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国安徽黄山读后感3篇

航拍中国安徽黄山读后感3篇航拍中国安徽黄山读后感 ·16·基金课题优秀的纪录片离不开精雕细琢的解说词,通过独特的语言风格、节奏美感、意境营造渗透影片的主旨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航拍中国安徽黄山读后感3篇,供大家参考。

航拍中国安徽黄山读后感3篇

篇一:航拍中国安徽黄山读后感

iddot; 16 ·基金课题优秀的纪录片离不开精雕细琢的解说词,通过独特的语言风格、节奏美感、意境营造渗透影片的主旨内涵,影响观众观感,为影片增色。《航拍中国》第三季(以下简称“《航》三”)的解说词在为影视画面提供补充信息、完成叙事的基础上,富有写作美感,极具亲和力,体现出独特的作用和风格 [1] ,凸显纪录片的整体审美价值。1 解说词的基本功能定位在纪录片中,解说词可以作为画面补充,起穿针引线的作用,也可以作为主导架构影片,成为传达信息的主要通道。显然,作为以城市为拍摄主体、航拍视角切入的作品,《航》三的解说词占据了主体地位。首先,对部分画面内容加以生动描述,为观众提供画面传达不清或无法传达的信息,如历史进程、事物细节、时空延伸等。用优美的词句描述祖国的山河风光,补充人文风情等画外信息,呈现出一座座独具特色与文化积淀魅力的城市风貌 [2] ,表达城市的独特人文情怀 [3] ,使影片层次丰富,内容有趣,满足观众的求知欲。其次,为影片架构了合理的逻辑关系,使场景变化和画面切换变得自然。通过解说词连缀起碎片式的画面,呈现出逻辑严密、故事流畅的完整作品。正因为功能定位合理,解说词才能出色地传达作品信息。2 《航拍中国》第三季解说词特色2.1 口语化表达口语化的解说能为纪录片增添轻松悦耳之感,让全片显得灵动富有意蕴 [4] 。《航》三以讲述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为主题,以普通社会大众为受众群体,用通俗易懂的口语化解说打动观众,给人以亲切风趣之感。首先,口语化、俚语式的表达贴近生活,灵动又不造作,让观众感受源于生活的真实和自然,亲切和温馨。如河北篇讲到鹿是这样描述的:

 “祖上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在皇家猎场里求生。而今天的它们靠着天然萌,就可以出任特色旅游的代言,性子自然大不相同。”“打起十二分精神”“天然萌”“出任代言”等常用词语洋溢着轻松活泼之感,使观众感到熟悉又亲切,全然融入其中 [5] 。口语化的语言风格拉近了观众和影片的距离,使影片接受度高,获得观众的青睐 [6] 。其次,大量运用数据使解说词简明扼要、直观可感。解说词的首要任务,是对画面内容进行解释说明,使用数字描述,既通俗易懂又能够对画面一击即中,同时还科学严谨,让观众信服。如山西篇中的解说词“这条路是山下锡崖沟村民用锤子和钢钎花了30年凿出的生命之路。7500米的挂壁公路,1/5是隧道,挂在600米的悬崖上”。连续运用四个数字,让观众可以直观感受到修建挂壁公路的艰难,增强了纪录片的真实性和说服力。口语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日常事物描述和情感表达都与它息息相关。人与人之间的即时互动,使审美过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国产纪录片 IP 的开发和运营研究”成果,项目号:202010298203H程生动具象、日常普遍,富有烟火气和人情味 [7] 。《航》三正是用生动活泼、亲切自然的口语化解说,使内容便于理解,与观众之间产生了真切的交流感,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2.2 体现节奏美语言节奏是解说词写作不可忽视的因素,与纪录片的主题基调相互呼应,也对影片的表达风格产生影响。该片用富于节奏美的解说语言,使作品充满音韵回环的跌宕之美。语言节奏美首先体现在句式变化上。如“长白山坐镇东南,鸭绿江、图们江勾勒出它的轮廓;松花江蜿蜒西行,灌溉出沃野千里”。长短结合,语句流畅动听、朗朗上口,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美感和音韵美,结合空明旷远的背景音乐,不禁产生宛若诗中游之感。其次,解说词节奏随段落内容变化而变化,与画面节奏相呼应,营造氛围。如“地壳剧烈的碰撞让海底隆起、断裂、侵蚀,在水流与风力的反复切割下,它像这样成片、成林、成孤峰,最后消失不见”。云海、石柱林的画面,配合解说词节奏或快或慢地播放,营造出天地万物变化的空旷邈远之感,声画共同作用,表现丰富的人文内涵 [8] 。此外,节奏还体现在对情节的把握上,用节奏配合情节表达而收放,营造语境氛围。如“终于,黄河告别了黄土高原,开始在低平的大地上肆意流淌,流速减缓,泥沙沉积,河道摇摆,周而复始,然后形成的眼前这片冲积平原,平原又变成了沃土良田”。此句承接前文讲黄河的来源走向,过渡到后面土祠的内容,在整集作品中起到缓冲和衔接的作用,调整叙说节奏。这句解说词既描述了地理地貌,又在字里行间抒发了对景物的情感,在逻辑节奏和情感节奏两个方向自然递进,带来更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9] 。最后,解说还通过适当留白来调整段落节奏,留下回味和思考的空间。山水如同一幅幅画卷,值得讲述的内容很多,言语太满会让观众产生疲惫之感,无法感受和记忆作品内容,有损传播效果。影片除了通过适宜的语速、切换音乐和穿插预告来调整节奏外,还会在解说时适时停顿,留下几秒的空白,用大远景航拍画面展现山水之美,让观众感受作品中的意境。这种类似于“写意”的方式使节奏变得悠远绵长,富有诗情意趣,更能让人耳目一新 [10] 。2.3 善用拟人拟人,是把物拟作人,赋予其人的情感和行为模式。该片解说词善于运用拟人手法,将无声无息的景物人格化,一改自然事物静态冰冷的效果,使其具有浓浓的情感色彩,更显活泼生动。如“如果樱花美而不自知,那么红枫湖就是它的镜子………早樱和晚樱接力,共同奉献了1个多月的浪漫。70多万株的樱花在此安家……姑娘们换上春装,与花比一比谁更美”。把花写成年轻美貌的姑娘,赋予其人的动作和想法,展现春日盛况,充满活力又十分《航拍中国》第三季解说词的艺术特色探究包可欣,陈瑞娟(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摘要:

 《航拍中国》第三季延续了前两季的拍摄构思,以航拍视角向大众展示了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以及社会发展。其解说词定位精准,并以口语化的表达风格与富于节奏美的形式体现了中华文化内核,特色鲜明。关键词:

 《航拍中国》第三季;解说词;口语化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1-0016-02

 · 17 ·第 34 卷第 11 期 2021 年 06 月Vol.34 No.11June

 2021艺术科技形象。此外,还有黄河“画出柔美的身影”、黄山上“钻进云雾的是缆车”、雄鹿“胖了不少,有贴秋膘的习惯”等,把动物山水的行为规律和人类对应,将趣味性的语言叙述和科普知识相结合 [11] ,使其具有了人的灵气,别有一番意趣。运用拟人手法不仅增强了解说词的趣味性,而且在表达中渗透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将仁爱的思想从人与人之间扩展到自然世界中 [12] 。以人的情思平视自然万物,它们仿佛有了人的神态和道德品质,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体现人与自然融合的和谐之美,拓展了纪录片的深度和宽度 [13] 。2.4 紧扣中国文化内核2.4.1 以人为本的和谐思想。《管子》有言:

 “夫霸王之所始,以人为本。”“人”指人民群众; “本”即根本,即重要程度。也就是将“人”放在“根本”的地位,强调人的重要性,其深厚的内涵对现在的生活具有很重要的启迪作用 [14] 。《航》三的解说词,在叙述上采用平实亲民的解说风格;在内容上把目光延伸到了山水之外,着力描写与“人”相关的内容,最终落点到人的情感和精神。比如,为了根除淮河水患修建的临淮岗水坝,让人回忆起第一代领导人的丰功伟绩;洞庭湖畔岳阳楼的旷世绝作,让人感慨范公济世之心等。这些篇章的解说,将观众思绪引导到景物之外,指向创造、改造这些景物的人和人的精神,进而带动观众的情绪 [15] 。社会发展使人的审美性成为这个时代最本质的特征 [16] ,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尊严与价值,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这种思想的传达充满了对现世的关怀,让观众得到尊重,感受到作为“人”存在的价值和幸福。这与当下社会语境和纪录片平民化创作倾向是相符的。一切景语皆情语,看似讲景而最终表现的都是创造它们、与它相关联的人的故事。对人的不同情感和生存形态的关注是纪录片永恒的主题,只有用心讲好“人”的故事,才能真正走进人的心里,创造情感共鸣 [17] 。2.4.2 渗透家国情怀家国情怀,作为一个带有鲜明中国文化色彩的词语,历史十分悠久。它的形成离不开儒学之中“仁”的思想。怀仁爱之心,行忠恕之道,以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和接纳,是家国情怀形成的重要基础。“家”,是以亲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无私包容的血缘共同体,是社会群落最基本的组成单位 [18] ; “国”是关怀天下、追求和谐的立足于特定政权和领土的族群共同体。在家、国的生活环境下,通过实践产生对家与国的爱,便是家国情怀。究其根本,是一种追求无私、亲密、和谐的共同体生活的情怀,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精神支撑。体现在《航》三中,就是对祖国山水的热爱,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热爱。于是,山水风景成为鲜明的具有本土化特色的符号意象 [19] ,总能感受到对人的敬畏,和洋溢在影片中的温情。比如,安徽木梨硔村不足百户人家隐居在云中,世世代代守护在悬崖边;贵州悬崖峭壁上一代接一代的“蜘蛛人”风吹日晒,只为守护着脚下这片土地。这种纯孝慈爱、守望互助的家园情怀,邻里间的和谐共处,为群体延续做出的努力和坚持,体现了中国人对民族以及国家的爱,满足当今观众的心理审美需求 [20] 。解说词承担了传递信息和思想的使命,通过对现实和历史的再现,在与观众的对话中,塑造信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观众价值观和行为,唤起其中华民族骨子里家国情怀的基因,让中国博大的精神文化源远流长 [21] 。3 结语《航》三的解说词在补充画面信息的基本上,利用口语化、富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传递出美感,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使观众在欣赏自然风光同时,感受到人文情怀,也为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提供了新思路。参考文献:[1]…冯俊苗 . 国产生态纪录片解说词策略分析——以《森林之歌》和《自然的力量》为例[J]. 大众文艺,2018(22):188-189.[2]…李心彤 . 新媒体环境下的城市形象传播研究——以南京为例[J]. 艺术科技,2020,33(18):11-14.[3]…赵雅君 . 浅析微纪录片形式在城市形象宣传片中的运用[J]. 大众文艺,2019(14):189-190.[4]…冯俊苗 . 从《森林之歌》到《自然的力量》:国产生态纪录片的空间叙事策略分析[J]. 大众文艺,2018(21):168-169.[5]…张纯纯 . 烟火与温度——浅谈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的审美建构[J]. 艺术科技,2019(08):85-86.[6]…王思文 . 自然类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研究[J]. 东南传播,2020(08):138-140.[7]…张欢 . 医疗类纪录片《手术两百年》的创新维度与问题审视[J]. 中国电视,2020(08):78-82.[8]…周潇斐,陈传光 .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南京市地铁公益广告中的应用[J]. 大众文艺,2019(16):57-58.[9]…彭佳妮 . 李子柒短视频中的审美意象表达[J]. 艺海,2020(12):78-79.[10]…台雪纯 . 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 艺术科技,2019,32(08):105-106.[11]…陈昱洁 . 浅谈生态纪录片创作中的叙事策略——以电视纪录片《蓝色星球 2》为例[J]. 大众文艺,2018(12):150-151.[12]…刘露 . 生态纪录片中美学意蕴的现实意义——基于《蓝色星球 2》的研究[J]. 今传媒,2018(06):125-127.[13]…王雪薇 . 本土乡村纪录片叙事创作的批判性分析[J]. 今传媒,2018,26(07):64-66.[14]…闫雨濛 . 论庄子思想的人生哲学及现实意义[J].汉字文化,2019(18):142-143.[15]…杜彦洁 . 浅析张艺谋电影作品中的色彩运用[J].戏剧之家,2019(06):75-77.[16]…卫欣,王勇 . 时代的审美与审美的时代[J]. 黄河之声,2018(21):144-145.[17]…王灿 . 以《风味人间》为例探究饮食文化类纪录片传播新走向[J]. 戏剧之家,2019(15):79-80.[18]…张琨,项大军 . 从家庭语境下看文化类电视节目——以《朗读者》为例[J]. 戏剧之家,2019(15):77-78.[19]…林若野 . 生态文化导向下城市空间与景观的再生[J]. 艺术科技,2020,33(9):102-106.[20]…尹佳萍 . 新媒体时代传统戏曲文化传播研究[J].汉字文化,2020(18):82-83.[21]…石姝敏.电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研究——以电影宣传片《啥是佩奇》为例[J]. 戏剧之家,2019(16):104-105.作者简介:

 包可欣(1999—),女,浙江宁波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纪录片。… 陈瑞娟(1986—),女,安徽安庆人,博士在读,讲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纪录片。

篇二:航拍中国安徽黄山读后感

0 011纪录片节在作品展映与推介、版权交易、技术推广、联合摄制和高峰论坛等方面都处在国际前沿位置,国际影响力日益比肩世界一流节展。新鲜提案真实影像大会以“ · ” 纪 录 世 界 理 解 自 己 为 宗 旨 , 打 造 真 实 影 像 领 域 新 的 内 容 创 投 方 式 和 跨 界 峰会。立足中国,整合国际顶尖行业资源,在科技、媒体等领域进行深度跨界合作。此外,中国国际影视节目展、北京国际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四川电视节等国际性影视节展,或开设纪录片单元,或举行大规模的纪录片展映,无不提升着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影响力。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让外国人更想了解一个真实的、全面的中国,中国题材也成为国外纪录片创作的重要选题内容。在制作方式上,基本采用了中外合拍的方式进行。除了上文提到的《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宝藏》外,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五洲传播中心与国家地理频道、新西兰自然历史制作公司、新加坡海滨别墅制作公司联合制作的《鸟瞰中国(第二季)》采用最新的超高清4K航拍技术。通过最先进的航拍摄影技术、电脑特效以及地面拍摄相结合,试图以独特视角带领观众一览中国广漠壮丽的自然风光、鲜明多变的气候,现代大都市飞速发展和先进的大型基础设施等内容,将充满意境的影像呈现给全球观众。还有中美合拍的 《 极 致 中 国 》 、 中 俄 合 拍 的 《 这 里 是 中 国 》 、 亚 广 联 “ 一 带 一 路 合 拍 项 目 的 ”《今日中国》等作品。这些作品已基本改变了前些年采用猎奇的、偏激的态度,在频繁选择中国题材的同时,将一个真实的、完整的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同时,外国媒体已开始主动寻求中国媒体合作,开发中国纪录片资源,中外合拍纪录片已经不是偶尔为之的行动,而是多方互动,中外合作已越加深入广泛。

 总之,中国纪录片所体现的中国精神、所展示的家国情怀和人性光辉、所呈现的中国风格的审美特征和中国特色的叙事基调,以及那些有温度、有情感的作品,正在成为新时代国产纪录片创作的主要潮流。(本文根据开幕式的主旨发言整理)Notes on Literature and Art

 年 月 日至 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大型 2020 5 21 30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重磅登陆央视综合频道、纪录频道晚间黄金档,并同步在总台新媒体各端口上线播出。节目播出后,《一同飞越》引起了各年龄段观众的广泛关注与热议,微博话题阅读量、抖音视频播放量以及快手互动话题页播放量纷纷过亿,更是收获了豆瓣电影评分 . 的高分。

 9 1

 纪录片《一同飞越》突破前两季创作表达 局限,紧紧 的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用精美的动态影像画面和富有魅力的解说,深入阐释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发展理念,展示了新时代的各项建设成就,向世界呈现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美丽中国、人文中国、生态中国。一、国家叙事:用精美画面和解说展现政治自觉

 年 , 英 国 出 现 了 以 格 里 尔 逊 为 首 的 “ 纪 录 片 运 1929动”,特点是影片内容重视社会功能,形式上依赖解说词配合画面,强调把电影用于宣传和教育的目的性。正如格里尔逊当时所言:“我把电影视为讲坛,用作宣传,而且对此并不感到羞愧。”受其影响,电影工作者开始注意到并利用纪录片的这种力量引导和教育公众。

 二战期间,电影纪录片直接服务于国家战时宣传需要,无论是新闻性报道,还是政治性宣传,这种模式的基本审美功能进一步被交战双方发挥得淋漓尽致。此后,不论纪录片如何创新突破,出现了“真实电影”“直接电影”等风格多样性变化,但上升到服务政治层面,这种模式已为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政府所欣然接受,备加推崇,进而成为政治化主题宣传时首选的正宗纪录片样式。【作者简介】陈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纪录中心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纪录片创作。【摘 要】2020年5月,《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重磅推出,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关注与热议。节目突破前两季创作表达局限,用精美画面和解说深入阐释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发展理念,完成一次国家叙事。节目在叙事策略、讲述角度和视听呈现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以平衡政治诉求和大众期待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中华大地的历史遗迹、自然遗产、人文景观、当代社会,进而激发起时代的共鸣、共振。【 关 键 词 】

 《 一 同 飞 越 》 国 家 叙 ;事 家国情怀 多管齐下 ; ;【中图分类号】J9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42(20 )

 20S1 11 05 -00 -探索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三季《一同飞越》的创作表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纪录中心 )

  ,北京,100070陈军学术访谈2200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增刊)(Supplementary

 Issue)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OF

 ARTS2200DOI:10.13867/j.cnki.1674-5442.2020.s1.001

 012 013创谈录

 在中国,纪录片有着长期的意识形态表达和政治宣传传统,从新中国纪录片诞生之日起,这就是其核心诉求。

 新中国的纪录片创作模式师承前苏联,大多数[ 1 ]时候作为特定领域和群体的话语工具,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载体。进入新时代,伴随国家对文化生态进行制度性整顿和意识形态调整,纪录片的传播优势和社会价值在实践中得到官方 高度肯定,受到来自官方的大力支持。

 的国家和社会对纪录片功能性需求不断增强,正是在这样的功能诉求下,《一同飞越》恰到好处地进行了一次国家叙事的表达尝试。所谓国家叙事,是指叙事学视野下以国家为主体的政治传播,其目的是对内凝聚共识、引导认知,对外展现国家形象,以此获得国际认可。[ 2 ]

 从功能层面上看,纪录片《一同飞越》实现了节目的思想性与传播力统筹兼顾。作品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转化为更易为普通观众所理解和感受的具体内容来呈现。比如,谈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通过讲述安徽淮南利用采煤塌陷区进行光伏发电,用绿色能源造福千家万户;河北塞罕坝和山西右玉县人民把荒漠变绿洲,造就森林覆盖率大幅增长的奇迹等,用视听的形象化予以呈现,规避主旋律纪录片宣教式的口吻,便于普通观众理解认知。

 从整体风格上看,纪录片《一同飞越》做到了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统一。就像总宣片中所说:“总有些美好值得期待 ”这是《航拍中国》一成不变的追求与 。诚意,也是节目组创作过程中最真实的心境。所以,观众在云南篇中看到难得一见的日照金山,在安徽篇中看到东方气韵的黄山云海,看到天津和长春上空一年仅出现两小时的平流雾。这些都是摄制组奉献给观众的惊喜与诚意。

 当然,除了美之外,节目也不失文化性与思想性。每集纪录片以地理风貌开篇,以中国智慧落脚,中间在呈现大好河山的过程中穿插一定的文化传统和中国精神。

 比如,在安徽篇中讲述了徽商的“徽骆驼”精神,在河北篇中讲述了燕赵[ 3 ]灵秀大地,在山东篇中浓墨重彩讲述了孔孟之道。节目通过优美的画面、充满意境的叙事和解说词的柔性表达,实现了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

 作为《航拍中国》第三季的节目,纪录片《一同飞越》以“如何从空中讲好中国故事”的命题为导向引领创作,延续前两季节目“东南西北中”的选点方式,探索人地关系,体现绿色发展理念。在展现江山如此多娇的同时,将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发展理念和各项建设成就进行了全景化展现,完成了一次国家叙事,同时也是一次纪录片社会功能的具体探索和实践。二、家国情怀:平衡政治诉求与大众期待的艺术表现

 纪录片《一同飞越》是《航拍中国》播出以来体量最大的一季,共选取了河北省、吉林省、山东省、山西省、安徽省、湖南省、云南省、贵州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天津市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作量远超第一季的 集和第二季的 集。本 6 7季的参与人员之多、航拍器数量之众、拍摄时间之久、素材量之大,都是创纪录的。作为《航拍中国》 延续性项目,《一同飞越》在有限的篇幅里进行了大量的 的艺术呈现手法的探索和尝试,试图寻找一条满足政治诉求和大众期待的艺术表现方式,呈现中华大地的历史遗迹、自然遗产、人文景观、当代社会,进而激发起一个时代的共鸣、共振。

 在叙事策略上,《一同飞越》在每个省份的选点都非常具有代表性,覆盖自然、人文、社会各方面,通过一个个具体、鲜活的案例,推进节目进程,展现强烈的政治使命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作品在呈现奇观美景同时,更注重概括提炼和呈现各地的人文深蕴,以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精神特质,激发了很多观众的乡愁 。

 在 山 东 , 有 另 一 种 可 以 与 泰 山 比 肩 的 高 度 “ 三 孔 ” 孔 府 、 孔 庙 、 孔 —— ,即林。

 多年前出生在山东曲阜的孔子开创了中国儒家文化,后世将其不断演化壮 2500大,成为今日中华文脉。作为齐鲁大地孔孟之乡,山东厚植在这片人文底蕴丰满的土地上生生不息。贵州独特的地理地貌造就了另一番人文图景,施秉县高塘村相传已有 年历史的摸鱼节,从最初的生产活动变成了节日,再到今天成为出门在外 600的人回家看看的理由。熟悉的节日,热闹的场面,给远在他乡的游子们传递了一股浓浓的思乡之情。

 在讲述视角上,《一同飞越》更多地是采用了人文视角。航拍的高空俯视一直被称为上帝视角,客观上不得不与被拍摄对象保持一定距离,但是如何消除空间距离而造成的疏远感,让画面和故事变得更具人情味,这是三季以来《航拍中国》摄制组最要费工夫的地方。正如纪录片导演陈晓卿所言 “最好吃的永远是人”,纪 ,录片最好看的还是人 《航拍中国》虽然聚焦的是各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营造,但 。最终的关注点依然是以人为本。在吉林篇中,我们看到四平市退役机车封存基地,300多台退役机车不再是冰冷的钢铁,而是饱经岁月风霜、满含故事的垂垂老者,他们年轻时翻山越岭走南闯北,如今还依旧健骨犹存。它们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不顾一切冲锋陷阵,只为给后辈创造美好的未来。这种人格化和心理化的描述,将机车幻化成人,具有了共通的情感,将航拍的距离感彻底消除。在湖南邵阳,一场花瑶婚礼正在举行,数十人的送亲队伍撑起寓意幸福的红伞,就像一根红线穿梭在绿意盎然的虎形山间,将美好的姻缘从山的这一边联结到另一边。以山为景 以人 、为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再遥远的航拍也别有温情。

 该片播出后,有网友看到贵州篇时,每一帧关于家乡的画面都美到让人窒息,不禁发出“人在空中飞,魂在后面追”的感慨。还有网友 “祖国壮丽山河美 评价:爆了 ”“巍巍中华,山河壮阔,每一寸土地都令人神往,太美了 ”作为本片专 。

 。家顾问,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看完节目,表示“会不时受到震撼,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祖国和家乡蕴含的美丽、亲切、博大、神奇、圣洁”。三、多管齐下:画里画外多渠道保证节目品质

 作为延续性品牌节目,《航拍中国》第一季开创了空中看中国的顶级视角,带Notes on Literature and Art2200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增刊)(Supplementary

 Issue)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OF

 ARTS2200

 012 013创谈录

 在中国,纪录片有着长期的意识形态表达和政治宣传传统,从新中国纪录片诞生之日起,这就是其核心诉求。

 新中国的纪录片创作模式师承前苏联,大多数[ 1 ]时候作为特定领域和群体的话语工具,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载体。进入新时代,伴随国家对文化生态进行制度性整顿和意识形态调整,纪录片的传播优势和社会价值在实践中得到官方 高度肯定,受到来自官方的大力支持。

 的国家和社会对纪录片功能性需求不断增强,正是在这样的功能诉求下,《一同飞越》恰到好处地进行了一次国家叙事的表达尝试。所谓国家叙事,是指叙事学视野下以国家为主体的政治传播,其目的是对内凝聚共识、引导认知,对外展现国家形象,以此获得国际认可。[ 2 ]

 从功能层面上看,纪录片《一同飞越》实现了节目的思想性与传播力统筹兼顾。作品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转化为更易为普通观众所理解和感受的具体内容来呈现。比如,谈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通过讲述安徽淮南利用采煤塌陷区进行光伏发电,用绿色能源造福千家万户;河北塞罕坝和山西右玉县人民把荒漠变绿洲,造就森林覆盖率大幅增长的奇迹等,用视听的形象化予以呈现,规避主旋律纪录片宣教式的口吻,便于普通观众理解认知。

 从整体风格上看,纪录片《一同飞越》做到了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统一。就像总宣片中所说:“总有些美好值得期待 ”这是《航拍中国》一成不变的追求与 。诚意,也是节目组创作过程中最真实的心境。所以,观众在云南篇中看到难得一见的日照金山,在安徽篇中看到东方气韵的黄山云海,看到天津和长春上空一年仅出现两小时的平流雾。这些都是摄制组奉献给观众的惊喜与诚意。

 当然,除了美之外,节目也不失文化性与思想性。每集纪录片以地理风貌开篇,以中国智慧落脚,中间在呈现大好河山的过程中穿插一定的文化传统和中国精神。

 比如,在安徽篇中讲述了徽商的“徽骆驼”精神,在河北篇中讲述了燕赵[ 3 ]灵秀大地,在山东篇中浓墨重彩讲述了孔孟之道。节目通过优美的画面、充满意境的叙事和解说词的柔性表达,实现了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

 作为《航拍中国》第三季的节目,纪录片《一同飞越...

篇三:航拍中国安徽黄山读后感

传播力研究  2021年15期传播力研究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收稿日期:2021-5-17作者简介:王世伟(1964—),男,安徽肥西人,主任编辑,本科,主要从事电视纪录片创作研究。品牌,在商品市场能让产品有较高的辨识度,提升无形价值,并有很高的传播效应。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在《市场营销学》中的定义:品牌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而文化产品形成的是文化品牌,“所谓文化品牌,即通过赋予品牌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立鲜明的品牌定位,并充分利用各种强有效的内外部传播途径 . 形成消费者对品牌在精神上的高度认同,创造品牌信仰,最终拥有较强的品牌忠诚度[1] 。”对于纪录片这种文化产品的来说,拥有良好的品牌形象,能让观众产生较好的认同感和忠实度,在宣推和传播上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国际纪录片市场,如美国探索频道、国家地理频道、英国的 BBC、日本的 NHK 等,不但拥有很高的知名度,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纪录片风格,旗下都拥有世界一流的类型化纪录片产品,并在某一领域处在领先地位,并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这就是持续塑造创造机构形象品牌的结果。和国外知名品牌制作机构相比,我国纪录片市场起步稍晚,虽然近几十年来发展迅猛,在节目输出上取得了一些成就,拥有一定的份额,各制作机构品牌形象也处于强势塑造过程中,国产纪录片的品牌化尚处在形成的初期,如何更好地阐释中国特色,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发挥品牌效应亟待发掘。一、国内纪录片品牌建设状况分析品牌化、IP 化运营是近年来专业频道改革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专业频道都通过一系列整改,紧扣或进一步深化频道自身定位。央视纪录频道一直以“打造纪录片高地”为己任,改版后特别强调“用镜头沟通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主流价值担当。上海纪实频道以“真实启发思考,人文点亮生活”为目标,重点打造可深度开发、有内容和平台延展性的品牌 IP。例如“彩色新中国”“长江”“人间世”等 IP系列。金鹰纪实频道以“青春视角、主流发声”的方式呼应湖南卫视整体上青春化、创新型的基调[2] 。除专业纪实频道外,电视纪录片生产主要集中在央视和一线卫视,如东方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北京卫视、湖南卫视、安徽卫视等。比如央视《如果国宝会说话》(第2 季),以趣味化的表达方式吸引一大批年轻受众;上海纪实频道的《纪录片编辑室》等具有历史积淀的优秀栏目,形成上海纪录片文化品牌;湖南卫视、芒果 TV、北京伯璟联合出品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中国》以全新的方式带领观众挖掘对今日中国具有深远影响的人与事;安徽广播电视台,继《大黄山》《小岗纪事》之后,再次创作了《天下徽商》《八月桂花遍地开》 [3] 。二、安徽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品牌塑造的基础形成纪录片品牌,需要以下几个元素:一是在业内有一定量的作品积累,二是有专业化的团队,三是探索出适合长效发展的商业模式,四是形成独特的纪录片作品风格。安徽广播电视台在纪录片创作上,有深厚积累和宝贵经验,也创作出一批在国内国际颇有影响的优秀纪录片作品,但在品牌价值挖掘方面却做得远远不够。但面对新形势,如何打造精品、塑造品牌、深耕市场、构建商业模式、向产业化方向扭转过渡,是目前纪录片创作和发展必须面对、也是亟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一)拥有一定的数量的作品1993 年,由安徽电视台创作、以跟踪拍摄安徽小保姆为内容的纪录片《远在北京的家》首次角逐国际性大奖,并斩获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由此,奠定了“徽派”纪录片在全国的重要地位。至今,安徽广播电视台已成为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的一个重要分支,为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安徽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团队曾承办全国联办栏目《中国纪录片》,承制安徽卫视知名栏目《东方纪事》。这两档节目以纪实的手法,摄制了一大批贴近现实、感人至深、形式新颖的节目。其中,《老梁的家事》曾被选送美国、加拿大等国播出。《我的小学》《回乡》《我是合肥小孩》等节目屡获大奖、深受好评。数十年来,安徽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创作的传承从未间断,这在全国还是难能可贵的。尤其近十年来,纪录片创作精品不断涌现,以《大黄山》《淮军》《成本华——一个被遗国产纪录片品牌的塑造——以安徽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为例◎王世伟(安徽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安徽

 合肥

 230066)摘  要:纪录片创作需要形成品牌影响,既可以给观众以作品期待,也能兑换可观的市场效益。安徽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创作正在塑造“徽派”特色的品牌形象。关键词:品牌传播;纪录片创造团队;徽派特色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1)15-0030-03

 第 5 卷 总第 135 期

 31影视传播忘的抗日女兵》《中国文房四宝》《淮河六章》《小岗纪事》《八月桂花遍地开》等为代表的优秀作品,频繁亮相于央视一套、央视纪录频道、安徽卫视黄金时间段,赢得了较好的口碑和较高的收视,获得了金熊猫、五个一工程奖、白玉兰奖、金鹰奖等国内外大奖。在国内、国际纪录片评选中频频获奖,市场试水也走在前列,被业界誉为“崛起的纪录片皖军”现象。(二)拥有经验丰富的制作团队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安徽台非常注重纪录片创作以及纪录片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至今天,已经形成选题策划、摄影到后期包装剪辑,各工种相当完备的人才梯队。近几年,陆续从全台选拔具有纪录片热情、业务基本功扎实、有发展潜质的年轻人加入纪录片团队,以保证安徽台纪录片创作的可持续性发展。1995 年 5 月,安徽电视台成立纪录片专业制作团队——社教部纪录片组,后调整为科教频道纪录片部。2018年3月,安徽广播电视台成立海外中心,专事于纪录片创作;2021 年5 月,正式更名为纪录片中心。同时,对知名导演进行宣传包装,实行由知名导演领衔的纪录片工作室制。现在,安徽台纪录片中心拥有一支由 30 多位骨干组成的专业创作队伍,这支队伍既有经验丰富的纪录片领军人才,也有在国际国内屡获大奖的新生代力量,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传承有序的团队格局。(三)形成鲜明的纪录片创作风格纪录片的风格形成,需要经过不停地探索和互相影响,安徽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发展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从最初的以宣传片和科教片创作为主,慢慢向纯纪实题材发展,再发展到以人文类题材为主兼顾现实,到今天多种题材并行的格局。以《马钢战歌》和《远在北京的家》为始,安徽台纪录片以现实题材为主,兼顾政治宣传作品,如《潮起江淮》《皖江崛起》《巨变》等。自 2010 年之后,中国纪录片市场开始发力,安徽广播电视台纪录片生产也走上了快车道,一批以安徽地域文化为特色或背景的大型文化类题材纪录片走向市场,如《淮军》《大黄山》《淮河六章》《成本华》《千年包公》《中国文房四宝》《天下徽商》等。自 2017 年之后,安徽广播电视台在社会现实纪录片和自然类题材上开始发力,2018 年出品了《小岗纪事》和《黄山短尾猴》。《八月桂花遍地开》和《刘铭传在台湾》保持了安徽台历史人文类题材的优势。正在摄制现实医疗题材《修复生命》和考古题材纪录片《消逝的皇城》。从社会纪实、人文历史到自然地理再到回归当下、关照现实,安徽台纪录片的发展反映并见证了中国电视纪录片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历程。紧跟国际潮流视野,主打地域特色,讲好中国故事,制作精美,人物接地气,安徽台纪录片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四)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模式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与发展,纪录片的生产与销售,已经迎来了“春天”,但要想长远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也必须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到市场上找资金,采取商业定制、联合制作、企业代制等模式,渐渐形成品牌,形成规模,努力打造现象级节目。多年来,安徽广播电视台逐步走出自己投资独立制作的格局,积极探索多渠道多种模式的生产方式,进行纪录片的生产。按照市场规则,采取联合制作,商业订制模式等制作,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而且会有盈利。不断进行市场化探索和尝试。从《千年包公》《中国文房四宝》和《天下徽商》开始,就进行了多方联合制作的尝试,也取得了丰富的市场经验。三、纪录片创作团队品牌塑造的短板及困境(一)类型化纪录片强势不强近几年,安徽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主打安徽地域文化为特色的纪录片,比如《淮军》《大黄山》《中国文房四宝》《千年包公》《八月桂花遍地开》,这些题材多与安徽历史文化有关,但是,如果获得更多的国内和国际市场份额,必须走出安徽,目光放得更远,题材选择更广泛,采用国际化的纪录片语言进行制作。做强主打产品,做优次要产品,更多关注普通人命运,反映时代主旋律,展现人性的光辉。让“纪录安徽”的作品既能温暖人心,又能启迪智慧、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念。(二)需要更适合纪录片发展的体制机制和人才纪录片行业需要两类人才:一类是专业技术很高的制作人才,这类人才是导演、摄像和后期人才;第二类项目策划、管理、营销和推广类人才,目前来说,仍然非常欠缺。安徽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现由四个纪录片工作室、专题部、特别节目部、摄制部和统筹部组成。不可否认,目前纪录片中心的人才队伍日渐趋于老化,需要吸纳新鲜血液,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培养与换血。2019 年 7 月,安徽广播电视台决定将纪录片中心与安徽海豚真实纪录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一体化运营。这是安徽台纪录片市场化改革的新尝试,以期用安徽台纪录片团队拥有的品牌影响力换取市场效益,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提升。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纪录片中心仍然需要更进一步打破体制约束,出台新的改革措施,激发专业团队的积极性,在创作观念、创作手段以及营销策略上求新求变,寻找作品与市场的契合点,主动参与纪录片市场的开拓和运作。(三)需要积极转变思维,拥抱新媒体平台新媒体时代的互动性在纪录片上的体现不仅是评论、回复和留言,而是融入从创作到播出的全过程。以腾讯、爱奇艺、优酷和 bilibili 等为主的纪录片播出平台,已经开始进入纪录片的生产环节。短视频对于长纪录片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冲击,以后要加强“长纪录 + 短视频”的生产与传播,这方面,需要在项目开始之初,进行设计和制作,深度挖掘每部纪录片的内涵和资源,将大屏未曾播出的节目素材多头开发,通过新媒体平台加以播出和推广。同时,增大对短视频节目的策划力度,带给观众更多的观看体验。(四)需要加大纪录片衍生项目的研发在保证纪录片节目内容精益求精的前提下,大力挖掘节目周边产品的研发和设计,如影像、图书、文创,甚至是农业、玩具、服装、日用百货、旅游文化等。加大纪实类选题的创作,挖掘新时代优秀人物和感人事迹,进而开发其在影下转第 33 页

 第 5 卷 总第 135 期

 33影视传播愉悦的需求,就会出现前几年综艺节目中“卖惨”的桥段,亦或是后期利用剪辑来编造人物之间的情感矛盾,这些便偏离了情感美学。而《朋友请听好》中借用电台的传播方式保持了声音的纯粹性,再加上将广播电台节目流程可视化的创新,虽然是在为人排忧解难,但却并无“丧”意,始终像一位朋友以积极的态度给观众带去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思维判断,打造了一种舒适安逸的环境来倾听不同生命历程中的美好,达成了“陪伴”“治愈”的效果。(二)沉浸式的录制空间情感不是无源之水,《朋友请听好》的节目拍摄选定在一栋别墅内,以舍友的模式相处,这也十分符合“陪伴”这一标签,节目一开始从精神入手,打造一个特别放松的嘉宾状态,以朋友的方式慢节奏的开始,没有大吵大闹也没有大声欢笑,很是亲近。节目设置了两只宠物猫,叫“点点”和“阿苔”,与这两只猫的相处也能营造出一种与世无争的心境,这档综艺像是一场文艺式的回归宁静,极简的北欧田园式的装修风格,也给人打造出了一种情怀,让人沉浸,算是做到了节目的初心“广播节目 + 陪伴感 + 温暖声音 + 治愈人心 + 怀旧情怀”,其实这也就是一个环境良好的录影棚,与《向往的生活》的草屋、《中餐厅》的海边餐馆相比,实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节目的内容营造一个情感依托[4] 。但是《朋友请听好》的这栋别墅,反倒因为面积太大,而有些一些空间上的空洞感,难以聚焦,导致人物关联不够紧密。三、受传者(一)社会人现状在大众文化语境中人的“情感异化”现象还是十分显著的,这也是慢综艺顺势而生的原由之一,“情感异化”主要分为三种,即情感缺失、情感无物质化、情感结构失调。这些都是当今巨大的社会压力下的产物,而就在《朋友请听好》这档节目播出的时期正是百年一遇的社会变动——新冠肺炎引发的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大家不能正常进行社会活动,却又面临着失业、经济亏损等压力。因此,以广播形式传播的陪伴类慢综艺便更能符合当下观众的“使用与满足”需求。近年来,人们对声音的需求越来越高,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在线音频市场用户规模达4.89亿人。2020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达5.7亿人,并且用户需求休闲娱乐居多。在线音频自然也包括广播、广播剧等形式。《朋友请听好》节目分广播节目、真人秀两个阶段播出,内容编排融合广播优势与电视综艺节目多元特点,在综艺受众的基础上又拓宽了一批广播受众。“三位真火”也一起在第七期节目中上演了一场广播剧《小王子》,引起了一定的好评,获得了网络综艺播放指数 58.23 的成绩排名第三,说明符合了受众喜好[5] 。(二)“素人 + 综艺”的流行节目组很好地抓住了广播电台节目的低门槛、陪伴感、亲切感,使得素人真正能像“朋友”一般参与进来。现在综艺的趋势中“素人 + ...

推荐访问:航拍中国安徽黄山读后感 黄山 安徽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