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海疫情的思考和感悟8篇

对上海疫情的思考和感悟8篇对上海疫情的思考和感悟   编者按:  本期专题论坛的主题是“建设健康城市维护公共安全”共有9位专家学者从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发展的影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上海疫情的思考和感悟8篇,供大家参考。

对上海疫情的思考和感悟8篇

篇一:对上海疫情的思考和感悟

编者按:   本期专题论坛的主题是“建设健康城市 维护公共安全”共有9位专家学者从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发展的影响、超大城市健康治理的困境、超大城市“一把手”应急处置的能力挑战、新时代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的风险以及应对公共危机中的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深度剖析新冠肺炎疫情在“短期-中期-长期”的时间序列和“个人-社区-城市-社会”空间序列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超大城市健康治理特点及规律、城市超级空间尺度带来的脆弱性挑战、城市结构性矛盾与治理的困境问题、智慧城市建设在疫情防控中的短板不足等,针对性地提出要及时精准施策、构筑严密的防控体系、提升“一把手”危机领导力、优化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措施。4 | 专题论坛THEME

 FORUM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诸多影响,上海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推进“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通过电话咨询部分企业家、查阅媒体相关文献、对比SARS疫情、政策分析等方式,研究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从“短期-中期-长期”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而对社会发展影响则可从“个人-社区-城市-社会”空间序列进行探讨,在影响机制的基础上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上海;经济社会;影响机制;应对策略DOI:10.3969/j.issn.1674-7739.2020.03.002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机制与应对策略文 \ 熊

 竞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李

 睿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

  李林青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一、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可从“短期-中期-长期”的时间序列来分析。(一)经济影响体现阶段性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经济社会的影响,首先要在世界视野看我国经济的走势。不容否认,我国2019年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速仍在下滑,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下行压力。反观2003年非典期间的中国经济,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的高增长阶段,上升动力很足。分析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不能简单穿越到SARS时期寻找经验,而必须在研究新疫情、新社会反应模式、新经济背景的基础上,作出客观的评估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如今,中国经济增速的稳中下行,原本问题交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转型推进艰难,再遇到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可能就

 THEME

 FORUM专题论坛 | 5会出现一些原本不成为问题的问题。在当下充斥着不确定性的时点,疫情已经对居民消费、务工人员返程、企业复工生产、企业订单/现金流、外贸和旅游业、用工就业等多方面产生负向冲击,经济基本面受到压制,同时对未来的政策对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上海承担着服务“两个大局”“三大任务”“四个放在”等国家战略,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减轻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需要我们科学判断、精准施策。疫情对经济社会的滞后影响会逐步显现,宁愿把新冠病毒疫情对经济社会的滞后效应估计得充分一些,把问题估计得严重一些,把困难想得大一些,也绝不能掉以轻心。要坚持产业、财政、金融、土地、物业等多措并举的扶持政策,加强集成,守住经济增长底线。我们倾向于上海应将措施准备得充分一些,也不能出现疏漏;宁可把工作做得超前一些,也不能贻误战机。既要全力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更要避免经济出现大的波动,毕竟经济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我们初步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即2020年上半年(初步预估为2020年第一、二季度)为短期、2020年下半年(2020年三、四季度)为中期、2020至2035为长期。(二)对经济发展的短期影响:复工复产的扶持从短期来看,即2020年上半年(初步预估为2020年第一、二季度),在抗疫以及疫情拐点出现后,市民生活逐步回归常态可能也需要一定时间。对上海经济社会的影响,有些影响可从数据分析得出,也有些影响可以从社会现象观察中判断。从宏观的视角,在整体经济面上,需求和生产骤降,给投资、消费、进出口,都会带来明显的冲击,短期内会带来失业上升和物价上涨。从中观视角而言,消费短期承压首当其冲,餐饮、旅游、电影、交通运输、线下教育培训、家政、快递等受到冲击最大,线上教育、医药医疗、在线游戏等行业受益。对于微观个体的影响,民企、小微企业、农民工等受损程度可能较大。从三个产业看,第三产业肯定首当其冲,其次是第二产业,最后是农林牧渔业。在认清大势之后,我们分析新冠疫情对各大产业的影响。先看疫情对上海比重最高的第三产业的影响。2003年的时候,我国GDP总量只有11.7万亿,2019年则达到近百万亿。而且当时第三产业的规模不大,其增加值占我国GDP的比重为32%,2019年已经达到54%,上海甚至达到70%。在2019年初步核实的第三产业GDP的构成中,批发零售占17.9%,金融占14.4%,房地产占13.0%,餐饮和住宿占3.4%。在2月7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了《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相关政策,这是非常必要的。(三)对经济发展的中期影响:稳增长压力加大、提功能挑战更多从中期看,即2020年下半年(2020年三、四季度)。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上海要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全面推进三项重大战略任务,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上海力量,但突如其来的疫情为这一收官工作增加了更多压力。仅从GDP增速而言,多家机构预判疫情可能对增速带来减少1到2个百分点的影响,包括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以2003年SARS作为参照,做了一个“初步的评估”,即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令中国GDP减少1.2个百分点;国内专家的研究一般认为,对2020年一季度GDP的影响可能在1到2个百分点,对全年GDP的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甚至更多。对上海而言可能影响更大,单看对金融业直接影响,由于金融涉及外汇、期货、股票等市场,疫情变化会改变市场参与者预期,从而加大市场的波动,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例如,从新冠疫情蔓延以来,汇率贬值、股市下跌的幅度都比较大,需要有底线思维。服务业更甚。此外,鉴于此次疫情被世卫组织列为已经构成全球性大流行(Pandemic),且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国家始终对我国经济发展持遏制态度。疫情将对上海进出口贸易以及港口、航运、物流及配套服务产业造成较大冲击。(四)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机遇大于

 6 | 专题论坛THEME

 FORUM挑战在抗击此次疫情过程中,上海展现了城市治理和市民素质的“双高”优势,宏观经济短期受挫、中期企稳、长期回升乃至爆发的趋势可期。结合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将2020至2035年作为长期影响。上海在2035年将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的重要发展指标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始终当好新时代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此次疫情的发生将为上海若干优势产业发展带来机遇,例如以医药研发和医疗服务为重点的健康经济,以人工智能和5G应用为重点的智慧经济,也将为上海打造亚太医学中心的进程起到促进作用。二、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社会发展的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社会发展的影响可从个体-社区-城市-整个社会的空间序列分析。(一)对市民心态的影响:新冠疫情冲击社会理念和民众心态,市民卫生习惯或有优化,分级诊疗社会认同苗头初现、反暴力伤医理念深入人心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带给民众沉重的身体健康威胁,还触发了对社会心理的更新和考验。紧随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疫情信息、科普信息、辟谣信息,一方面短期内加重了民众对线下活动和大型会议等聚集性活动的焦虑和恐惧,另一方面也孕育着促进市民卫生习惯养成和疫情期间防护理念、改善公共卫生教育和传播策略的契机,大部分市民春节期间足不出户,都时刻关注着疫情动态、病毒传播机理以及学习疫情期间防护措施、流感期口罩防护和洗手重要性、公共场合礼仪等,通过看新闻,上海市民充分讨论分析“医疗挤兑”的严重后果以及分诊救治的必要性,通过关注上海支援武汉抗疫的进程,不少市民表示深受感动,并感恩于医护人员的极端重要性和无私利他性。疫情下与个人密切相关的社会治理理念更新和民众心态改变,正是上海市民公共素养提高、文明习惯养成、推动疾病防治的根本土壤。(二)对社区治理的影响:社区应急防疫考验精细化治理,不同区和社区的治理水平分化,影响公民社区归属和治理认同社区是上海市防疫新冠肺炎的主战场,也是上海社会治理能力的集中呈现地。为织就超大型城市的防疫安全网,上海各基层社区辛勤奋战,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较快的病毒传播速度、不断增多的返沪人群和不断变化的疫情状态,各区、各社区均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形成社区应急工作思路、快速调动资源,在紧抓细化落实的基础上开展属地治理创新。在涉及到市民切身安全和感受的防疫事项组织方面,尤其是口罩发放、住宅区封闭等,不同行政区和社区在思路合理性、防治力度方面的精细化程度差异大。比如,为有效解决民众购买口罩难的问题,上海市政府决定,全市统一从2月2日开始实行“居村委会预约登记+指定药店购买”模式。上海有的区从区级层面组织开通了口罩预约的网上途径,以降低现场预约带来的人员集聚风险,有的居委会更是采取网上预约+志愿者配送,做到了无接触送口罩,大获赞同,一举攒足“居民缘”,基层组织和居民的社区治理合力关系因防疫而紧密,基层动员触角进一步延伸。有的居委会虽仍然采取现场预约模式,但为排队者设计了1~2米的安全距离。有的居委会则缺乏准备,甚至不乏居民连跑两趟都没有预约成功的个例,因而饱受诟病与质疑。防疫治理精细化中的这种差异,不仅影响着防疫期间的防疫效果,还直接影响公民的社区归属及其对社区治理水平的认同,关系到后续社会治理工作开展的居民基础以及群防群治基层动员机制的畅通。(三)对智慧城市的影响:“闭门防疫”测试社会智慧水平,“一网通办”等社会治理平台和不见面办事思路的重要性越发凸显防疫期间重在减少人员流动、降低面对面疾病传播概率,不少区借助防疫科普和信息发布机会,向市民推广“一网通办”,介绍发布10多个部门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咨询和服务指南。疫情之下居民不出门的倡议之所以能全面推行,也得益于2019年10月以来上海积极推进的社区事

 THEME

 FORUM专题论坛 | 7务“一网通办”总门户,其中1 661个事项具备全程网办能力,无须线下办理。1月30日,上海“一网通办”更是向广大市民发出倡议书,在疫情期间,如有相关办事需求,尽量网上办、掌上办。有部分街道居委,首先想到利用一网通办、随申办等现有政府现成的工作网络,成功完成口罩预约登记、返沪人员健康信息搜集等需要大量人力且可能增加病毒传染风险的公共事务。疫情来的突然,尽管平台早已搭建,但线上线下充分结合的“网上办”便民工作思路,却是随着防疫过程的推进才逐步形成。上海市也于疫情之中的2月10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可以想见,疫情过后,政府推动社会治理事项网络化、智慧化的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四)对社会治理的影响:联防联治拓宽多元共治,社会主体参与应急治理的格局更加明确,志愿服务的召集机制开始显现出常态性上海的常住人口超过2 400万,外来务工人员众多、省际域内交通发达,这些常态治理中的优势资源,带来了异常严峻的新冠肺炎防疫压力。在巨大的防疫工作量面前,政府单一力量显然难以应对。本次防疫工作中构筑的人员队伍基础,积累的社会动员经验,将极大地影响疫后常态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参与格局。全市防控调动方面,市卫生健康委印发《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三版)》,指导学校、社区、公共场所、交通工具、家庭、办公楼宇、大型商场、工地、农贸集市和养老机构等10类重点场所规范开展预防性消毒工作。此外,基层自治组织首先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社区防疫的重任,行业协会、社会组织也忙碌在组织行业防疫和社会心理支持专业领域,上海的30多万名志愿者的身影更是遍布本次新冠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尤其是外地务工人员返沪高峰期,上海城市的入口关由志愿者队伍共同守护,而这批人数众多的防疫志愿者,正是最初参加春节期间爆竹燃放管控的“平安志愿者”队伍,他们协助加强疫情重点地区返沪、来沪探亲人员滚动排查、测量体温,积极提供社会心理服务,协助人员排查,严守疫情防控关口。三、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经济社会影响的策略根据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可从两个方面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一)近期经济政策要及时决策,但不能饮鸩止渴我们看到,上海已出台了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需要警惕的是小微企业停产停工带来资金链紧张与就业问题,从受新冠疫情影响最大的服务业看,酒店、餐饮、交运等以中低端劳动力居多。而我国制造业中的出口行业,也有不少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如疫情导致的服装鞋帽、玩具等出口增速下行,也会影响这些行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但从上海2019年数据看,第三产业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科研服务业等领先增长,服务业“独角兽”企业营业收入增势强劲。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

篇二:对上海疫情的思考和感悟

20 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观后感心得五篇

 “我们众志成城”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观后感心得体会

 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心得 1

 新型冠状病毒的疯狂蔓延,使疫情从相隔万里的武汉入侵到了云南。确诊人数一天比一天多,疫情似乎越来越严重,好像离我越来越近。高速路和各小区都开始封路了,沿路的商场和餐厅也都关门了,老百姓都戴上了口罩。疫情覆盖了爸爸妈妈的朋友圈,每天打开手机都是各种关于疫情的新闻,每天早上爸爸妈妈讨论的话题都离不开疫情。什么“今天又新增了多少人”“哪里的疫情又变严重了”……我已经很多天没有下楼了,外面的阳光暖暖的,可是街上空荡荡的,就像个无人区。每天我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监督爷爷奶奶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新型冠状病毒就这样一点点的入侵了我的生活。

 2020 的打开模式可以订退吗不可能!只有往前走!“黎明的那道光会越过黑暗,打破一切恐惧。”那道光是—“既然国家需要,那就要去。”这句话是已进入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说的。17 年前,他是非典战役中的英雄。17 年后的今天,他即便是挤在餐车的一角,也要第一时间奔赴疫情的中心武汉。“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这句话来自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 7 位医生,在他们的`联名志愿申请书里,简单的一句话,却让很多人的眼睛湿润了。“逆行者,无怨无悔。”踏上回家过年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医生吴小艳,得知医院发布医疗支援的号召后,第一时间下车返汉,成为一名“逆行者”……

 一个个白色的身影,一次次的前仆后继,当我们在欢度春节时,这些白衣天使都勇敢的站在抵抗疫情的第一线,为我们挡住这可怕的病毒,用生命为我们筑起一道道的防护墙。这些白衣天使,是多少人的希望,尽管他们身上背负着巨大的重任,但他们仍含笑面对。白衣天使,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2020 年像一部电影,最大的反派是人类自己。但是,请不要对 2020 失望,要相信,总有温暖在传递,总有英雄的光辉照耀着世界,在看到或看不到的地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只要我们相信。

 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心得 2

 当前,疫情还在进一步控制。人们的一个谈论重点也是各地的疫情变化情况、安全防护提醒、对医务人员的敬意等,甚至连新春祝福都有意识地变成了“做好防护,保护身体”。这个新春,在疫情的氛围下,很多人坚持在工作第一线,很多人无法与家人团聚,很多人以实际行动做着防范与自我防范工作。人们的期盼就是,众志成城,早日战胜疫情。

 疫情在新春时节肆虐,让抗击疫情发展有了更大的艰巨性。考虑到人员流动性大、聚集程度高、扩散频率大,对抗击工作产生了不小压力。看着各地增加的病例数量,人们在揪心之余,同样在思考:如何能从自我做起,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努力?如何从治理做起,为抗击疫情筑牢防线?如何从周边做起,为抗击疫情注入力量?这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不仅是医护人员的使命,也是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分内之事。唯有每个人绷紧那根弦,才能以最大努力狙击病毒。

 必须看到,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但是病毒不过春节。越是阖家团聚的时候,越容易放松警惕,也越有可能让病毒有机可乘。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的不是歇歇脚、喘口气,而是一刻不松、一步不停,对病毒步步紧逼,才能让健康节节胜利。这个年,是团结的年,不是单纯的“合家欢”,而是以团结的力量战胜不安的病毒,以团结的意志取得抗击疫情的胜利,以团结的精神最终让其乐融融的新春氛围回归常态。可以说,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团结战”。

 战,则胜;不战,则败。合,则利;不合,则伤。公共健康是全民健康,公共安全是全民安全,具有公共属性,不能有个别得失之分、利益之别、属地之界。抗击疫情,不是一城一地之事,不是医疗卫生战线的事,而是全国人民的事。医护工作者换上防护服,义无反顾地走进病区;武汉采取应急措施,留下阻击疫情的决心;厂家加紧生产口罩等医疗用品,承诺不加价、不断货,驰而不息地运往各地……从政府到个人,从救治前线到支撑后方,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只有积极行动起来、主动作为起来、誓死坚守起来,才能以自我之强大压制住病毒,全社会的“免疫系统”需要在恢复中增强抵抗能力。

 不隐瞒,才能擦亮防护的眼睛;不侥幸,才能筑牢抗击的堤坝;不懈怠,才能屏住奋战的气息。重视,重视,再重视!行动,行动,再行动!科学,科学,更科学!在这个新春,抗击这场疫情,没有人是孤军奋战,惟其 14 亿中国人民勇毅、同心,才能势不可挡、战无不胜。

 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心得 3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打响了!

 疫情无情人有情,隔离病毒隔离不了爱,在中国传统最重要的节日一一春节,人们顾不得团圆,抛妻别母,弃子离家,冒着生命危险,五十多支医疗队,六千多名医护工作者纷纷驰援武汉……

 一张张给上级的“请战书”、一条条与亲人的宽慰信、一颗颗救死扶伤滚烫的心。除夕之夜,“白衣天使”们逆向而行的身影让无数人泪目。他们用大医仁心,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敬业行动为公众安全保驾护航。疫情当前,他们责无旁贷坚守在临床一线。已经回老家的又赶回值班,父母的电话都常常顾不上接。

 时间就是生命。很多医务人员一天只顾得上吃一顿饭,一个上午都来不及喝一口水,有人在投入战斗的近 1 个月时间里,几乎没有脱下过白大褂,有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疫情面前,八十四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赶赴武汉,冷静、无畏、迎难而上的身影,令人敬仰,令人感动。他曾说:“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雨点冰冷,机器轰鸣。除夕之夜,在武汉蔡甸火神山医院工地上,灯火通明,上百台挖机、推土机等机器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大年三十早上 8 点,工人们已抵达施工现场,义无反顾地投入武汉蔡甸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这个春节,他们无暇照顾家中的父母和孩子,坚守在各自的“战场”上,甚至来不及和家人远程视频,报个平安。

 疫情严峻,物资短缺。有人捐款,有人捐出了口罩,有人捐出了护目镜,有人捐出来元宵,有人捐出了糕点……善举涌现,凡人善举,小我献出大爱,涓涓细流汇聚成一股战胜疫情的

 磅礴力量。

 抗击病毒的一幕幕情景让我们感动得潸然泪下,感动,更要行动。在国家危难之时,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要扛起社会责任。

 新型冠状病毒威胁着每个人的健康,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个人与家庭、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息息相关、我们无论来自何地、无论身处何方,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为了自身的安全、亲人的健康、同事的幸福、社区的安宁,需要每个人自觉投入战斗。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掌握了防控知识,防控疫情的大网才能织好、织牢,才能为抗击病毒做出自己的贡献。

 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跨不过的坎。凝心聚力,众志成城。人人奉献担当,各个从我做起,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心得 4

 “福”字虽然贴在门上,灯笼虽然挂在房檐,但今年的春节却没有了往年的生机。

 除夕夜,那熟悉的鞭炮声再也不是接连不断,灿烂的烟花躺在厨子里无用武之地。屋外,街道上时不时传来的救护车的鸣叫声。屋内,春节晚会虽然播放,但是大家的心情却格外沉重。

 大年初一,人们不再走街串巷去拜年了,广播里都在呼吁大家尽量不出门。街上出奇地安静,偶尔能看到的只有穿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和穿黄色马甲的环卫工人,正在忙着给社区消毒。人们不再关注,哪里有好吃的,哪里有好玩的。人们讨论的话题是:武汉怎么样了?钟南山院士怎么说?哪里有地方买口罩?今年的春节假期也延长了,然而这个消息带给人们的不是惊喜,而是惊吓……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可恶的新型冠状病毒,这个病毒潜伏期长,传染性强,目前还没有疫苗。它从武汉开始向四处进攻,它好像地狱的恶魔在无尽的杀戮中壮大自己的势力,让人们闻之色变,就像我们国歌中说的那样“中国到了最困难的时刻”。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无数的白衣天使和军人们丢下自己的亲人,舍弃了小家,带着使命,冲向前线,与死神博弈,留下美丽的逆行背影。大家都知道李文亮医生吧。李医生是武汉疫情的吹哨人,在这场战斗中,李医生也不幸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靠着呼吸机维持生命的他,仍然想着身体赶紧恢复,不想当逃兵,想第一时间回到战场中。然而今天武汉中心医院传来噩耗,李医生抢救无效而永远离开了。人们用自己的方式沉痛悼念人民的好医生。我们相信,在平平无奇的人群中,会藏着无数个像李医生这样闪亮的灵魂。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儿女用自己的方式支援着这场战争:海外侨胞收集口罩、防护服等物资往祖国寄送;老百姓和企业家们纷纷捐款捐物;工厂改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医疗物资;工人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用 7 天时间建成隔离医院,雷神山医院和火神山医院。这场“人民的战役”已经打响,我们要让世界看到中国人民的温度,力度和速度。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虽然今年的春节有些寒意,但是仍有灿烂的阳光照耀着,相信下一个春

 节会恢复往日的热闹与生机。

 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心得 5

 在疫情严重的情况下,我们每天都呆在家里,不愿出门。但在我们待在家里的时间有许多人为国家服务着。他们并不是被动为国家奉献,而是主动为国家奉献。

 我们先来谈谈白衣天使,他们每天无私奉献,连过年的时候都没有回家。记得一位新闻报道说,在其他省区的护士来的时候他们带着一个东西,那就是纸尿裤,你们是不是觉得很好笑?他们带着纸尿裤的原因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连续工作几个小时而不能上卫生间,只能憋着。而这些纸尿裤恰恰帮助了他们,还有一位护士,他骑着自行车骑了一天夜来到武汉。恰恰碰见当时的市长,市长问她:“你是什么人,为什么在家待着”,而她说“我是一名护士,国家有难,我应当站出来”,市长听了说,“国家有你们太好了”!专程派车把她送到医院。

 2020 年 2 月 2 号,火神山医院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10 天里 1000 多个床位。火神山医院竣工了!

 火神山医院在仅仅十天里完工,这无疑是武汉的救星,更让人惊讶是火神山医院里每个房间里都有空调,电视,还有 5g 网络,这让非常惊讶!那些工人们简直创造了一个奇迹,就是因为他们,我们才有了底气和死神抢时间。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对那些抗疫先锋们表示赞赏,他们义无反顾,无畏前行的精神,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篇三:对上海疫情的思考和感悟

20 卷第 3 期2020 年 9 月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Jiangsu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 SocialScienceEdition ) Vol.20 No.3Sept.2020文章编号:

 1673-0453 ( 2020 )

 03-0105-0004新冠肺炎疫情下生命教育的思考张亦弛(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江西 九江 33200 )摘   要:

 2020 年 1 月,全国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全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前所未有的威胁。在这个形势下,学会讲好生命教育的思想政治课刻不容缓。通过让大学生学习国家领导、医务人员、一线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尊重和保护生命的行为,师生之间以情入课,引导大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绽放生命的精彩。关键词:疫情;大学生;生命教育;思想政治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收稿日期:

 2020-03-26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2019 年度课题项目( JY19212 )作者简介:张亦弛( 1989 —),女,江西九江人,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群体自杀、他杀等践踏生命的行为不断发生,有些大学生对生命并不尊重,许多大学生对未来非常迷茫,不知道人为什么活着,应该怎样活着,怎样才能创造自己应有的生命价值。

 2020 年新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全国,对全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前所未有的威胁,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伤痛,而一线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冲在最前线,保护国家和人民免受病毒危害,正体现了他们的生命价值及其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在此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刻不容缓,以期让他们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一、生命教育的意义现今社会,大学生对生命的重视程度令人担忧。有些大学生自杀、自残,部分大学生暴力伤害他人,漠视生命;还有一些大学生整日浑浑噩噩,不明白活着的意义,消极度日,不能很好的利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做出有意义的事情。以往,当学生有自杀、自伤等问题的时候,学生会被送到学校咨询室进行心理疏导,然而还是有很多学生并不清楚生命的内涵和意义,也不去寻求帮助。因此,引导大学生关注、尊重和珍爱自己及他人的生命,懂得善待有限的生命,积极自信地面对生活,活出生命的质量与价值;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生命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1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一起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直接指向的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思想政治课最新的“形势与政策”五个专题里面就包含了生命教育专题。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价值观和生命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扣子论”就是对青年最好的精神指导。人生的扣子要从开始就要扣好,而生命教育也是扣子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这个扣子扣好了,后面的扣子才不会扣错 [2 ] 。生命教育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教育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提出。

 1986 年他在美国加州创建了阿南达生活智慧学校,并开始在全球推广生命教育。目前,全球出版了多部生命教育方面的书籍和影像资料,很多国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命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国内生命教育起步较晚,我国台湾地区在 2001 年开始生命教育。

 20 世纪末,香港地区出版了生命教育专著,创建相关网站,生命教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辽宁省在 2004 年启动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此后“生命教育”成为中小学校必修课。上海市在 2004 年出台《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使得“生命教育”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开始进入中小学课堂 [3 ] 。

 2010 年 7 月 29日,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 年)》,提出坚持全面发展,要注万方数据

 重生命 教 育,代 表 生 命 教 育 上 升 至 国 家 要 求。2020 年,为了响应时代号召,“生命教育”这门课正式进入了大学形势与政策课堂,大学生重新学习这门课,将会对这门课程有更深刻的理解。什么是生命教育呢?台湾学者张振成(2002 )这样定义生命教育。首先,要从生物本质的生命现象中揭开希望之光;其次,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鼓励自我实现;最后,从灵魂深处寻求生命真谛,珍惜生命,做有善意的人 [4 ] 。郑晓江(2005 )认为,生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人们处理来自生命和生活的紧张感,让人们认识到生命的珍贵,树立正确 的 生 活 态 度,去 追 寻 生 命 的 更 大 价 值 与意义 [5 ] 。近年来,生命教育理论研究向系统化发展,同时实践研究也在不断发展。但是,在生命教育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性,而忽视了生命的情感性和主观能动性。生命主客体间对话缺失,导致人际情感联结等能够触动生命情感的部分缺失。师生之间不能有效地达到心理契合是生命主体间关系缺乏的体现,即师生间没有真正的共情,没有用爱来传递思想 [6 ] ,因此,如何在生命教育中加入师生情感联结,以情入课,亟待深入研究。二、生命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一)生命教育的重点有学者认为,生命安全教育是一切的基础,生存能力和自救技巧本应该是人类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但是现实往往较为残酷,有些大学生面对危险会不知所措,还会采取不当措施 [7 ] 。在这次疫情中,不少大学生惊慌失措,或者采取过激方式面对疫情,说明生命安全教育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人生不是一帆风顺,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在进入大学之前,很多家长过度保护自己的孩子,人为减少挫折遭遇次数,使得学生进入大学独立生活后缺乏抗挫折能力。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如宿舍关系不良、找工作不顺心等,就有可能变得消沉。在疫情作用下,这种挫折被无限放大,更增加了自伤、自杀的风险。因此,抗挫能力教育也是生命教育的重点。其主要内容是教会学生自我调节,教育人前行,帮助人成长。当安全和情绪得到保障后,如何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实现生命价值的升华成为生命教育的重点。在这次疫情中,很多学生报名参加志愿者,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在不断完善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社会价值 [8 ] ,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就是自身社会价值的体现。结合疫情,教学重点也应当发生变化。此时,生命教育的重点是在保护好自身和他人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体会生命的价值。在面对疫情的时候,既珍爱、尊重自己的生命,也珍爱、尊重他人的生命。通过学习国家领导、医务人员、一线工作人员、志愿者等人员尊重和保护生命的行为,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二)生命教育的难点首先,生命教育是终身教育。大学生正处在自我矛盾到自我同一的发展阶段,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校园中对生命不尊重、不珍惜的现象,大多数能找到深层心理原因。这些心理原因又有不少源于家庭环境、父母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影响。学校教育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同时需要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配合,帮助大学生实现对生命的全面认识,帮助大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和保护生命。然而,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对于学校教育而言是不可控因素,因此生命教育单纯依靠学校难度增加。其次,面对价值多元化以及开放的社会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容易受到冲击。大学生作为被教育对象,已经形成较为独立的主体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且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课不是专业课而不受大学生重视,因此如何把握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规律,避免灌输方式的单一、僵化,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则成为教学难点。生命教育概念抽象,通过课堂讲授很难达到效果。这次疫情让很多学生封闭在家,许多信息来源于网络,学习参与感并不强烈,使得学生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和感悟停留在表层。怎样将互动教学、实践教学等科学、有效、有机地融合于生命教育中是难点之一;以情入课,增加师生情感联结,给予学生自然的爱的体会,是课堂教学的新难点。笔者认为现阶段课堂教学的主要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感悟疫情期间的奋斗与牺牲,自信面对生活,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体现生命最大价值,明白生命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密不可分,为社会贡献的同时也是在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6 0 1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年万方数据

 三、生命教育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触动学生的心灵。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加丰富的学习体会,生命教育应以感性带动理性,以实践丰富内涵,以情入心,开展围绕生命教育的思想政治课。(一)多媒体图文结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播放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画面,如播放武汉封城、商店关门、群众隔离等真实画面,播放疫情中白衣天使、人民解放军、志愿者等“最美逆行者”挺身而出的感人画面等特写画面,让学生对此次疫情有初步感性认知。与传统板书教育相比,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感染力强的特点。使用多媒体图文结合方式,不仅可以将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并且能够传输更多知识,提高学习深度和广度。在播放画面的同时讲述牺牲在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的先进事迹,告诉学生在这个时刻不断有许多医护人员和志愿者逆行奔赴武汉前线,临危受命、生死度外。通过画面、语音等多重感官刺激,加深学生对这些感人事迹的感受和理解,通过真实的案例告诉学生珍爱生命、懂得感恩。(二)互动学习让学生走入经典人物内心世界,体会生命价值。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环节:通过学习失去双臂的刘伟的感人事迹,启发学生感悟他的生命价值,将自己作为事件主人公进行思考。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朝向积极乐观的方面去思考 [9 ] 。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如何才能发扬生命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在危机中找到成长的力量,在挫折中改变自身情绪,进而影响行为。还可以使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疫情中的医生和护士、病患与家属。通过双向互动教学,引导学生不断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不断实现自身社会价值。互动教学法通过双向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课堂活跃度高,学生兴趣较浓,教学效果较好。当学生代入角色时,更能体会人物情感,使得教学不流于形式。(三)实践教育通过多媒体展示和互动教学,帮助学生对生命教育有了认识,能够体会和感悟生命,但是他们的感悟停留在表层,需要实践教育加深认识。在构建实践教育情境时,应该注意情境构建的方法 [10 ] 。在保障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可以为疫情恢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疫情结束后,多地可以设立疫情保卫战实践教学基地,设立可操作性模拟教学场景,带领学生进入实践教育基地深入学习,更深刻地感受抗疫英雄的付出与牺牲。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学习志愿服务精神,体会志愿者的辛苦和不易,同时也能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举办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通过观看影片、开展社会调查、举办学术活动和各类情景剧等方式,灵活设计,感悟生命教育活动的精彩。实践课程的设置要注意与学生的性格特点相适应,还要注意与生活实践相适应,同时也要与生命教育课程相适应,选择最适合学生的实践课程。(四)总结提升在教学的总结提升阶段,教师需要将内涵与创意相结合,最终达到升华整个课堂的关键作用。写出寄语、留下反思、播放振奋人心的音乐视频可提升感性认识。可选择让学生自己写下在疫情中激励自己的话语,自己在此次疫情中的所思所想,也可让学生结合疫情,再次思考自己如何完成自己的生命意义。通过学习,最终能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遇到挫折坚强面对,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活出生命的价值。(五)情感联结生命教育不仅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灌输,还可以通过师生日常沟通和交流进行感化。首先,教师通过和学生交流自身的生命体验和情感价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日常教育中不断融入生命教育,以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效果。积极倾听是对生命教育最好的回答,倾听是理解的倾听,是尊重的倾听,教师需要理解每个学生的所思所想,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当倾听过后,对话才变得有意义,情感才能有效联结。最后,在与学生交流时要有爱。爱是教育的原动力,让学生体会到爱与被爱,以个人小爱成长到集体大爱,最后升华到爱党、爱国、爱人民,使学生更能体会到此次疫情中那些为疫情奋战的医生、军人和志愿者们无私而广博的爱。7 0 1第 3 期   张亦弛:新冠肺炎疫情下生命教育的思考万方数据

 四、结语与反思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它涵盖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和这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既关乎人的生存与生活,也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人的本性与价值 [11 ] 。在重大的灾难面前,生命始终是第一位的,生命教育在这个非常时期非常重要。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学会珍爱自己生命、发挥个人生命价值的同时,也要学会如何尊重他人生命。要将个人的生命价值与社会价值联系在一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现生命价值最大化,绽放生命的精彩。生命教育进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迄今为止是内容较为丰富的一次,也是意义重大的一次。加快促进思想政治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大学生的理论认知能力有限,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大多数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缺乏学习热情,仅将它看作一门考试科目。因此,时代需要能够走进学生内心的教育,而生命教育能够以现实中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内容让学生体悟,能够以一种新的形式打入学生内心世界,以情入课,通过师生情感联结,达到育人育心的效果,激发学生内心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需求。笔者基于课堂教学实践展示了一节生动形象的思想政治课,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以推动生命教育乃至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前进。参考文献:[ 1 ]韩进芳 . 试论生命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J ] .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2 ...

篇四:对上海疫情的思考和感悟

2022 上海抗击疫情动态清零心得体会 材料五篇

  抗击疫情动态清零心得体会 1 1

 尽管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但我们有打赢这场硬仗的底气。

 沉着应对,各级党员干部尽锐出战,坚守防疫一线,正用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打赢这场大仗硬仗提供坚实保障。

 回望过去,4.2 万多名医护人员逆行援鄂,19 个省份对口支援,从全国调集约 4 万名建设者奋战火神山、雷神山医院…… 而今,15 个省份 3.8 万余名医务人员驰援上海,多地米面粮油、瓜果蔬菜等物资供应纷纷抵达抗疫一线,让老百姓有更好的生活保障。源源不断的中国力量正助力上海、吉林等地挺过艰难时刻,温暖着每一个隔离在社区和楼宇的人。

 我们积累的防疫经验为用最短时间遏制疫情扩散保驾护航。

 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优化病例发现和报告程序;实现差异化精准防控;社区防控筑牢防疫第一线,做好居民生活物资供应及就医需求保障…… 时至今日,抗击疫情需要每一个中国人民的理解与支持,面对跌宕反复的疫情,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决心,继续发扬生命

 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凝聚起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

 疫情形势越是严峻,越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举措,我们就会积小胜为大胜,向着“动态清零”的目标逐渐迈进。

 一月之内,核酸检测能力翻了数倍;全国 10 余个省份、数万医护人员八方驰援;党员亮身份、见行动,向社区一线报到;7 万多张方舱床位迅速投建,184 小时交付万人“大方舱”…… 这是时不我待的紧迫,更是事不过夜的决心,上下一心调集力量、狠抓落实,将为社会面清零提供有力支撑。

 ——慎终如始筑牢“四早”防线。

 早发现,核酸检测是第一道防线。4 月 4 日,全国倾力支援、上海全力以赴,创造了单日单城最大的核酸检测量。

 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这不仅是对上海这座城市综合能力的一次考验,更用实践表明了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决心、力量和信心。

 这场 2500 万人的核酸检测“竞速赛”,在上海的每一条街巷、每一栋楼宇打响,社区工作者、党员干部、志愿者尽锐出战,“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仅 26 个小时,2566.5 万人、242.7 万管采样完成。

 抗击疫情动态清零心得体会 2 2

 上海 3 月以来的这波疫情,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超过 7.3 万例。4 月 5 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透露,昨天上海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首次突破 1 万例,总数达到了 13354 例。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顾洪辉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播速度很快、隐匿性很强,目前上海疫情还在高位运行,形势极其严峻。

 上海 4 日启动了全市核酸筛查。截至 4 月 5 日 8 时,全市共采样2566.5 万人、242.7 万管,已完成检测 192.5 万管,其余样本还在检测之中。

 在 2500 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同步开展检测,无疑是对上海这座城市综合能力的一次考验。目前中国 15 个省份已派出医务人员 38000多人,另调集核酸检测力量 238 万管支援上海。

 在众多援沪医疗队中,来自武汉的医疗队被网友称为“热干面”和“生煎包”的双向奔赴。“在武汉疫情期间,上海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一名援沪的武汉医疗人员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他们都曾有武汉抗疫的经验,在上海工作起来也能得心应手。

 “街上没有人,小区里封闭管理”,从高铁站前往隔离酒店的路程,丧失“活力”的上海,让白祥军“想起了 20 年时的武汉”。

 他是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副院长,也是此次同济医院援沪医疗队的领队。

 4 月 2 日下午 3 点,武汉同济医院接到援沪通知。武汉疫情后,国家卫健委在现有国家医学中心规划的基础上,增设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落户该院。武汉同济迅速从该医学中心中抽调了一支队伍,共 53 人,囊括呼吸、心脏、肾脏、ICU 等科室的医护人员。

 “他们都曾有武汉抗疫的经验,在上海工作起来也能得心应手”,白祥军说,他们连夜通过网络视频开展院感及疫情个人防护等培训和考核,并于次日凌晨 5 点在医院集中,赶赴当天第一班早上 8 点钟通往上海的专列。

 武汉市第六医院援沪医疗队接到的通知更早一些。武汉六院副院长王小江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大约是 3 月 30 日他们就向院里下达了自愿申请援沪的通知,最初名额只有 15 人,结果通知下达后,大约一百多人报名。后来应省里指令,六院的名额增加到了 24 人,由4 名医生和 20 名护士组成。

 武汉六院第一个报名的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江城。江城曾是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在 20 年武汉疫情中,他双肺全白,一度出现呼吸昏厥,住院整整 50 天。

 江城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的抗疫日记,一度吸引了数千万人关注。“当时武汉那么困难,全国各地人民过来支援我们,从内心里是非常感谢的”,这一次,他扛起了六院援沪医疗队领队的大旗。

 像江城一样,24 名医护人员均有参与武汉抗疫的经验。王小江说,他们除了按报名的先后顺序,也从专业上做了安排,4 名医生分别来自呼吸、心血管、神经、消化科室。

 “除了照顾新冠的病人以外,还怕他们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病,像心血管、脑血管、消化道方面的疾病等。”王小江说。

 白祥军也有相似的看法,在临时组建的方舱医院中,如果病人管理不好,可能会产生一些意外的情况。在方舱医院的病人都是些无症状感染或者轻症患者,他们中大多数不需要特殊的抗病毒治疗,所以重在管理、心理疏导等,让患者能够更快康复和转移。

 由于火车载量有限,六院的医护随身带了两天的防疫物资,以及一台监护仪、一台除颤仪,还有一个急救箱,之后再通过货运补充之后的物资。在确定名单后,医院也要和医护人员的家属逐个解释并征得理解,“这是一个非常光荣的任务”。

 抗击疫情动态清零心得体会 3 3

 中国内地昨日新增确诊病例数为 46,其中 45 例为境外输入。首例境外输入病患向境内人士传染病例,打破了持续数日境内零增长的“好日子”。

 疫情发展一波三折,全球疫情急剧爆发,都让“零增长”被中断显得很正常。毕竟,对于新冠肺炎病毒的致病机理,直到目前全世界都还没有认识清楚。境外输入压力与日俱增、无症状感染者以及治愈者复阳病例,都成了疫情防控难点。

 这两天,某记者所写“我最难忘的一天”流传较广,该文称武汉多处出现新增以及复阳病例均被“瞒报”了,盖因政府要死守“零增长”。

 今天,“武汉发布”对此逐一予以澄清。尽管是虚惊一场,但是普遍关注背后的焦虑却是真实的。会不会有些地方为了“零增长”、为了复工复产,甚至为了所谓“政治正确”,而瞒报疫情?这是全国人民十分关心的问题。

 百姓有疑虑可以理解,但应看到这样的事实:经过方方面面特别是医护人员艰苦卓绝的努力以及武汉人民“闷”家近 2 个月的代价,现存确诊病例从高峰时的 5 万多例减到 3 月 21 日的 5143 例。目前,当地医疗资源已经盈余,病人才会往高水平医院转移。当此之际,公然在病例数字上做手脚的可能性极小。一来,湖北曾严肃处理并立案调查咸宁缓报瞒报官员,有前车之鉴,谁敢铤而走险?二来,疫情风吹草动万众瞩目,想瞒也瞒不住,谁敢冒被钉在历史耻辱柱的风险? 政府公信力的失去很容易,重建则艰辛而漫长。但是,再难,也要坚持公开透明,实事求是,如同新任湖北省委书记应勇的明确要求:对已确诊病例不允许核减,已经核减的必须全部加回,对相关责任人要查清事实,严肃问责。

 只要不打折扣,实事求是,疑虑终将散去,信任终将重建。

 当前,疫情趋缓势头没有变。“零增长”是百姓期待,也是政府关切。而且越来越多的地方,也确实长时间保持了“零增长”。但“零增长”不能成为生产生活走向正常的最大心理障碍,更不能为了“零增长”就过度紧张,甚至瞒报缓报,消解群众安全感,影响复工复产

 大局。境内新增病例零星反复,符合疫情发展特点,各级政府要科学看待,绝不能在“零增长”问题上搞所谓“一票否决”,否则必然催生新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甚至假大空现象。只要尊重科学,及时处置,及时做细做严流行病学调查,就向公众明示了疫情防控“安全阀”。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是一场持久战。树立政府公信力,是凝聚战“疫”力量的重中之重。即便“零增长”被零星突破,只要公开透明,就能够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无碍于政府公信力。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兹事体大,轻慢不得。

 抗击疫情动态清零心得体会 4 4

 推广“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的监测模式,不断提高“早发现”能力;紧盯传播链条,及时进行流调溯源;精准实施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分类管理措施……近期,全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各地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与病毒赛跑,跑得越快,就越能掌握战“疫”主动权。目前主要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传播速度快、隐性感染和轻症病例比例高等特点,无症状和轻症感染者较多,导致发现和防控疫情工作更加困难。越是这样的时候,越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动态清零”的精髓,一是快速,二是精准。立足抓早、抓小、抓基础,发现一起就扑灭一起,既能减少疫情对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又能最大限度地平衡社会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之间的关系。

 可以说,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是“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的必然要求,是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的有力体现。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医疗卫生条件存在差异,疫苗接种在不同人群之间存在不平衡性,同时老年人口基数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动态清零”是现阶段基于我国当前疫情形势的最佳选择,力争在短时间内做到“动态清零”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疫情防控策略。保持战略定力,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从严从实开展防控工作,我们必能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

 近期,全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各地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目前主要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传播速度快、隐性感染和轻症病例比例高等特点,无症状和轻症感染者较多,导致发现和防控疫情工作更加困难。越是这样的时候,越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

 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是“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的必然要求,是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的有力体现。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医疗卫生条件存在差异,疫苗接种在不同人群之间存在不平衡性,同时老年人口基数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动态清零”是现阶段基于我国当前疫情形势的最佳选择,力争在短时间内做到“动态清零”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疫情防控策略。我们必能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

 抗击疫情动态清零心得体会 5 5

 近期,境外输入引发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已先后波及多个省份,疫情形势严峻复杂,防控压力持续增大。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定信心、保持耐心、更为细心,落实落细各项防控举措,从严从紧从快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筑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严密防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坚定信心,不必惊慌失措。对近期境外输入引发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应该高度重视,但不必惊慌失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打响了抗疫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以最快的速度有效控制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积累了丰富的抗疫经验。针对疫情形势变化,我们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健全常态化防控机制,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对于抗疫我们一定要坚定必胜信心,坦然面对、积极应对,凝聚各方强大合力,从容有序采取精准措施,万万不可乱了方寸和阵脚。

 保持耐心,不能厌战懈怠。“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目前境外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不少国家病例数呈现快速反弹趋势。当前传播的毒株主要是德尔塔变异株,具有载毒量大、传播速度快、体内复制快、转阴时间长等特点,加之当下正值暑期,人员外出流动增多,疫情传播风险进一步增大,任何一个薄弱环节都可能带来严重

 后果。我们必须坚持慎终如始,时刻保持耐心,提高对疫情的警惕性,切实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做好较长时间“打硬仗”的思想和工作准备,紧盯关键环节、重点领域落实防控措施,做到环环相扣、一丝不苟、久久为功。

 更为细心,不可疏忽大意。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必须落实落细防控举措,万万不可因疏忽大意给狡猾多变的病毒传播以任何可乘之机。各地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压紧压实“四方责任”,严格兜紧防控底线,全方位织密扎牢疫情防控安全防护网,继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严格进出京管理,做好“人物同防”“闭环管理”,确保疫情防控无死角、无盲区、无漏洞。各类公共场所要做到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完善应急预案,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加强通风、消毒、清洁卫生,将体温检测、人员出入管理、核验健康码等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个人要切实增强自我防护意识,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积极完成疫苗接种,人人争做抗疫战斗员,构筑强大免疫屏障。

 疫情就是命令,防疫没有假期。面对压力持续加大的疫情防控形势,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树牢底线思维、强化责任担当,真正严起来紧起来实起来,采取更加坚决、更加严格、更加有效的措施,举一反三、查找漏洞、扎紧篱笆,发扬“钉钉子精神”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尽快遏制住疫情扩散蔓延势头,确保战“疫”成果得到持续巩固。仅供参考

篇五:对上海疫情的思考和感悟

治理与城市疫情防控实践逻辑及理论反思——以上海市X区“一网统管"运行体系为例董幼鸿叶岚●●摘要:技术治理是对国家治理理性化的整体安排,在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技术“赋能”作用显现并诱发治理变革。在识别技术治理差异化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疫情防控技术治理分析框架,并对“一网统管”运行体系的技术治理模式进行案例研究,可发现技术治理在城市疫情防控中的运行过程、治理逻辑与风险隐忧。相比于常规情形,疫情防控中的技术治理表现出对数字技术的较高依赖,对跨部门数据对接、信息共享与组织协同的更高期待等特点,并且遵循的是非线性技术演进路径。在危机管理全过程中,风险管理阶段对非结构化数据的需求较高,而应急管理和善后学习阶段更侧重对结构化数据的开发和使用。城市疫情防控中的技术治理体现出五大治理逻辑,但也存在削弱个体权益、隐私保护不力、成本投入过高、诱发权力集中和基层负担过重等风险隐忧。关键词:技术治理;疫情防控;一网统管;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作者简介:董幼鸿,政治学博士,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执行主任、教授;叶岚,管理学博士,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20)03—0024—10提升城市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管理能力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而技术治理在其中的“赋能”作用日益显现。2019--2020岁末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并迅速向全国蔓延,31个省、市、自治区相继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城市因其人口规模大、流动人口多、交通运输量大等特点,为疫情传播与扩散提供了诸多“媒介”,也因而成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主战场”。在此次“战疫”过程中,除了物理隔离、宣传教育、治安管理、科学收治等传统疫情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特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精细化防控机制创新与优化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9BGL23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人工智能应用对地方政府智能化治理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9CGI.t)54);上海社会科学基金专项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重要论述与‘一网统管’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20ZXA003)。黼万方数据

 防控手段外,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技术治理模式在城市疫情防控中加速普及应用,在疫情监测、人员风险等级评定、密切接触人员排查、资源调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精准防控与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使城市疫情防控更加精准和高效。本研究在系统梳理技术治理演进过程及其差异化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疫情防控技术治理分析框架,以上海市x区“一网统管”运行体系技术治理实践为例,剖析技术治理在疫情防控不同阶段的运行过程、治理逻辑与风险隐忧。通过对城市疫情防控的案例深描,探寻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与常规情形下城市运行保障中技术治理的一般性规律,并提供启示,以期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行政权力运行与公民权利保护之间的平衡提供可能的治理之道。一、问题提出:技术治理与城市疫情防控技术治理是对国家治理理性化的整体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治理现代化水平。技术治理通常包括管理主义影响下突出技术理性的传统技术治理与以数据和算法规则为牵引的新型技术治理两个方面。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性、新技术在疫情防控中作用的前瞻性以及常规情形与突发事件下技术治理的内在差异性等原因,技术治理不应仅仅满足于考虑常态下的静态技术理性与政治、行政、经济和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而应致力于寻求变革中的新技术、更加开放的行政系统与更加多元化、精细化、人性化的“平战结合”的城市治理目标之间的内在动态平衡,探寻城市疫情防控与技术治理相互激励、相互作用、相互强化的实现途径与内在逻辑。(一)技术治理对城市疫情防控的嵌入城市疫情防控是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技术治理嵌入水平在不同突发事件情境下存在差异,但技术治理在城市突发事件防控中嵌人程度的不断深化却是国内外应急管理的共同趋势。我国技术治理嵌入的深化突出表现为三个转变:一是从研发单项应急装备技术向建设成套化技术装备体系转变;--是从单纯强调应急管理机构内部数据库和信息化指挥平台建设向综合运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推进跨部门、跨地区和跨层级联防联控与应急协同转变;三是从单一注重技术引进、应用与本土化向统筹考虑技术应用、思维变革、人才储备、制度创新、组织保障、流程再造、政治影响、法制框架与公众权益等多因素复合影响转变。技术治理与城市疫情防控体系之间具有互构性,通过相互形塑寻求最大相容性;技术治理对技术理性的依赖性与包容度,对技术治理在城市疫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有着深刻影响。研究表明,以技术理性为准则的技术治理能够通过权力实施过程的规范化和程序化来强化科层制的合理性,①并以技术变革替代体制性改革的方式将创新所带来的政治风险限制在行政操作层面。②但是,技术理性过于突出公共治理实践中的工具理性,而忽视了国家统治机构与政府行政体系的政治性、合法性与公共性等价值诉求,③导致价值缺位;技术理性过度偏执于管理主义的路径,导致公共事务目标的复杂性、多元性、交织性和冲突性被简化为可以量化的效能和绩效,偏离了真实世界的治理场景;传统技术治理高度依赖形式理性设计和程序技术的控制,遵循单一问题导向的线性技术逻辑,无法由点及面,技术治理力量之间会相互抵消。①渠敬东、周飞舟、应星:《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②张福磊、曹现强:《城市基层社会“技术治理”的运作逻辑及其限度》,《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9年第3期。③罗梁波:《行政理性场景的交互格局:实践错位、理论偏差与未来面向》,《社会科学研究)2020年第1期。万方数据

 《东南学术}2020年第3期(二)新技术运用于城市疫情防控现代新型技术治理形态是深度信息化、智能化与转型期城市所面临的风险社会挑战相互碰撞的产物。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正在步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这在新冠肺炎城市疫情防控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新技术凭借其独特的大数据思维模式、便捷低价的数据资源获取、广泛建立的数据间关联以及高效的数据深度挖掘与智能分析,在社会风险动态评估预测、社情民意诉求汇聚和回应型政府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得以不断深化。①但也面临新技术开发应用专业人才储备高度稀缺、城市痰隋防控软硬件设施准备不足、公众健康安全与个体隐私保护之间难以达成平衡等技术治理挑战。在更深层次上,公权力行使主体既可以借助大数据的互联互通性鼓励疫情防控中多元社会力量的参与,又可以将算法作为新的政治规则来体现国家意志并增强社会控制,②这两者之间存在悖论。此外,立法体系对技术革命的滞后性与不适应性表现得更为突出,应急法制体系的滞后与缺陷可能使新技术发挥反作用功能。当行政法和侵权法等在数据保护中的作用捉襟见肘时,公权力对个人数据采集的边界和限度、机器人对自然人的行为模仿和情绪投射等,或将引发合法性与伦理危机。③(三)城市疫情防控中技术治理的特征在疫情防控中,技术治理的结构、功能与演进路径与常态下的技术治理形式有较大差异。第一,技术治理结构差异。在常态下,技术治理结构以普通通用技术为主(包括非信息化形态的组织管理技术和以电子化、互联网等为载体的传统信息技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辅。而在痰隋防控中,技术治理结构表现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通用技术为辅的特点。第二,技术治理功能差异。常态下的技术治理强调程序化与合规性功能并以服务单个部门的政绩、效能或提升单一事项的绩效为主,技术治理功能的发挥受到科层体系部门主义、信息壁垒的钳制较多。但在疫情防控中,城市治理的各个层级都表现出对技术治理在跨部门数据对接、信息共享与组织协同方面的推动作用,以及对技术“赋能”高度信息不对称情形下的科学防治和精准施策的旺盛需求与更高期待。基于数据和算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疫情防控的多种可能场景,新技术在疫情防控数据归集、人员排摸、模型推演、风险标识、优化防控资源调配、无接触式服务以及助力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彰显出数据量更大、知识面更广、专业性更强、响应速度更快和智能化水平更高的突出特点。第三,技术治理演进路径差异。在常态化情形下,技术治理通常需要遵循基于充分全面信息与多方专家论证基础上以政府为主导的线性演进路径,政府对技术使用模块与应用场景的规划性、设计性与干预性较强。相比而言,在疫情防控中,大数据和智能化产业相关的市场主体表现出较强的研发自主性与市场主导性,或是为疫情防控中新的应用场景需求提供技术研发和数据支持,或是为已经开发成熟的应用软硬件培育潜在客户,技术治理演进遵循“多点开花”的非线性演进路径。政府对技术治理中可能应用场景的前期规划性、人为设计性与行政干预性较少,但对技术演进的紧迫性与技术应用的实效性要求更高。二、城市疫情防控技术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技术治理背景下,数据是疫情防控中的关键生产要素,贯穿疫情防控全过程;数据运算能力是决定新技术应用对疫情防控嵌入深度并推进疫情防控进展和成效的重要影响因素。以①孟天广、赵娟:《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社会治理:理论建构与治理体系》,《电子政务}2018年第8期。②王小芳、王磊:《“技术利维坦”:人工智能嵌入社会治理的潜在风险与政府应对》,《电子政务}2019年第5期。③瑞恩·卡洛、迈克尔·弗鲁姆金、伊恩·克尔:《人工智能与法律的对话》,陈吉栋、董惠敏、杭颖颖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219、312页。万方数据

 《东南学术)2020年第3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为时间轴线,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嵌人为分析要素,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基于疫情防控危机管理过程的技术治理分析框架(见表1)。总体上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主要包括事前风险管理、事中应急管理与事后善后学习,疫情防控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数据收集、汇聚、比对、分析、研判与运用。分阶段看,风险管理阶段对非结构化数据收集的要求更高,数据挖掘的难度更大;因此,及时、全面、科学的数据收集过程和方式是这个阶段的重点和难点。应急管理和善后学习阶段更加倾向于结构化数据的开发和使用,更加侧重技术治理应用场景的识别与开发。表l 基于疫情防控危机管理过程的技术治理分析框架突发事件风险管理 应急管理 善后学习应急管理(事前) (事中) (事后)过程风险认知 风险研判 风险预警 应急处置 恢复重建 总结反思·风险可视 ·“工业机器·采集全样本·挖掘(非)·推动协同预化、快速排查、 人”助力生产 ·平台与工具技术治理 数据结构化数据价警机制的形成精准识别、智 (半)自动化 ·过程与方式核心议题 ·提高数据显值·为责任追溯能监测、科学 ·在线软件平 ·技术与法律·以科学决策与依法惩戒留预测台服务远程办 体系、治理结示度 存客观“证·弱人工智能 公学习 构、管理制度、替代模糊决策 替代人力作业·“互联网+ 运作流程、社据”·远程交互与 政务服务”提 会文化的关系线上服务高服务便捷度(一)技术治理与风险管理在风险管理阶段,与疫情相关的各类原始数据是风险认知的基础,其具体表现形式包括官方信息直报系统被动采集的数据,医疗机构等主动察觉的异常病案诊断报告,科学家和专业人士的基础性研究论文或会议宣讲,以口头、物理或虚拟媒介随机发出的风险提示消息,以及散布在网络空间搜索引擎中的关于发病症状的高频关键词等。风险管理阶段的原始数据通常具有分散性、碎片化、非结构化、非权威性、低价值密度与低可视化程度等特征,单一途径的信息不容易引起决策者关注或容易被决策者误读。因此,风险研判环节的数据加工变得尤为重要。传统危机管理中的数据加工主要依靠人脑或计算机对结构化数据的统计处理。这类基于决策者经验或有限数据处理能力的风险研判过程具有高度的模糊性、决策的低科学化和非程序性,并且更容易受到决策者主观意志的影响。尽管原始数据绝大多数以非结构化数据的形态存在,但在传统研判模式下,这些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却被排除在风险研判过程之外,客观上造成决策“失聪”。相比之下,新技术治理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开发算法、提高算力,将分散在人类社会、物理空间或虚拟空间中的以各种形态存在的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全样本分析,通过高度科学化与程序化的方式为风险研判提供决策辅助。风险预警在风险管理与应急处置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及时准确的风险预警既能反映前期风险管理的有效陛,又能为疫情防控争取更多主动权。但无论是2003年的非典疫情,还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都存在风险预警不够及时、不够准确的情况。这其中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也有人为因素的干扰。对于体制阻隔与机制不畅问题,新一代信息技术能更好地发挥“人不跑,数据跑”的作用,促进跨层级、跨地区、跨部门数据对接与信息共享,激发协同预警能力。对于人为干扰风险预警进程的情形,区块链等技术有助于实现“留痕”式管理,为在风险预警中出现的信息...

篇六:对上海疫情的思考和感悟

科学和法治的力量打赢“上海保卫战”—— 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法治评析

  要目 要目

 一、依法开展社区疫情防控 二、依法采取流调、排查等必要防控举措 三、依法定期发布疫情信息 四、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依法采取隔离措施 五、依法对密切接触者采取预防类措施 六、依法对特定居民小区或楼栋采取隔离类措施 七、依法对较大区域采取封控类措施 八、依法设立疫区并采取封控类措施 九、对被病毒感染物品依法采取封控类措施 十、依法追究单位或个人拒不配合疫情防控的法律责任

 当前,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正进入最吃紧的决战阶段,上海正在采取最坚决措施全力阻击新冠疫情的传播。上海作为一个拥有 2500 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是国家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城市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城市,更是我国屈指可数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城市。在这场历史大考面前,上海没有退路,唯有依靠科学和法治的力量

 打好这场“上海保卫战”。

 疫情防控战,既是依靠科学的战斗,更是依赖法治的战斗。上海在这场战斗中,无论是前期的精准防疫还是现在的背水一战,都始终没有脱离“法治”的轨道。上海采取的一系列防控举措始终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为代表的相关法律及上海地方立法机关《关于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等地方法规,始终在坚持依法防疫的努力。

 一、依法开展社区疫情防控 一、依法开展社区疫情防控 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明确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列为乙类传染病,同时又明确规定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居民、村民参与社区、农村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活动”的相关授权,上海提出了《社区疫情防控管理工作指引》,鼓励向社区报到的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作为志愿者,下沉充实到社区一线承担疫情防控任务。

 二、依法采取流调、排查等必要防控举措 二、依法采取流调、排查等必要防控举措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上海建立了市、区联防联控应急处置机

 制,流调队伍和人员彻夜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相关人员排查,广大市民也应积极配合疾控人员开展流调排查和采样检测工作。

 三、依法定期发布疫情信息 三、依法定期发布疫情信息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建立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应当及时、准确。”上海建立了每日疫情权威发布机制,通过召开发布会和依靠“上海发布”等线上平台,全面通报相关信息,真实反馈市民关切。难能可贵的是,上海始终力求在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隐私权保护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在相关信息发布中极力避免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给每个“病人”以尊严。

 四、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依法采取隔离措施 四、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依法采取隔离措施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同时,规定“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目前,上海已经建设了一系列方舱医院,相当数量的感染者也已经接受隔离治疗。

 五、依法对密切接触者采取预防类措施 五、依法对密切接触者采取预防类措施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应当对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划定疫点、疫区的建议,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卫生处理,对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控制方案。”当前,上海正在全面落实核酸筛查“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广大市民应依法配合做好核酸筛查工作,不应逃避自己参与核酸筛查的正当义务。

 六、依法对特定居民小区或楼栋采取隔离类措施 六、依法对特定居民小区或楼栋采取隔离类措施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实施隔离措施。”同时,还规定“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当前,上海的广大市民已经居家或封闭式办公相当一段时间,必然会面对诸多困难,都渴望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越是这样的时刻,越需要“摒住”,越是要“讲规矩”,越是要服从大局、彰显“素质”。

 七、依法对较大区域采取封控类措施 七、依法对较大区域采取封控类措施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

 施并予以公告:(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二)停工、停业、停课;(三)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四)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五)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前期,上海已经及时采取了学校停课(网上授课)等举措,目前为防止病毒传播对超市、菜场等也采取了必要的管控措施。可以预见,相当的商户受此影响处境艰难,但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这样的措施实在是不得已的必须之举,也是依法之举。

 八、依法设立疫区并采取封控类措施 施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宣布本行政区域部分或者全部为疫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在疫区内采取紧急措施,并可以对出入疫区的人员、物资和交通工具实施卫生检疫。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甲类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当前,上海已经对浦东、浦西相继封控后开展核酸筛查,并已经宣布依法实行“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的“三区”差异化防控举措,要求封控区“区域封闭、足不出户”,管控区“人不出小区、严禁聚集”,这些都是依法落实相关法律的具体举措。

 九、对被病毒感染物品依法采取封控类措施 九、对被病毒感染物品依法采取封控类措施 传染病防治法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

 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发现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如不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的,可以采取封闭公共饮用水源、封存食品以及相关物品或者暂停销售的临时控制措施,并予以检验或者进行消毒。经检验,属于被污染的食品,应当予以销毁;对未被污染的食品或者经消毒后可以使用的物品,应当解除控制措施。”当下,为避免病毒传播,上海的物流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但为了尽快斩断病毒的传播链条,全社会都必须学会承受这种代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正是法治的成本。

 十、依法追究单位或个人拒不配合疫情防控的法律责任 十、依法追究单位或个人拒不配合疫情防控的法律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对拒不履行传染病防控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这种责任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民事责任,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 77 条规定:“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二是治安行政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50 条规定,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或是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三是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刑事责任,刑法第 330 条规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

 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拒绝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消毒处理的;(三)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四)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法治既是温情的,也是严肃的,希望每位市民都能用自己的行动尊法、守法,履行作为市民的法律义务。

 疫情之下,让我们共同用法治守护这座城市,用法治的共识,推动上海这座流淌着“法治精神”的城市早日“重启”!

篇七:对上海疫情的思考和感悟

疫情时 政 热 点 专 题

 时政背景

 时政背景•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空难度最大的重大突破公共卫生事件。•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病毒突袭而至,疫情来势汹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临严重威胁。此时的中国,正迈入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防控疫情既要把握点多面广的现实国情,也要防止来之不易的建设成果付之东流,还要防治经济停摆、社会失序等难以预测的风险......

 国家力量国家力量抗击疫情

 2020年伊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轰然打响。不断增长的确诊病例数,刺痛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汇报、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党中央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下,各地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联动,紧急行动、全力奋战;广大医务人员冲锋在前、无私奉献;党员干部在抗疫防疫工作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战,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思考】在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迅速凝聚起磅礴力量?①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核心力量。面对疫情,党中央迅速作出科学判断与部署,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指明了方向。②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各地各部门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③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且依靠人民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④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召开21次会议研究决策,领导组织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大会战,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周密部署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因时因势制定重大战略策略。从强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者;从指出"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到强调"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1.请阅读材料,你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什么?党中央重视疫情2.党中央高度重视疫情说明了什么?(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宗旨。(2)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生,情系民生。(3)党和政府敬畏生命,重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4)中国共产党坚持宪法原则,始终尊重保障人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召开21次会议研究决策,领导组织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大会战,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周密部署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因时因势制定重大战略策略。从强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者;从指出"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到强调"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3.谈谈“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这句话对你的启示(1)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2)我们要敬畏生命,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3)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依法治国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召开21次会议研究决策,领导组织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大会战,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周密部署,因时因势制定重大战略策略。从强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者;从指出"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到强调"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4.从材料中可以看到各级党委与政府落实法律要求,用法治展开疫情防控工作,加强配套制度的设立完善与落实、构建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这说明了什么?法治,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应对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以法为纲,为疫情防控注入法治正能量,党中央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对依法推进疫情防控、提高依法治理能力作出全面部署。各级政府迅速依法采取一系列严格防控措施,以"严防死守"的姿态遏制疫情蔓延。自上而下,法治成为同心抗"疫"关键词。

 致敬逆行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召开21次会议研究决策,领导组织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大会战,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周密部署,因时因势制定重大战略策略。从强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者;从指出"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到强调"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5.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一群人始终坚守抗疫一线,守护着社区安全。危险中他们"逆向"而行,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贡献。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为国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优秀品质。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积极传承弘扬民族精神,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要捍卫国家利益,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以国家利益为重,自觉履行相应的责任,积极服务奉献社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召开21次会议研究决策,领导组织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大会战,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周密部署,因时因势制定重大战略策略。从强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者;从指出"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到强调"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5.逆行者身上哪些强大力量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1)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生命虽然平凡也能创造伟大。(2)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奉献自己的青春。(3)我们要热爱祖国,心怀爱国之情,坚持国家利益至上。(4)自强具有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品质。

 科技创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召开21次会议研究决策,领导组织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大会战,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周密部署,因时因势制定重大战略策略。从强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者;从指出"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到强调"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5.“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说明了什么?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应对疫情防控是关乎全人类发展的大事,中国要坚持走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发展。

 大国担当

 材料:中国从携手30多个国家一道发起“一带一路”寝苗合作伙伴关系倡议,到成功举办新冠疫苗国际合作论坛从提出全球疫苗合作行动倡议,到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捐赠1亿美元;从启动“中国东盟健康之盾”合作倡议,到金砖国家疫苗研发中心启动……中国努力让疫苗成为各国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产品。在巴西,中国科兴新冠疫苗年初获批为当地6岁至17岁儿童和青少年接种,圣保罗马塞利诺少校州900多所学校安全顺利地迎来了新学期在缅甸,中缅合作生产的新冠疫苗3月正式投产,计划每月生产100万剂在塞尔维亚,欧洲首家中国疫苗工厂将于年内开始生产中国国药新冠疫苗,助力满足本国、巴尔干国家及欧洲其他国家疫苗需求……一架架“疫苗航班”跨越山海,一座座疫苗工厂投入运营,一项项中国技术惠及普通民众,书写出一个个共抗疫情、共促发展的生动故事。截至目前,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供应超过21亿剂新冠疫苗,全球使用的疫苗有一半是“中国制造”中国最早支持疫苗知识产权豁免,率先同发展中国家开展联合生产中国在15个国家已经或正在建设疫苗原液灌装基地,打造当地疫苗生产中心,并向有疫苗合作需求的国家提供相应技术支持。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中国努力向世界提供疫苗,为世界应对疫情作出巨大贡献。坚持团结合作,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积极开展国际抗疫合作,携手各国攻坚克难,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发展倡议,诠释了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应有之义。中国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积极推进抗疫国际合作,为世界上其他国家作出了表率。中国始终积极参与并推动国际抗疫合作,向多个国家援助医疗设备和新冠疫苗,是多边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倡导者与支持者。

 金 题 精 讲

 材料一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广大医务人员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广大党员干部、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斗争的第一线。他们有的舍弃“小家”团圆,成就“大家”安康;有的瞒着家人,主动请缨奔赴战场;有的不辞辛劳,通宵达旦救治患者……彰显了中国力量、体现了中国精神。材料二 这是全球化的世界,任何一个国际社会成员都不可能置身于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之外,必须积极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习近平强调,中国愿同中东欧国家团结协作、合力应对,加强联防联控和疫情防治经验交流,探讨开展传统医药合作,提升卫生医疗合作水平,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1)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2)青少年应怎样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贡献?(1)逆行者身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中国的大国担当。中国是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中国坚持和平、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和难题,中国不退位,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2)关怀生命、尊重生命价值、积极宣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放眼全球、心系祖国、关注人类卫生健康、树立远大理想、不断学习、提高健康修养。面向未来,既需要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也需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我们不仅要正确理解自己的人生规划,而且要积极关切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关注人类与世界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在学习和实践中走向未来。

 2021年8月3日,警方发布通报称,64岁女子毛某某不遵守防控防疫法规要求,擅自离开封控地,隐瞒旅居史,频繁活动于多处人员高度密集地,致使新冠疫情扩散蔓延,造成极其严重后果。公安机关依法将其刑事拘留。一网友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毛某某年龄大,情有可原,只应受到道德谴责,不必受到法律制裁。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位网友的观点进行...

推荐访问:对上海疫情的思考和感悟 疫情 上海 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