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组织建设一百年7篇

党的组织建设一百年7篇党的组织建设一百年 2021年4月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Apr.2021第43卷第2期JournalofYan’anUniversity(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的组织建设一百年7篇,供大家参考。

党的组织建设一百年7篇

篇一:党的组织建设一百年

21 年 4 月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Apr.2021第 43 卷第 2 期 Journal of Yan’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 43 No. 2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王 寅1 ,宋圭武 2(1.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1)摘 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是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历史。百年来,党的组织建设经历了极其不平凡的历史发展进程。回首党在各个时期的历程,党的组织建设由曲折发展转向螺旋式递归,由政治运动转向制度式治理,由改革承袭转向创新式发展。放眼未来,百年建党亦须加强党的领导,厚植执政基础;坚持民主集中,推进党内民主;坚持与时俱进,强化守正创新;深化求同存异,借鉴人类文明。步入新时代,党的组织建设更应考量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全面推进党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回顾百年以来党的组织建设历程,有助于新时代深化党的组织建设,全面复兴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历史回顾;经验总结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975(2021)02-0012-10收稿日期:2020-12-24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21 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的思想研究”(18YJA710037)作者简介:王 寅(1986—),男,甘肃山丹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宋圭武(1964—),男,甘肃靖远人,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二级教授。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光辉成就和不平凡的业绩,党的组织建设事业也蒸蒸日上,成绩突出。党的组织建设事关党的建设事业的成败,事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根本问题的解决,不断探索和加强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组织建设和经验总结,对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切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的实践历程党的组织建设历经百年发展历程,风雨无阻、百折不挠,在艰苦磨难中实现了前进式与波浪式的曲折发展。回顾百年来党的组织建设走过的艰辛路程,大致可以分为六个历史时期。(一)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党组织初步建立,规模小,制度不健全,党的组织建设呈现出初步探索的幼稚状态。从党的成立到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中国共产党开始明确要求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的规则。第一部党纲规定:“凡是有党员五人以上的地方,应成立委员会。”[1]4 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规模很小,发展速度亦相当缓慢。一大召开时,全国党员人数不足 60 人(亦有说 58 人),以知识分子为主;中共二大召开之时,党员总人数为 195 人;到三大召开时,“党员总数为 432 人,到同年 11 月,也不过增加了百余人”。[2] 在这期间,党的组织建设要求必须深入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努力加强自身革命教育。这样有利于扩大基层组织的民主和科学建构。1924 年 1 月,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组织在这一时期得到快速的发展,党对组织建设作出了一系列相关决议和指示。2 1

 1924 年 11 月,中央第 21 号通告进一步强调:“党内组织为党的中心工作”,[1]299 “小组及地方会议应照例举行,不得间断”,[1]299 “委员会或组长,至少一星期应向中央作报告一次”。

 [1]299-300 这从实质上强化了基层组织和领导干部的双向协同发力。1925 年,中共四大通过了《对于组织问题之议决案》,要求在党内实行民主集权主义。同时,四大对党的组织问题作以明确概论,不仅要求对党员和群众做好教育、引导和管理工作,而且要求在国民党和各种社会团体中建立党团,以支配其活动。五卅运动爆发后,中共中央根据国内外发展形势,作出减缩入党程序,快速发展党员的决策。自此党员队伍呈现出极速扩大的迅势。到 1926 年 4 月,全国党员人数突破万人大关,除新疆、青海、贵州、西藏、台湾外,其他各省都建立了党组织。到 1927 年 4 月,整整一年时间,全国党员增至 57967 人。虽然党员队伍发展壮大了,但因陈独秀的“左”倾盲动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这一时期党组织遭到巨大破坏,蒙受了巨大损失。不过令人欣慰的是,1927 年 7 月,党中央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决议案》中正式提出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虽遭遇了大革命失败,但党内民主生活仍比较正常,民主监督之风依然存在。1927 年“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党的组织转入秘密发展状态。从党的成立到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中国共产党立足党员力量薄弱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滞后的实际,积极发展党组织和培育党员发展力量,从最初的不足 60 名党员发展为覆盖全国范围的、拥有 57967 人的社会性大党。然而,在注重数量的同时,却忽略了党员质量和整体素质的提升。大革命失败后,退党、叛徒等问题层出不穷,党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党的组织建设面临着极大的危险和挑战。(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失败后,党员人数锐减,党组织几乎处于瘫痪状态。1927 年 8 月 7 日,中共中央召开八七会议,要求改正党组织上的机会主义和建立牢固的能奋斗的秘密机关、实行最大限度的集权和党内的民主主义。会议强调:“加强党的民主监督,有助于党的领导集思广益,使之少犯或者不犯严重的错误。”[3] 这一时期,因革命建设发展的需要,党处在历史发展的活跃期。到 1928 年年中,党组织已经逐步得到恢复和健全。但因过分注重数量导致党员质量低劣,党员队伍阶级成分复杂化,党的基层组织部分表现出家族势力、地方主义等现象,甚至大多数党支部未能有效开展支部生活,党组织呈现出自由散漫等突出问题。1928 年,中共六大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确定为党必须坚持的组织原则,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党内民主一度恢复比较良好,但也存在过分强调干部工人化、改变工农成分比列的教条主义倾向。1929 年 12 月,毛泽东在关于《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强调,对不具备党员素质要求的人员实行“厉行洗除”,使其在思想上入党,严密党的组织,将支部建在连上。这不仅对党建思想的丰富发展和革命根据地党组织建设的强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标志着毛泽东党建思想的初步形成。随后该《决议》从红四军推广到全军、全党,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1930 年 6 月开始,由于受党内“左”倾冒险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影响,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再一次遭到破坏,组织建设一度陷入宗派主义的困境之中。1935 年 1 月 15 日,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这次会议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挽救了红军,解决了党在特殊时期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当然,此次会议亦强化了党内民主,是党的组织建设步入民主化的实践。1935 年 12 月,为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党中央召开了瓦窑堡会议,强调要大数量的培养干部,必须在组织上扩大与巩固党,全面解决目前党面临的重大政治形势和党完成民族战争的重大任务。会议提出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生活中总结经验教训的结果,表征党内政治生活开始步入正规化、民主化。1937 年 5 月至 6 月,中共中央先后在延安召开了苏区代表会议和白区工作会议,提出适应抗日战争的总要求,批准了从遵义会议以来的中央政治路线,充分做好政治和组织准备工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对党的组织建设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然而,事物的发展总是相对的,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突击发展党员和扩充党组织,势必造成了党员队伍的参差不齐和党组织的涣散发展,严重影响了党的组织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在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由于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未能高效发挥,造成“左”倾冒险主义和教条主义在党内一度盛行,对革命事业造成了极其重大的破坏和影响。同时,在党员发展过程中的“唯成分论”以及对党外人士所采取的“关门主义”和“闭关”政策等,严重阻碍了党组织制定相关政策、全面发展党员,对党的组织建设平稳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抗战时期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是党的组织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全面抗战爆发后,为建立抗日根据地,在解放区、敌占区、国统区相继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和各级领导机关,党的组织建设呈现出井喷式发展。3 1

 1938 年 3 月 15 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在发展党员过程中,“主要依靠部队发展党,是抗战初期敌后根据地党的建设的重要特点”。[4] 随后在延安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政治局路线,统一了全党思想,要求从政治、思想和组织上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毛泽东所作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的报告,标志着党的组织工作转变的完成。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毛泽东撰写《〈共产党人〉发刊词》,将党的建设总结为中国革命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1941 年 5 月,毛泽东在延安开展整风运动,进一步加强了党的组织建设,使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统一,不仅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而且正确处理了历史遗留问题。1945 年中共七大召开,毛泽东思想被写入党章,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建党学说和党的组织路线的全面确立。中共七大之后,党不断调整、巩固和健全党的组织领导机构,不断进行大规模的人事调整,党的组织建设在新形势下迎来了重大发展。七届二中全会之后,中共中央在城市公开建党和发展党组织,利用党的公开场所激发群众入党积极性,并开诚布公党员名单,邀请广大知识分子、工人、农民开展支部大会,积极开展自我批评,并对其进行党性教育和改造。这一切组织建设工作为实现党挫败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平稳入京和执掌全国政权做了充分的组织准备。在抗日战争和全面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党的组织建设,使党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积极贯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实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中,党不断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及时对党的组织建设工作予以调整深化,为党最终领导中国革命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四)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为执政党。执政党的有利地位促使党将自身路线、方针、政策推向全国范围。同时,也有利于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加强党建和提高党的战斗力。为切实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党对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命更高,任务更艰巨。鉴于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中共中央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整党肃纪和“三反”“五反”等运动,着力扭转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作风问题。到1950 年底,全国党员人数达到 580 万名,党员人数迅猛增长,党组织更是遍布全国大地。1951 年全国开展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整党运动,党建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到 1954 年底,全国发展新党员 282 万名,新建党支部17 万个,党的组织分布更广泛,党员队伍结构更合理。通过整党建党,党群关系更加密切,提高了党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执政能力,推进了党的组织建设走向实体化和人民化。1954 年 12 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轮训全党高中级干部和调整党校的计划》,随后又作出相关计划、规定和决议,解决了党校工作中一系列问题,对加强党校工作,轮训全党干部起了重要作用。[5] 1956 年 2 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要求要积极发展知识分子党员,到 1962 年高级知识分子中党员应占三分之一左右。[6] 这充分印证了中央发挥知识分子在党建过程中的关键智力作用。1956 年,中共八大根据执政党发展的现实情况和面临的任务,号召全党要继承优良传统,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思想。在全面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建设思想出现了偏差,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到“文化大革命”爆发时,党的组织建设制度被破坏至极。1957 年 4 月 27 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要求在全党深入开展一次整风反右派运动,以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水平。然而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使一大批忠贞不渝的共产党员、有识之士、民主党派人士、政治上“不成熟”的青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更是将阶级斗争进一步扩大化,严重削弱了党的组织战斗力。随后“大跃进”运动(1958—1960 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支部工作严重脱离实际、急于求成。在大跃进中,高指标、瞎指挥、虚报风、浮夸风、“共产风”盛行,党的组织建设一度处于“放卫星”状态,“左”倾错误一度横行。而庐山会议的决议更是将党的民主进程彻底打断,一大批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被打倒,全面助长了个人主义和个人崇拜的发展,在党内产生了极为消极的恶劣影响。到 1960 年冬,随着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大跃进”运动亦随之停止,开始整顿党的组织和干部队伍。1961年 1 月 14 日,党中央召开八届九中全会,党的组织建设工作开始短暂地进入围绕“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国民经济发展方针来进行。1962 年 1 月召开的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从 1963 年至 1966 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分期分批展开,统称“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运动,并结合整党运动分批进行。由于运动中错误地以阶级斗争为纲,两条道路斗争为纲,把本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看作...

篇二:党的组织建设一百年

讲稿精选——中国共产党组织体系建设的百年历程和基本经验

  编者按:重视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严密的组织体系是百年大党永葆青春的组织密码,也是百年大党再出发的必然要求。在百年党史中,党的组织体系历经初建雏形期、曲折发展期、基本定型期和创新强化期四个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发展阶段。百年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必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恪守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维护党中央权威;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组织根基;建设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纯洁党的组织。

  2021 年 5 月 22 日,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部关于组织工作的纲领性法规文件,是做好新时代党的组织工作的基本遵循。《条例》强调党的组织工作必须“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并把党的组织体系概括为“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涵盖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党的工作机关、党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严密组织架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提出了“不断严密党的组织体系”的要求。回顾已经走过的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历经百年风雨、经受千锤百炼,从一个只有 50 多名党员的弱小、稚嫩政党发展到如今拥有近亿名党员的强大、成熟政党,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高度重视党的组织体系建设。

 重视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从“开天辟地”的救国大业到“改天换地”的兴国大业,从“翻天覆地”的富国大业到“惊天动地”的强国大业,所有的丰功伟绩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对组织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对组织建党、组织兴党、组织强党的坚持和坚守。

  1.严密的组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传统

  注重加强组织体系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组织是最重要的武器。”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斗争的胜利,其基本前提是依靠严密的组织,只有把无产阶级联合、组织成一个整体,才能实现无产阶级力量的集聚。1847 年《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明确提出:“支部的组成至少三人”“区部委员会是区部内各支部的权力执行机关”“总区部是本省各区部的权力执行机关”“中央委员会是全盟的权力执行机关”“代表大会是同盟的立法机关”,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总区部、区部、支部共同构成了共产主义者同盟严密的组织体系。《共产党宣言》更是提出了把无产阶级“联合成一个紧密团结的、准备战斗的和有组织的阶级”的号召。1850 年 12 月修订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对组织体系作了进一步完善,去掉了原来组织体系中的“总区部”,形成了由支部、区部、中央委员会和代表大会共同构成的四级组织体系。

  列宁认为,政党一旦组织起来,就能够产生统一的意志和巨大的物质能量。列宁强调,“党应当是组织的总和(并且不是什么简单的

 算术式的总和,而是一个整体)”,无产阶级政党“所以能够成为而且必然会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就是因为它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形成的思想一致是用组织的物质统一来巩固的,这个组织把千百万劳动者团结成一支工人阶级的大军”。列宁对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的相关论述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建设的思想,为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此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历史一再证明,组织严密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严密的组织体系是确保马克思主义政党集中统一和团结稳定的组织保障。

  2.严密的组织体系是百年大党永葆青春的组织密码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组建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力量的凝聚和运用,在于科学的组织。”结构严密、功能清晰、运行高效的组织体系使中国共产党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世界上其他任何政党、政治组织的鲜明特质,也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仍然风华正茂的组织密码和经验总结。

  正是因为对组织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才能在势单力薄的初创时期形成坚不可摧的战斗集体,从而成功面对国内外顽固的反动势力和血雨腥风的战争环境;才能成为一个团结统一的整体从而释放出强大的组织效能,带领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也正是因为对组织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和严密的组织体系,中国共产党才能成

 为时代先锋和民族脊梁,担负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而党的领导、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党的严密的组织体系作为基本依托。正如所强调的那样:“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为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团结奋斗。”这是对百年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新时代伟业对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3.严密的组织体系是百年大党再出发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施和推进,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更加规范有序,党的组织设置更加科学、组织制度更加健全、组织关系更加清晰、组织功能更加完善。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党执政面临的“四大考验”与“四种危险”依然存在,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在中央,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仍需加强;在地方,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坚决、有偏差的“中梗阻”问题还时有发生;在基层,组织设置不合理、组织生活不规范、组织纪律不严明、干部表率作用发挥不到位、党员党性观念不

 强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问题进一步凸显了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组织体系不严密,政党组织就容易变成‘大车店’‘大卖场’‘俱乐部’,党的组织活动就难免陷于想走就走、想吆喝就吆喝、出入自由的乱象。”唯有进一步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才能使党的各级组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任务之繁重前所未有,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一个有着 9500 多万名党员的世界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要从容应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日益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要领导超过 14 亿人口的大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对庞大的党员队伍进行有效管理,要对方方面面的力量进行全面领导和有效动员,都迫切需要织密建强各级党的组织。这是反复强调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深刻用意之所在,也是对新时代党面临的风险挑战和党的组织建设现状的自觉、积极回应。

  二、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百年历程

  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组织体系建设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之路。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初建雏形期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党的一大选举产生了党的第一个临时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随后,上海、北京、湖南等党的地方执行委员会或地方委员会相继成立。党的

 二大通过了党史上第一部党章,并首次正式提出了党的“组织系统”概念,明确了包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执行委员会、区执行委员会、地方执行委员会和地方支部在内的自上而下的组织系统。党的二大选出由 5 名委员、3 名候补委员共同组成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从此建立了正式的中央领导机构。三大党章在组织系统、组织制度等问题上基本延续二大党章的规定,并规范了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工作机制,规定了地方委员会的工作任务和机构组成,细化了党支部成立的标准和工作,采取 3 人即可成立支部的具体措施。

  1927 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大革命的局部失败。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党的五大强调维护党的纪律尤其是政治纪律的重要性,设立了中央纪律检查监督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明确了中央监察委员会的职权,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随后,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成为唯一一次不是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这一党章增加了“党的建设”章节,明确提出“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将党的组织系统划分为全国—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省—省代表大会—省委员会,市或县—市或县代表大会—市或县委员会,区—区代表大会—区委员会,生产单位—支部党员全体大会—支部干事会等五级纵向体系。“党的完整组织体系至此已具雏形。”

  六大党章首次将“党的组织系统”单独设章,提出了党“以地域原则划分”为中央、省、县或市、区委员会、党支部,明确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其他支部一样,其组织原

 则为民主集中制。”六大党章还特别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强调建立并健全支部的组织与生活,并将“支部”一章提到前面,紧随“党的组织系统”之后,这对于恢复当时被严重破坏的基层党组织和在国民党白色恐怖条件下开展地下秘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党的六大是在共产国际的直接帮助和指导下召开的,六大党章明显地带有共产国际的印记,比如,在入党资格条件中增加了“服从共产国际”,提出党的全国大会需“由中央委员会得共产国际同意后召集之”等。过于强调共产国际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造成中国共产党过于依赖共产国际,甚至迷信共产国际的权威,在一定程度上使党丧失了组织上的独立自主性。1938 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张闻天提出了“使组织工作中国化”的主张,对于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进行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七大党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成熟完备的一部党章,对党的组织路线、组织纪律、民主集中制、党的基层组织等作了更加完善、详尽的规定,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构建了新的框架、奠定了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良好基础。在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系统设置上,七大党章强调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构建包括全国代表大会、省代表大会、县或市代表大会、区代表大会以及地方支部委员会在内的组织系统;提出了“党的基础组织”的概念,并对党支部的地位和任务作出了明确规定。另外,为“加强党的影响、实现党的政策”,七大党章还提出了“党外组织中的党组”的概念。自此以后,在党外组织中设立党组的传统和做法一直延续至今。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曲折发展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具有领导党和执政党双重身份政党,这对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构建适应全面执政条件下的党的组织体系成为势所必然。

  第一,在政府机构内建立党的组织机构。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相继成立,随之产生了在各级政府中建立党的组织的需要。1949年 11 月,《关于在中央人民政府内组织中国共产党党委会的决定》《关于在中央人民政府内建立中国共产党党组的决定》对在政府机构建立党的组织的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中央人民政府机关内党委会的党员,必须一律参加支部组织,过党的组织生活”。各级地方政府按照文件规定建立了基层党组织,使基层党组织覆盖到一切政府机关,从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

  第二,加强党中央的领导权。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1954 年 6 月,大区一级行政机构被撤销。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后,同级别的党组织也相应撤销,其主要职能收归中央,党中央的领导权力得到加强。中央直接领导省市,更能切实地了解下面的情况,减少组织层次,增加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

  第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适应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需要,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重点转移到城市。1951 年 3 月底至 4月初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确定了全国基层党组织的具体整顿方针。在具体措施上,着重在产业工人中建立党的组织以弥补城

 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不足;对于已建立基层党组织的厂矿企业采取积极慎重的方针和个别吸收先进分子入党的措施;在尚未发展党员和建立基层党组织的厂矿企业,采取先在空白点建立工会然后逐步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的办法。根据毛泽东关于“在一切大的和中等的私营企业的工人、店员中建立党的支部,加强党的工作”的指示精神,结合“三反”“五反”运动,各地私营厂矿企业中陆续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此外,为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各级党委积极组建和发展工会、青年团等群众性组织,并从中选拔培养优秀分子发展新党员,为壮大党的基层组织创造条件。

  第四,整顿党的组织。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党员人数激增,党组织遍布全国,与此同时产生了党员思想不纯、组织不纯等问题。自1950 年起,党中央先后开展了整风、整党运动。5 月 1 日和 21 日,党中央接连发布了《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关于发展和巩固党的组织的指示》,确定了“党的发...

篇三:党的组织建设一百年

思想理论版 2021·9年奋斗成功经验的系统总结。“九个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全面回顾了我们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和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史,高度概括了我们党一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宝贵经验和历史启示,科学揭示了过去我们党能够成功、未来我们党能继续成功的深刻道理,把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 “九个必须”又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行动指南。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已经开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九个必须”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学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价值追求、理论指导、战略支撑、外部环境、力量来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征程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行动指南。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九个必须”,把握其精髓要义,明确其实践要求,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责任编辑:李贵文书    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之际,经党中央批准,由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一百年》一书,已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该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党的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主线,全面回顾党的组织建设发展历程,深入总结党的组织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翔实记述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一百年》思想、重要事件、重要活动,生动展现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高尚情操和精神风貌,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组织优势和强大的组织力量。该书史料丰富、视野宏大、文风朴实、生动鲜活,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组工干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读物,是学习研究党的组织建设史的基本教材。作  者: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编写出版时间:2021年7月出版单位:党建读物出版社

篇四:党的组织建设一百年

《党组织建设一百年》的读后感 2022 年 年 3 月 最近我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一百年》一书。此次的学习让我印象很深,通过学习我们党的光辉历程,重温我们党从成立以来 100 年的成长历程和为中华民族、中国人民所建立不朽的功勋,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一名党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该时时发挥一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回观我党 100年历程,党始终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救国之路,历经了沧桑坎坷,也走过许多弯路,但是我们的前辈们从来没有放弃过,直到最后的胜利。党成立于 1921年,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强,我党已经走过了 100 年辉煌的历程。从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诞生,面临两大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富强。

  通过这段时间学习有关党的历史,让我受益匪浅。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在建国以后,党领导各族人民继续前进,战胜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威胁、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安全。

 两个牢记:一是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党的最终目标。二是牢记党的历史经验。历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我们的党史,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从灾难贫穷走向光明和富有的生动教材。党史记载着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每一时刻。

 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其中的经验和智慧无不凝结于党的发展历史。学习党的历史,使我了解到中党的历史是一部不平凡的党史,是我们先辈们辉煌的记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要居安思危,谦虚谨慎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

 学习党的历史,使我了解到党的历史是一部艰苦的党史,时时刻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

 为大众谋利益。

 我作为一名党员要向革命先辈学习,我们一定要充分借鉴历史,把党的历史学习与提高自身思想觉悟、干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工作中时时发挥一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刻刻掌握精湛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做出更多奉献。

 《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一百年》读后感 2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之际,经党中央批准,由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一百年》一书,已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近日在全国发行。

 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不断加强组织建设的历史。组织建设的质量关系党的事业成败兴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从党的组织建设发展历程中汲取经验,为组织建设“铸魂”“造形”“塑心”,不断开辟党的建设质量新境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以理论武装“铸魂”,高扬党的“思想旗帜”。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加强组织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法宝。重视理论学习,才能从理论学习中探寻真理,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创造新的历史奇迹。从革命战争年代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中国化形成“毛泽东思想”到改革开放后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党的指导思想,我们党在理论武装的实践中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伟大历史飞跃。时代在发展,理论在创新,思想无止境。要站在时代高度和政治高度,把握理论武装新形势和新使命,用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政治灵魂”、补足“精神之钙”;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教育的成果突破干事创业的难题,用党的“思想旗帜”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新征程。

 以严密体系“造形”,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如果说思想是组织建设的“魂”,那么组织体系就是组织建设的“形”,只有二者合一,组织建设才能富有生机和活力,党的执政根基才能更加稳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只有整个组织体系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党的领导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

 设,要把握坚持和加强党全面领导的根本目的,树立统筹布局、一体推进的系统思维,坚持聚焦薄弱环节、补齐劣势短板的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党的严密组织体系的巨大优势。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在党的组织体系建设质量上下功夫,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要塑造坚强的组织队伍、使组织体系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活力;要构建有效的组织制度,切实提升组织体系运转效能;要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的有效融合,把牢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的“根与魂”,夯实党执政理国、发展事业、服务人民的根基。

 以为民情怀“塑心”,彰显党的“价值导向”。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充分彰显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和人民天然的血肉联系决定了党的组织建设离不开人民。从革命先辈为救国图存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唤醒沉睡的广大人民群众,到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又一个历史奇迹,再到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践行初心使命、服务人民无畏牺牲、砥砺奋斗,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群众观立场和为民情怀。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在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中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人民中心”的发展思想,无论是党的组织覆盖、制度建设还是党员队伍建设都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所需、所盼、所求聚焦发力,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组织建设成效的标准。

 学习《党组织建设一百年》的读后感 3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之际,经党中央批准,由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一百年》学习书籍,印发出来了。最近我认真学习了党组织建设一百年这本书,这本书主要是以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党的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主线,全面回顾党的组织建设发展历程,深入总结党的组织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详实记述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思想、重要事件、重要活动,生动展现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高尚情操和精神风貌,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组织优势和强大的组织力量。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 1921 年,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救国之路,经过漫长的艰苦奋斗,最终带领全国人民获得解放,成为了我国的执政党后,又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全面小康。在中国共产党奋斗的一百年里,他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为中华民族、中国人民所建立的不朽功勋,让我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带领中国走向辉煌,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学习党的历史,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不忘先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祖国需要时拥有“党员先上”的觉悟,时刻不忘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在本职工作中,我要时刻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努力工作,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学习《党组织建设一百年》的读后感 4 《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一百年》一书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编写,经过党中央批准后,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目前已在全国开始发行。

 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共产党的发展是经历了许多困难的,回顾中国共产党从 1921年到现在的 2021 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做了许多的大事,总的说来可以分为三件大事救国、兴国和强国。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根本方向。

 总结了党组织的宝贵经验。党在成立的这一百年之中,从许多的事件中总结了许多的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可以让我们在以后的实践中进行借鉴,并且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些经验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思想、行为等。

 为党员研究党史提供材料。这一本书详细的讲述了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思想、事件与活动,记录了各个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党和人民不断奋斗的高尚情怀和勇于斗争的精神风貌。为每一位党员研究党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该书内容以党的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为主,我们应对此书多进行阅读,以提高自己的政治行为、思想等。

篇五:党的组织建设一百年

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Edition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ISSN 1005-9245,CN 65-1039/G4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网络首发论文

 题目:

 党的组织建设:百年回望及经验启示 作者:

 丁俊萍,赵翀 DOI:

 10.14100/j.cnki.65-1039/g4.20200928.001 收稿日期:

 2020-08-08 网络首发日期:

 2020-09-29 引用格式:

 丁俊萍,赵翀.党的组织建设:百年回望及经验启示[J/OL].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https://doi.org/10.14100/j.cnki.65-1039/g4.20200928.001

  网络首发:在编辑部工作流程中,稿件从录用到出版要经历录用定稿、排版定稿、整期汇编定稿等阶段。录用定稿指内容已经确定,且通过同行评议、主编终审同意刊用的稿件。排版定稿指录用定稿按照期刊特定版式(包括网络呈现版式)排版后的稿件,可暂不确定出版年、卷、期和页码。整期汇编定稿指出版年、卷、期、页码均已确定的印刷或数字出版的整期汇编稿件。录用定稿网络首发稿件内容必须符合《出版管理条例》和《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学术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符合编辑部对刊文的录用要求,不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及其他侵权行为;稿件内容应基本符合国家有关书刊编辑、出版的技术标准,正确使用和统一规范语言文字、符号、数字、外文字母、法定计量单位及地图标注等。为确保录用定稿网络首发的严肃性,录用定稿一经发布,不得修改论文题目、作者、机构名称和学术内容,只可基于编辑规范进行少量文字的修改。

 出版确认:纸质期刊编辑部通过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签约,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出版传播平台上创办与纸质期刊内容一致的网络版,以单篇或整期出版形式,在印刷出版之前刊发论文的录用定稿、排版定稿、整期汇编定稿。因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网络连续型出版物(ISSN 2096-4188,CN 11-6037/Z),所以签约期刊的网络版上网络首发论文视为正式出版。

 第42卷 第3期

  2021 年 5 月Journal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42

 No.3

 May.2021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总布局中最先推进的一个方面。党章条文中关于党的组织制度、党的中央组织、党的地方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干部、党的纪律、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党组等规定,都属于党的组织建设的内容。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成果能否落地生根,完全取决于党自身组织建设的质量。党的组织坚强有力,党的整体工作就容易推进,反之必然会影响到党领导的事业。党的组织建设包括组织路线制定、民主集中制建设、组织体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组织纪律建设等a 。本文着重考察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组织建设的历程,收稿日期:2020-08-08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专项工程项目“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党建思想研究”(16ZZD045)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丁俊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翀,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a 组织路线是管总的,民主集中制建设主要包括民主集中制概念建构、民主与集中统一性建设、党委集体领导制度建设、党的代表会议制度建设;组织体系建设包括中央党组织建设、地方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及党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包括干部选拔、干部培养、干部退出和干部经常性管理;党员队伍建设包括发展党员、教育党员、清理党员和党员一般性管理;组织纪律建设包括纪律制度建设和执纪队伍建设。在此基础上总结党的组织建设的历史经验,为新时代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提供历史借鉴。一、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组织建设奠定坚实基础1921 年,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党成立之后面临的主要任务是领导人民大众进行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了担负起中国革命的领导重任,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逐步开创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党的组织建设正是这个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组织建设经党的组织建设:百年回望及经验启示丁俊萍  赵  翀(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摘  要: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始终重视党的组织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党建立百年来,围绕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所进行的组织建设,经历了奠定基础、曲折前行、全面推进、全面加强的演进过程。百年来党的组织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其中主要有:必须坚持科学理论指导为党的组织建设铸魂;必须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抓好党的组织建设;必须把严密党的组织体系作为党的组织建设的重点;必须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党的组织建设的关键;必须以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为中心抓好党的组织制度建设。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回望;经验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45(2021)03-0000-17

 建党 100 周年特别策划(三)DOI:10.14100/j.cnki.65-1039/g4.20200928.001

 网络首发时间:2020-09-29 08:19:20网络首发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65.1039.G4.20200928.1635.002.html

 丁俊萍等 : 党的组织建设:百年回望及经验启示 · 95 ·历了一个逐步开创的过程。(一)党在创建时期和大革命时期组织建设的初步探索党在创建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建立了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发动工农商学兵各界群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这一时期党的组织建设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 明确了建设一个大的群众党的方向1921 年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和决议,明确党的任务是“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 a 。1922 年党的二大提出“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b ,这个党不仅内部要有适应于革命的组织和训练,而且党的一切运动要深入到广大群众中去。1923 年党的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924 年,党同时成立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工农部。在明确大的“群众党”定位的基础上,党进一步形成工农运动与组织工作须臾不可分离的观点,并在实践中逐渐将工农部的职能划归组织部,最终撤销了工农部。从而将党的组织工作与党领导的工农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确立了建设广大群众性的大党的方向。2. 确立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但对“苏维埃管理制度”的内涵没有作具体说明。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作为党成立后的第一个党章,对党员条件、党的各级组织和党的纪律作了具体规定,明确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党的四大通过的《对于组织问题之议决案》中,提出要“实行民主的集权主义”。1927 年,党的五大授权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正式提出“党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 c 。民主集中制的确立,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政党。3. 进行了组织体系建设ac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 8 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128 页。b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 1 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 162 页。d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 2 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 72 页。e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 8 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94 页。党的一大召开时,由于党员数量少和地方组织不健全,只设立由 3 人组成的中央局作为中央的临时领导机构。党的二大选出由 5 名委员和 3 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从此建立了正式的中央领导机构。党的三大既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也组成了中央局,以利于中央工作的开展。为了适应群众斗争高潮的需要,1924 年 5 月召开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提出:“必须使我们的党及其各个机关能有更明显的组织形式。”d会后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共同设立组织秘书部,毛泽东同志兼任中央组织秘书部主任。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所通过的《对于组织问题之议决案》决定,采取 3 人即可成立支部、简化党员入党程序、在其他政治组织中组织党团以及成立中央组织部等具体措施,切实增强党的组织力。之后,党中央建立了一套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监督为核心的组织体系,其主要内容为沟通中央与地方关系和要求地方定时向中央作工作报告。至此,党的组织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1927 年,党的五大选举产生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纪律检查监督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这在党的建设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党员队伍数量有了大幅增加。党在创建时期和大革命时期的组织建设成就,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局和大革命奠定了组织基础。但由于这一时期党尚处在幼年时期,理论和实践皆有不足,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缺点,而“在组织工作上之主要的缺点,就是缺少了正确的路线与系统性;工作进行多带有偶然的性质;没有将自己的力量集中于几个重要的问题上;没有用方法来肃清组织工作的缺点;没有建立全党由上至下的明确的、坚定的组织路线;没有设立有系统的监督来保证这种路线的巩固” e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组织建设在探索中前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总结大革命失败经验

 · 96 ·

  建党 100 周年特别策划(三)教训的基础上,在创建革命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新道路的实践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开辟了组织建设工作新局面。1. 强调组织路线的正确性和系统性大革命失败后召开的党的八七会议,及时制定了继续进行革命斗争的新方针,使党在政治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八七会议通过的《党的组织问题议决案》提出,要“改正党的组织路线上的机会主义,和建立坚固的能奋斗的秘密机关”a 。1928 年召开的党的六大确定了基本正确的政治路线,为落实党的组织路线扫清了障碍。同年,周恩来同志成为中央工作的实际主持者。之后,党的组织建设成效得到明显提升。与以往中央通过发布通告并敦促地方上报情况的松散管理方式不同,这一时期党中央高度重视具体的人事工作,经常性地直接参与对具体组织工作的处理b ,党的组织呈现中央和地方紧密关联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党的组织建设逐渐形成了党的干部选拔培养系统化、党的组织体系建设自下而上的思路,以及党的机关社会化、党员职业化等工作方式。经过 1928-1930 年的努力,党的组织建设已经初步积累了一个大的“群众党”所应具备的工作经验和基本程序。2. 提出“使党的组织确实能担负党的政治任务”的组织建设任务1929 年 12 月,古田会议通过了毛泽东同志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以下简称《决议》),《决议》在着重强调思想建党的同时,对党的组织建设给予了充分重视,要求“努力去改造党的组织,务使党的组织确实能担负党的政治任务”c 。针对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以下简称红四军)内存在的极端民主化的错误倾向,《决议》指出必须在组织上严格贯彻集中的领导体制;针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中出现的以地方主义、亲情关系、家庭观念为主要特征的问题,《决议》a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 8 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39 页。b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对地方具体组织工作的管理纷繁复杂,仅举一例,1929 年 6 月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同志落选前委书记导致井冈山苏区出现危机,周恩来同志亲自审定陈毅同志起草的《致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坚定支持了毛泽东同志的观点,为胜利召开古田会议作出了重大贡献。cd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 88、90 页。e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 8 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 631 页。提出了更严格的干部选拔标准、更完善的干部小组编制办法和更严肃的干部党员教育内容;针对党员队伍涣散的问题,《决议》提出了“政治观念没有错误(包括阶级觉悟);忠实;有牺牲精神,能积极工作;没有发洋财的观念;不吃鸦片、不赌博” d的党员条件。《决议》还就党的纪律、党内上下级关系、军队内军事系统与政治系统的关系等方面作出规定。《决议》在实际执行中远超出红四军的范围,对党的建设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3.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党内一切政治生活都需要通过支部开展,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旧中国其他一切政党的显著标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效明显。1927 年 9 月进行的三湾改编,明确在部队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党的支部建在连上,班、排建立党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设党委...

篇六:党的组织建设一百年

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一百年》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一百年》一书获益良多,深有体会,在党走过的百年辉煌历程中,积累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很有意义。

  始终坚持党的思想建设。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坚持立足中国的具体实际、实现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断创造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和初心使命,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凝心聚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始终坚持党的政治建设。坚持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心任务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确保党的建设始终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是制定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是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的政治基础。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具有注重从政治上建设党的优良传统。

  始终坚持党的廉政建设。党始终与广大人民群众同舟共济、生死与共,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重视群众工作,密切联系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我们党始终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党始终紧紧围绕密切联系群众这条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传承优良传统作风,创新时代风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

 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始终坚持党的自我建设。勇于自我革命,既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始终坚持以自我革命精神从严管党治党,以伟大自我革命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我们要兴党强党、建设世界上最强大的党,必须始终坚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锻造自己,坚持以伟大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的社会革命,推动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篇七:党的组织建设一百年

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一百年》读后感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之际,经党中央批准,由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一百年》一书,已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近日在全国发行。

  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不断加强组织建设的历史。组织建设的质量关系党的事业成败兴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从党的组织建设发展历程中汲取经验,为组织建设“铸魂”“造形”“塑心”,不断开辟党的建设质量新境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以理论武装“铸魂”,高扬党的“思想旗帜”。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加强组织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法宝。重视理论学习,才能从理论学习中探寻真理,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创造新的历史奇迹。从革命战争年代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中国化形成“毛泽东思想”到改革开放后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党的指导思想,我们党在理论武装的实践中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伟大历史飞跃。时代在发展,理论在创新,思想无止境。要站在时代高度和政治高度,把握理论武装新形势和新使命,用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政治灵魂”、补足“精神之钙”;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教育的成果突破干事创业的难

 题,用党的“思想旗帜”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新征程。

  以严密体系“造形”,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如果说思想是组织建设的“魂”,那么组织体系就是组织建设的“形”,只有二者合一,组织建设才能富有生机和活力,党的执政根基才能更加稳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只有整个组织体系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党的领导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要把握坚持和加强党全面领导的根本目的,树立统筹布局、一体推进的系统思维,坚持聚焦薄弱环节、补齐劣势短板的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党的严密组织体系的巨大优势。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在党的组织体系建设质量上下功夫,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要塑造坚强的组织队伍、使组织体系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活力;要构建有效的组织制度,切实提升组织体系运转效能;要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的有效融合,把牢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的“根与魂”,夯实党执政理国、发展事业、服务人民的根基。

  以为民情怀“塑心”,彰显党的“价值导向”。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充分彰显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和人民天然的血肉联系决定了党的组织建设离不开人民。从革命先辈为救国图存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唤醒

 沉睡的广大人民群众,到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又一个历史奇迹,再到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践行初心使命、服务人民无畏牺牲、砥砺奋斗,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群众观立场和为民情怀。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在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中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人民中心”的发展思想,无论是党的组织覆盖、制度建设还是党员队伍建设都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所需、所盼、所求聚焦发力,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组织建设成效的标准。

推荐访问:党的组织建设一百年 组织建设 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