的个体差异明显,有部分五、六年教龄以上的青年教师比较拔尖,而几个80后青年教师则出现基本的教学实践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低、职业责任感不强等现象。2.教师群体的协作交流、合作创新、团队作战的意识不够强。作为省级示范校,前些年在人事安排上,政府有相对倾斜的政策.使我们拥有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综合素质较强的教师,但却习惯于单打独斗,团队协作意识比较薄弱。3.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不够强。习惯于接受任务,被动发展,缺乏主动学习、探索创新的行为;对课堂改进的研究信心不足,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教师缺乏自主反思,形式化倾向明显,模式化倾向突出,机械地套用教育反思的万能格式。4.教科研模式比较单一。教研形式相对松散,学习制度不够健全,活动开展针对性不强、质量不高。因此,研究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策略,构建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才能加速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进程。二、影响教师专业自主发晨的障碍分析影响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主要原因有3个方面。一是教师本体价值观缺乏。教师本体价值观强调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的主体价值的认识,对自身职业发展的定位。实际工作中,有一部分教师把所从事的职业只看作是维持生计的一种手段,因循于重复性机械性的劳动,效率低下。二是教育体制的稳定性引发部分教师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在目前的用人机制上,教师队伍能进不能出,铁饭碗混终生,无职业危机感,得过且过,更谈不上对专业发展的主动需求:=乏是学校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还有待于加强,学校还应该有明确的目标、科学的规划、具体的措施.从文化引领、机制保障和策略研究上来促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三、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实施策略1.意识形态上唤醒教师的危机感。激发和提升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驱力,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所在。我们通过适当营造危机感,提升教师的专业敏感性.引导教师勇于面对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挑战,从而产生自主发展的内驱力。例如,近两年借助学校做为本区省级重点课题“ 生本课堂” 的课题研究实验校这个契机,先后派出二十多名教师、科研骨干陆续到上海、成都、北京、广州、台湾等多地学习观摩、参与交流,在学习对比中知不足,找差距,从而促使他们开始认真地审视自己,正确地认识到学习、创新时不我待,不进则退。2.职业追求上引领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认同感=我们通过创造机会培养人才,鼓励骨干教师冒尖,更好地发挥“ 二八” 效应:例如,郑丽老师,个人业务素质较高,对学生拥有一颗热爱之心,在“ 生本” 课堂的课题研究项目上积极思考、主动作为,勇于实践探究。学校就大胆地给机会,一年内两次获得与郭思乐教授交流互动的机会;与外地友好协作校承担“ 同课异构” 的交流授课研讨;提名担任负责学校的教科研工作,等等。正确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认同感,使郑老师已具有很强的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起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带动一批青年教师勤学习、善思考、勇探究。3.需求自觉上激发教师专业自我成长的迫切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醒我们“ 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是决定教师“ 自我实现需要” 的关键。为此,本校通过对教师的性别、年龄、教龄、学历、学科、岗位、骨干比例等进行结构分析,对老中青教师、班主任、骨干教师进行多层面座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学校教师对校本培训现状的意见和看法,了解不同教龄和学科的教师的研究意识与基础水平;针对新教师开展“ 你最需要什么” 专项调查,努力使教师成为自己职业发展的设计者。4.素养修炼上让教师体验职业幸福感:为人师表既是教师的职业要求,也彰显了教师职业的高尚。学校应在精神上引领教师对教书育人工作内涵的理解,境界上不断提升爱岗敬业的师德修养,使教师们体验到职业幸福感。近年来,学校秉持“ 以爱导行、情溢校园” 的核心理念,致力于打造富有爱心、感恩、团结、奋进的幸福团队文化。一项项主题活动粉墨登场.一份份感动情溢校园:首场退休教师欢送会、首场学校春节联欢会、首次历任老领导“ 回家看看” 、首次“ 我的办公室我来秀” 活动⋯ ⋯ 丰富多彩的工会活动,充满人文关怀的爱心工程让教师们焕发出勃勃生机,打开了更多教师的心扉,激励了教师们团结一致,在自主发展的征途上乘风破浪,一往直前。(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民立小学)2015年第ol 期积角枣场固薹)万方数据

 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策略研究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策略研究作者:蔡梅珍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民立小学刊名:教育艺术英文刊名:Education Art年,卷(期):

 引用本文格式:蔡梅珍 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策略研究[期刊论文]-教育艺术 2015(1)2015(1)

篇五: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摘要] 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应是每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针对教育信息化给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挑战与机遇, 提出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进行自我更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师; 专业发展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 网络化的时代。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给教育带来了 生机, 更带来了 冲击和挑战, 同时对教育的改革发展及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 教师这一职业群体面临着新的挑战。

 教育信息化建设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 促进教学改革, 加快实现教育发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都有积极作用, 尤其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 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培养创新性人才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信息化教学中,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组织者和促进者, 起着顶梁柱的作用。

 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信息化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新时期教育发展赋予教师的特殊使命, 也是教师自 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信息技术已应用于教育的每一个领域。

 它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 必然要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教师要把信息技术熟练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要把信息技术更加有效地与教学研究结合起来; 还要凭借信息技术进行交流与合作。

 毋庸置疑, 信息技术在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同时, 实现了 教师教育观念和手段的变革, 更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 广阔的舞台 一、 更新观念, 提高教师对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 在信息技术环境中, 人们不仅需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 更需要用全新的观念和理论去重新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

 观念层面的现代化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和内核, 如果不更新观念, 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不会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而且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因此我们组织教师开展现代化教育理论的学习, 使大家明白现代化教育改革的趋势、 现代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关系, 从全新的视角出发, 挣脱传统教学的羁绊, 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观念。

 在学习过程中, 我们还开展了 一系列的研讨活动, 如教育信息化对学生、 对教师的积极意义, 应该通过怎样的途径和过程实现教育信息化……使教师们对教育信息化具备理性的认识和眼光, 而不单单具备对信息化的盲目 狂热。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应用, 不仅使信息技术课程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推动着各学科教育理念、 教学模式、 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

 目 前,无论是高校还是中小学, 信息技术环境中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在全国各类学校普及, 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亮点。

 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了 教育改革的关键要素是教师。

 任何教育改革和教学活动的核心之一是教师, 是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富有活力的创造。

 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包括四个层面:

 一是学科专业知识, 其中包括教育知识的广博精深和技能的熟练程度; 二是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 认识和提高, 是建立在对教师自 身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 逐渐积累而形成的富有个性的教育实践的见解与创意; 三是教师专业发展不仅要通过教师个人的学习与实践反思, 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群体中形成合作的专业发展文化模式; 四是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既是一种状态, 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

 信息技术环境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 教育手段的改变, 教育环境的改变, 教师角色的转变给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 新的要求。

 1、 信息技术条件下教育环境的变化 过去多数教师靠一本书、 一支粉笔、 一块黑板“包打天下”, 现在学校基本实现了 “校校通”。

 为学校创造了 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 从而使教师的教育环境发生了 根本的变化。

 过去, 学生的信息资源主要来自 于书本, 属于单媒体、 非数字的固化资源。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 教育信息资源实现了 数字化、 多媒化、 网络化。

 特别是信

 息资源支持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改变了 教与学的方式, 更加展示出信息资源应用于教学的广阔空间。

 在传统的教与学的师生双边活动中, 教学双方所占有的信息资源是极不对称的, 教师是教育资源的垄断者。

 在信息技术环境中,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到来, 网络进入家庭、 社会和学校, 达到了 资源共享, 师生间信息对称成为可能, 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

 因此需要在信息对称条件下重构教育体系。

 2、 信息技术环境对教师角色转变的要求 为了 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 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是目 前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时代已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 过去的时空界限, 既给教育带来的令人激动的、 史无前例的巨大机会, 也为教师提高能力和发挥作用带来了 新的空间。长期以来, 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一直扮演着权威性的“教师中心” 角色。

 现在,教育环境发生了 变化, 教师角色也随之发生改变。

 而角色变化又是教师核心职业素养转变和提升的重要原因。

 因此, 教师专业发展要适应信息化环境, 由传统的“单面手” 转变为“多面手”。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说, 教师应该是不断学习, 不断反思, 不断提高的学习者; 这也符合“学习化社会”、“终身学习的理念。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学习, 常常是培训班式的, 专家讲座式的, 观摩考察式的, 因而也是被动式的。

 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打破了 人们交往的时空界限, 人网、 天网、 地网与其它教育资源的整合, 为教师的学习创造了 无限的空间。

 学校可以聘请专家进行网上培训、 指导、 诊断、 评价。

 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与校本教研相整合, 提高信息素养和教学水平, 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交流, 提高自 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获得专业发展的动力。

 在信息化环境中, 教师要从“传道、 授业、 解惑” 的圣坛上走下来, 变先知先觉者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学生探究的顾问、 问题解决的伙伴、 学生所需资源的咨询者和提供者; 变师道尊严为同学生平等, 与学生一起平等地交流, 共同完成任务, 与学生共享学习成功与快乐、 挫折与痛苦。

 现代信息技术进入教学后,

 教师有更多的新角色。

 实践证明,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师的新角色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成为学生探索新知识、 获得有效学习方法的引 导者和参与者。

 2、 信息技术环境对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 信息素养是一个终身学习的学习型人才——教师专业发展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在信息化环境中, 一名 高素质的教师应该深刻意识到, 只有能够驾御信息技术工具, 才能够享有信息时代、 数字化世界所带来的机遇; 只有通过自 身的潜移默化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具备自 身良好的信息素养, 才能够理解信息带来的知识并形成自 己的观点和知识结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培养学生形成所有这些必备技能和素养的有效途径。

 网络教学具有虚拟性、 平等性、 交互性和资源共享性的特点, 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有效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信息化手段和教育信息网络在教育领域的运用迅速扩张。

 我国基础教育无论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 在环境设施、 信息资源、 教育方式、 课程改革研究性学习、 教师专业发展等诸多方面掀起了 一场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革命。

 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浪潮对我国 1000 多万人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提出了 快速提高信息素养的紧迫要求。

 我国中小学教师现状是教师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交锋的战场上旷日 持久地打拼; 在学生全面发展的理性思考与功利驱动生存环境的对抗中长期挣扎。

 大部分教师最初对教育信息化的情感态度是:

 茫然、 恐慌、 畏惧、 甚至抵触。

 有了这样的心理屏障, 他们带着“信息技术能提高学生分数吗” ? “信息技术能与课堂教学联系在一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吗” ? “自 己能学会和掌握这些复杂的知识和技术吗” ? 等一系列疑问审视和理解教育信息化, 从而导致对信息技术知识和学校进行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活动漠不关心, 特别是中老年教师缺乏主动学习的欲望。

 如何实现全部教师对信息化从茫然到清楚、 从恐慌到冷静、 从畏惧到直面、从抵触到接受, 达到全员 理解、 全员 关心、 全员 渴望的目 标是学校提高教师素养的首要问题。

 信息技术给校本教研注入了 新的活力, 教师必须具备一定层次的信息素养适应信息技术环境中的校本研究, 同时把信息素养的提升体现在平凡的、 反复的、经常的具体研究活动之中。

 如:

 技术学习、 技能培训、 教学观摩、 案例交流、 教

 学反思、 听课评课、 集体备课、 课题研究、 教法探讨、 专题讨论等。

 教师在参与上述各种形式活动的过程中, 势必要进行交流, 这种交流从无意识交流到有意识交流, 提升了 一个层次。

 三、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呼唤教师自 我更新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存在着巨大差异。

 传统教学以教师授课为主,网络环境下以教师启发、 引 导并与学生共同探讨为主; 传统教学基本上是灌输式教学, 信息化条件下是交互式教学; 传统课堂教学目 标单一, 注重知识、 注重智力; 信息化课堂教学目 标的多样性, 智力与非智力并重, 注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传统教学内容上主要以语音、 符号刺激为主, 信息化条件下以图像、 语音和符号多种方式综合传递,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综合教学技术, 不仅可以扩大教学内容传递方式, 而且可以沟通课堂与外界环境的联系。

 网络学习极大地拓展了 传统的教育空间和教育时间的概念。

 因此, 教师要适应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变迁,必须应对挑战, 主动进行自 我更新。

 1. 教育观念的更新 信息技术与 课程相整合的过程决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简单运用过程, 它必将引 发教育、 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哲学理念, 认识到每一个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 而且是“学习的主权者”,保障“学习权” 即保障基本人权。

 把课堂还给学生, 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让每个学生各得其所,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把世界引 进教室, 使课堂成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使学生与现实零距离接触; 把信息化为知识, 把知识化为智慧, 使有限的课时得到最大的收益。

 教育实践证明, 要实现上述目 标, 仅仅有形技术的介入并不能使教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信息技术只有当有形技术与观念形态的技术两者密切配合和精心设计才能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

 为此, 面对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浪潮, 教师应该是信息、 思想及知识的先觉者, 更多、 更快、 更好地传播最新、 最前沿的先

 进文化信息。

 教学不只是传授语言逻辑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搜集、 分析、加工和运用信息资源的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能够充分利用 多媒体自 主学习 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使学生的知识、 能力、 素质协调发展。

 2. 专业知识的更新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 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 不断提升专业精神, 增强专业修养、 掌握教育规律、 拓展学科知识、 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 己的专业水平, 才能使教学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因此, 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观察他人教学的同时, 反思自 己的教学, 并在理论指导下不断提高自 己的教学水平; 要树立终身学习和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观念, 只有这样才会从自 己的生命体验中懂得终身学习的价值, 努力在自 己的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习惯和能力, 真正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理论实践与文化的统一。

 3. 教研观念的更新 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 它呼唤教师的创造, 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科研知识与能力, 永远站在学科的前言, 矢志不逾地追求真理。

 在教学中, 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 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 没有教师的精神解放, 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 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 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 没有教师的创造, 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

 综上所述,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信息时代的需要, 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它不仅带来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 更重要的是对教育思想、 观念、 模式、 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信息化环境下, 促进广大中小学教师不断提高自 身应用能力, 促进专业发展,

 是新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

 信息技术与其对信息传递快速、 灵活的特点和方便有效地处理信息的能力可以有力支持教师的专业实践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篇六: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学习与发展的十条原则*

 作者[新西兰]海伦·蒂姆勃雷

 文章来源:教育研究 2009 年第 8 期

 *本文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和国际教育学院合作开发的 《教育实践系列丛书》于 2008 年最新出版物之一。译者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铁道博士。本文可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网站(www.ibe.unesco.org/publications.htm)下载。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参阅了已有中文译稿。特此说明。

 【摘 要】

 促进教师专业学习与发展的价值在于提高学生有价值的学业成就水平。

 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远远大于社会、 经济发展水平和家庭及所在社区的影响。教师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取舍和把握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绝不能拘囿于教材。这些因素包括教师对于教学重要性、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的学习以利于他们获得学业成功等方面问题的认识。

 应当针对教师的学习方式创设有利条件包括了解他们对于世界的已有认识进一步获得对于世界更为具体的、理性的认识并藉此学习过程帮助他们发展自身专业能力。

 【关键词】

 教师专业学习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

 海伦·蒂姆勃雷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教育学教授、博士

 教师的专业学习受到其所处的实践环境因素的制约。

 这些环境因素通常是指课堂 而课堂教学又受到学校文化 乃至社区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教师在特定情景中的日常工作经验塑造了他们对于教学的认识 而这种认识对于他们的日常教学行为又具有规范性。

 本文在总结国际社会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业成就水平的教师专业学习与发展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促进教师专业学习与发展的十条原则。

 原则一聚焦有价值的学生学习成就 以注重整合教学活动与有价值的学生成就为特点的教师专业学习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水平。

 研究发现 教师所从事的专业学习活动及其对于提高学生有价值的学习成就水平所具有的相关性 是我们判断其价值的一条重要标准。

 这就要求教师应当知晓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如何参与教学活动以及他们所获得的实际学习成效。判断教师专业学习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教师对于新的教学策略的掌握程度 更取决于上述学习对于教师教学实践及其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成就的影响程度。

 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工作的情景各不相同 难以保证某一种教学方法一定会产生预期的教学效果。

 正因如此 提高学生有价值的成就水平就应贯穿教师专业学习的始终。

 一般来说 对于学生学习成就缺乏实际影响的教师专业学习往往只注重获得某些教学技能的学习却未能对所学技能对于提高学生学业成就之间的相关关系予以应有重视。

 学业成就与期望 针对学生确定的学习目标可以是狭义的 通常涉及他们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可以是广义的即学习如何理解课文掌握如何学习学习与人合作的技能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等。无论如何教师必须十分明确自身从事专业学习的目标否则他们的学习就不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

 以提高学生有价值的学习成就为主旨的教师专业学习需要持之以恒方能奏效。

 大量事实表明惟有坚持因材施教才能帮助学生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对教师的更高期待来自

 教师通过学习 能够切实促进学生的学习。

 而那种缺乏师生共同受益的教师专业学习的例证则鲜而有之。

 承担责任 定期参加有效专业学习的教师往往具有更强的责任意识。

 他们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学习为己任绝不把学生的学习困难归咎于家庭或社区。当他们主动承担更多责任并对自己所学新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方式正在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获得亲身体验时 他们作为有效教师的成就感就会增强。

 和更高的期望值一样 新的教学实践及其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有助于帮助教师获得更强的责任意识。强调教师将自身学习与提高学生学习成就水平相结合有可能会受到抱怨有时甚至会影响到教师参加专业学习的积极性。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应确保他们在需要更多有效教学实践技能时能够得到支持。

 原则二学习有价值的内容 教师专业学习的内容应当是那些被证明能有效提高学生成就的知识与技能。

 研究发现 教师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尽管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公认的教学原则未经验证的教学理念仍然层出不穷不断给教育界带来冲击。而有益于提高学生成就的教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往往与有效教学实践原则相吻合。

 体现这些原则的教学方法往往都历经激烈的政策辩论才确立 同时得到国家级学校课程专业协会的推荐或被权威性的研究结果所证实。某些效果不甚显著的教师专业学习项目虽也有“研究基础”或“政策依据”证明其合理性但这些研究或政策却既没有被任何专业机构所认可也没有被纳入教师教育研究与课程编制的内容范畴。

 一成不变的课程与因情景而异的课程 在一些教育区域范围内 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一般由通常被认为行之有效的特定知识和技能组成 而且长期保持不变。

 这些知识和技能也许是基于对于学生学习的研究而确定。

 实际上 这类课程往往脱离参与学习的教师的具体教学实际在提高学生成就水平方面远不如那些针对教师工作情景所设计的课程更有效。具有情景针对性的专业学习 不仅能够体现有效教学原则 而且也能系统地帮助教师针对本地实际应用这些原则改善教学实践。

 通过发展这类知识 教师就能够找到适合自身实际的提高学生成就水平的更好方法。

 原则三知识和技能的整合 整合教师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助于促使他们开展深入的学习和有效的实践变革。

 研究发现 上述原则体现了有意义教学变革的要旨所在。

 要为提高学生成就水平打下良好基础 教师就必须将他们对于课程的知识与怎样开展有效教学以及怎样评估学生学习程度之间进行有机的整合。同时这项原则对有意义的变革至关重要。教师需要学会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知识与技能。因为判断学生已有知识和学习能力是教师得以针对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教学的前提。

 但是教师不可能脱离教学内容去一味地学习评价知识。

 同样教师满足学生需求也离不开特定的教学内容。

 整合理论与实践 理论与实践也同样需要整合。

 凡是有效的专业发展项目 都能够有效地整合课程理论、有效教学策略、评估方法等内容以利教师在实践中应用。藉此教师就能够借助他们的理性认识 在自身教学实践中做到行之有据。

 一味注重技能的学习并不能使教师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 而缺乏这种深刻理解 教师就难以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日常教学。

 如果缺乏对于理论的深刻认识 教师或许会以为他们在依据自己不断改进的经验进行教学似乎实践与理论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关系。于是他们所做出的任何改变对于学生学习成就水平就变得毫不相干了。同样背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一味向教师传授理论知识却没有帮助他们将这些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其结果必是徒劳无益的。

 调整学习重点 在设计教师专业学习活动时 应当充分考虑教师已有的课程知识与评估

 知识以及他们对自身教学实践的评价。由此我们就能够充分考虑到教师需求的差异性。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够期望教师也能够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特点。例如针对教师的课程知识很强而评估知识不足的情况我们设计专业发展活动时就应做出有针对性的安排。不同教师也有显著不同的专业学习需求 这主要是取决于他们特定学生群体对于教师教学技能的特殊需求。

 原则四对于教学专业研究的评估 只有了解学生需要知道什么和做什么才能确定教师需要知道什么和做什么。

 研究发现 教师若希望通过开展来提高学生成就水平 就需要学会如何确定达此目的所需要的学科课程知识和技能。其中的核心问题是 “为改善我们学生的学习我们作为教师需要学习什么?”大多数的教学研究都着眼于改善教学结构和过程而很少涉及通过研究如何认识教学内容及理解的实质意义、 教学技能的提炼 也很少关注教师研究与学生成就水平之间的关系。教师开展专业性的教学研究若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成就水 平充分兼顾上述要素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教师只有具备娴熟的评估技能才能确认以下几点(1)学生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才能获得有价值的学习成就(2)为了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教师本身还需要进一步学习什么。这种评估不可能独立于教学过程之外而是一个有机的教学整体。因此除了标准化考试之外 教师还必须具备各种评估学生进步的方法和手段 其中包括围绕学习开展的学生访谈对于学生作业的系统分析以及课堂观察等等。

 培养自主调节的学习技能 教师必须学会评价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自己专业学习的需要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但仅仅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

 他们还需要学会自我管理或自主调节技能以便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监控和反思。藉此教师才能针对优化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

 没有自我调节的教学改革仅仅是为改革而改革 而不是通过改革让学生受益。对于所有的学习者而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这种自我调节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借助自我调节 学习者可以获得对于自身学习努力的评价反馈。

 自我调节的关键环节在于判明预期实现的学习成效以及监控实施进展的各种方法。

 规定性的预期行为 或者在没有明确目标的情况下任凭教师自行探索都不利于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

 原则五提供学习与应用信息的多重机会 教师若想对其教学进行有意义的变革 就需要各种学习机会获得新的信息 并理解其对改进实践的启示。应为教师创设充满信任、富有挑战性的环境以便他们去积极体验这些学习机会。

 研究发现 改变和培养教师专业探究的技能离不开深刻的理解。

 教师需要拥有各种机会来吸纳新的信息并将其付诸实践。

 学习是一个循环往复而非线性的发展过程 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应不断重温和完善自身已有的认识。

 这些学习机会应当包括为帮助教师获得特定知识与技能而设计的多种多样的活动。

 大部分研究文献都钟情于某些形式的活动如示范模拟与个别指导等。但是现有文献并不能证明各种方式孰优孰劣。关键在于活动应该是针对特定的学习目的而设计的。

 围绕具体学习任务例如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数学问题解决、科学推理等方面能力的学习教师就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去学习和改进。通常情况下教师需要用一二年的时间才能理解现有教学理念和实践与新倡导的理念和实践之间的差异 建构必需的学科内容知识 进而改变自身实践方式。教师在参与专业学习的同时还要承担教学工作而且他们现有的关于有效教学的理念又面临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用一二年的时间去改变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时间并不是获得改变的充分条件。教师的教学实践只有不断接受挑战并得到相应支

 持才能促使他们有效地适应变革。

 信任与挑战 创设充满信任和挑战的氛围 才有学习的机会。

 这是因为人的行为变化不仅与知识与技能相关也同样与人的情感密切相关。对于教师变革的期待能够促使他们深刻反思自身能力感受变革对自身专业身份的挑战。如果忽视他们的情感需求教师很可能因护短而拒绝学习。从另一极端角度看问题如果容忍专业无能抑制教师参与专业学习那么提高学生成就水平的目的便不可能实现。一切学习都兼具信任和挑战两个元素。没有价值的专业学习也就不具备挑战性。而要变革就会有风险。在教师承担风险之前他们需要充分相信他们不怕露怯的诚实努力能够得到支持而不是被人鄙视。

 深度参与而不仅仅是志愿参与 任何学习活动中 都会出现学习者身在现场 却没有全身心投入学习过程的现象。

 为了尽量避免这种情况 教师专业学习活动有时也规定教师可以自愿参与。然而有调查显示这种做法并不能奏效。教师仅有参与活动的意愿并不能保证他们就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

 教师出于自愿或者是强制性的参与方式对于学生学习成就的影响也是利弊兼有。

 最初促使教师参与专业学习的动因与他们实际的参与深度之间具有复杂的相关性。

 教师的自愿参加有时是受到来自行政管理者和同事的压力所致。而且参与活动的教师无论自愿与否 并不都认为他们需要全身心投入学习 或者应对自身教学实践做出较大改变。

 对此活动组织者都心照不宣却不溢于言表。于是即便是教师自愿参与但学习效果很可能会差强人意。

 研究表明 在判明学生需求基础上所设计的学习过程 能够帮助教师借助有意义的活动围绕重要的内容主题进行学习。这种学习过程与最初吸引教师报名参与的因素相比对于促进学生学习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教师对于学习过程的深度参与有助于发展他们的知识增强他们的技能并藉此改进学生的学习。为了吸引教师介入专业学习可以首先引导他们分析教学中的真实问题而后提供问题解决的方案。教师能否持续深入参与学习过程则取决于参与者是否有机会对于现行理论与新理论进行比较 并分析其对于学生学习所具有的影响。

 原则六...

篇七: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是那些课教的好的老师就是专业发展的好的老师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钟启泉先生指出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具有多面性,专业发展过程是教师经验与环境持续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从个人、课堂教学和学校发展等多层面来检视。他还指出,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发展不是基于行为主义基础之上的教师能力本位的发展,而是基于认知情境理论的“实践智慧”的发展。它强调教师自身的课堂教学经验及其对于经验的不断反思,以及学校同事间的合作与交流,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叙事研究的发展为我们指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撰写教育自传,以此促进其反思,而一旦共享这些教育自传,更可以促进整个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教育自传的 撰 写—— —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中个人反思性实践智慧的养成教育自传既包括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反思性叙述,也包括对教育生活中发生的教育事件的叙述和反思。前一种也可被成为教学后记,是教师在上完课后,针对这次课上的得失,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已有研究表明,那些具有反思性智慧的新教师可以更快完成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而那些不具备反思性智慧的教师,可能终其整个教育教学生涯都不能完成这一成长发展过程。这便告诉我们,反思在教育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时说,她的成功得益于两本教案,一是课前教案,一是课后教案。而课后教案就是她的教学过程反思记录。所谓的教育事件是指师生、生生交往中发生的对教师的教育决策,教育理念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教师要时刻反思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中,“我”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这个角色是“我”应该充当的吗?如果不是,“我”应该是个什么样的角色;如果是,“我”作为这个角色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可以做得更好 ⋯⋯ 将这些东西见诸于文字便会是很好的教育自传 , 它像一面镜子,让教师在自传中更加深刻的记录教育、反思教育、理解教育。这样,以撰写教育自传的方式养成一种反思的习惯,而这正是教师主动的寻求专业发展的表现,也是最终实现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共 享 教 育 自 传—— — 在 碰 撞 和 争 鸣 中 实现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所谓共享教育自传,就是指每个教师都把自己的教育自传拿出来供大家一起学习、讨论、评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可能我们会有一个疑问,认为有些专业发展的好的老师会基于某种考虑不愿意与其他老师共享教育自传,会害怕其他教师因此而在专业水平上超越他,其实这只是一种狭隘的看法。现代社会强调竞争,但更注重合作和交流。教师个体主动发展只涉及一个教师的事,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水平就会呈现出 “高原”状态;但如果来自于集体的专业力量的支持,本着“合作”“平等”“伙伴共生”的行动原则,教育自传:在“叙事研究”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文 王斐斐视 点EDU CATIO N TO DAY研究原点&26

 就可能形成一种“水涨船高”的发展态势。因此,对个体主动专业发展达到相当程度的教师来说,追求群体共同专业发展,既能体现个人价值,又可以使自己获得更大更快的专业发展。因此,共享教育自传可以是一条很好的实现教师群体共同专业发展的途径。格雷·塞克斯说过:“在苏格拉底以前,教师就已经通过写作表达对他们工作的思考。在现代社会,教师通过写作所阐述的理由因其主观性和特殊性而受到人们的怀疑。在一个科学的时代,教学传奇可能会给那些更高水平的理论命题增添一些色彩,提供一些说明性的例子,但是它们所具有的可以被感知的效用是有限的。在后现代时代,一种格式化的发展已经对实证主义科学的统治地位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今天,在结构良好的案例中所呈现的知识享有越来越高的地位,而且案例可能是描绘并传递教学知识最富有前景的一种方式。”而且,教师专业发展方式中,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就是基于任职学校的专业培养,往常,采用的较多的就是听课制度,即一个老师上课,其他一个或多个老师去听课,或学习,或指导,但我们知道,这样 的方式具有太强的情境性、即时性,且结构性不强。对于课上发生的很多事,听课教师还来不及思考,下一个刺激就接踵而来,况且,这种方法仅囿于课堂教学,而且往往只是一节课,但教育过程不单是指课堂教学,它更是一种持续的生活,教育中发生的很多事件也不是仅限于一堂课上,它会延续到课下 ,会延续到另一堂课,甚至另一学期,另一学年。只有真实经历这一切的老师才会有更深的感受和体悟,才能将一切描述清楚。所以,教师的一篇教育自传会比他的一节课更具参考和研习的价值。当教育自传作为教师们共同学习的案例时,便会成为学校共同体成员之间进行教学法方面对话的催化剂,它们不但刺激教师们对其个人的教学进行自我反思,并为教师相互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提供了基础。优秀的教育自传贴近教育现实,形式自由,但同时具有很强的结构性,可以有效解决教育原理和教学准则的过度简单化和过度泛化的弊病。架起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更加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知道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更是会制约整个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便注定了它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而教育自传研究的兴起,特别是对一线教师撰写的教育自传的关注,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对教师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育自传也绝不是简简单单的把发生在教师身上的故事原原本本的变为文字,教育自传不仅要体现写作者自己的思考,还要有教育他人的魅力和力量,这就要求在故事中要体现出教育理论的力量和教育价值观的导向,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自传才会是优秀的教育自传,写出来既教育自己又教育他人,才能因此而促进自身及整个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硕士《今日教育》“问计城乡教育统筹”征文活动一、活动时间从 2007 年 12 月开始启动,并结合重庆市教委 “统筹城乡教育改革试验问计求策活动”时间进度。二、征文内容根据重庆市教委拟订的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改革举措中的相关条款,结合杂志实际,现拟出部分专题作为“问计城乡教育统筹”的话题内容,作者可据此立论,也可提出其他方面的建议、策略。“问计城乡教育统筹”征文话题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策略城市教育支持农村教育的策略完善城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的策略保障农民工子女(含退地农民子女)就学的策略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与策略城乡学校师资均衡配置的策略加强农村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策略农村基础教育课堂的问题与策略基础教育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创新举措和政策支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举措和政策支持完善教育管理体制的策略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创新举措三、形式及要求1. 研讨文章:相关专题的研究论文、调研报告和其他理性探讨文章。2. 专项方案:城乡教育统筹中某一具体方面的专项改革方案设计。3. 经验报道:各地、各校在城乡教育统筹试验中的先进经验、创新举措、典型事例。4. 立足实际,深入调查,充分论证。5. 一文一项,尽量务实,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6. 语言精练,行文流畅,有理有据,原则上每篇不超过 5000 字。四、采用及奖励1. 特别优秀的征文来稿,将从 2008年第 1 期起在“问计城乡教育统筹”专栏中刊发,稿酬从优。2. 征文来稿中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价值、兼具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文章,将视情况出版专集,作为城乡教育统筹发展试验问计求策活动成果。3. 征文来稿中对于重庆建设全国统筹城乡教育改革试验区具有全局性意义的意见、建议、策略、设计,将整理报送市或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和研究机构,作为其研制有关政策方案的依据。一旦被主管部门采纳,《今日教育》将另予奖励。研究原点视 点EDU CATIO N TO DAY&27

篇八: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创造条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教师的水平如何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

 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只有教师成长,学生才会发展。

 1、为教师提供健康、向上的工作环境。如建设学习型组织、规范学校健康的人际关系、舆论氛围,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2、为教师搭设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充分挖掘教师自身发展需要的潜能和可能,支持教师根据各自的特点去寻求发展的路径。

 3、为教师提供一切提高专业能力的条件。如:

 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育观念;名师发挥示范,榜样带动引领;开展课堂活动,提高教学能力;实行教研包靠,增强教研实效;实施青蓝工程,促进教师成长;加强读书学习,提高人文素养。

推荐访问: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 发展 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