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心得体会7篇

坚定文化自信心得体会7篇坚定文化自信心得体会 2022年学习贵州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材料 2022年4月25日,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贵阳隆重开幕。省委书记堪贻琴代表中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坚定文化自信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坚定文化自信心得体会7篇

篇一:坚定文化自信心得体会

22 年学习贵州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材料

 2022年4月25日,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三次代表大 会在贵阳隆重开幕。省委书记堪贻琴代表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贻琴书记代表省委所作的工作报告,既回望过去、又开启未来,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描绘了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宏伟蓝图。贻琴书记在报告中深情寄语青年,使大家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贵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隆重开幕。贻琴书记代表省委作的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发展成就、科学总 结了珍贵经验、明确提出了奋斗目标、精准擘画了宏伟蓝图, 特别是殷切期望新时代贵州青年要在党的旗帜下,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自觉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在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人生出彩,让广大党员倍感关怀。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大会主题,高屋建领瓴,立意清新,一开始就展示了贵州发展的最强音,令人无不精神振奋、斗志高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贵州省委省政府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靠只争朝夕 的勇气和"5+2""白+黑"的拼劲,创造了赶超跨越的"黄 金十年".这十年,贵州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实现了从解决温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并持续保持着赶超进位的强劲势头,实现了

 经济总量从长期靠后、奋起直追到赶超进位的历史性跨越,迎来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大数据发展、生态建设、改革开放、民生福祉和社会治理水平"的"六个"大踏步前进。听到这些成绩,想到在逝去的十年里,自己也有幸地参与其中,莫不使人感慨、莫不使人自豪! 堪贻琴同志客观总结了赶超 跨越的"黄金十年"后,从领袖的嘱托、新国发(2022)2 号文件给贵州带来的难得发展机遇以及开创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需要,提出了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 统领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全力建设"四区 一高地",实现"推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生态环境、文 明程度、治理效能、党的建设再上新台阶"的五年奋斗目标, 迈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十年"。

 通过学习甚贻琴同志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所做的报告,使我深受感动,深受鼓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为贵州昨天取得的成就而欣慰,更为党代会所描绘的贵州的明天而信心满满。但作为党员,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是继续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认识、深刻理解、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 性意义,从思想深处到一切行动自觉做到"两个维护";二 是自觉遵守党的纲领,坚持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三是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建言献策,助力经济更强、百姓更富、生态更美的新贵州建设。

 2022 年学习贵州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材料

  2022年4月25日,贵州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贵阳隆重开幕,会议上席谋贻琴代表中共贵州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伟大旗帜、牢记领袖嘱托,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层司,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报告。大会精神持续在全省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锤炼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弘扬担当实干作风,保持风清气正环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这是一次高举旗帜、维护核心的大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是一次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大会,是一次团结民主、风清气正的大会。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共贵州省第十二届委员会报告的决议》《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共贵州省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团结干事的领导班子,全面擘画了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全省面前的重要政治任务,就是要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全力以赴把大会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必须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全省上下必须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时时事事处处都要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始终让忠诚核心成为贵州党员干

 部最鲜明的政治品格、成为贵州政治生态最鲜明的政治底色。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作为总遵循、总纲领、总指针,作为最为根本、最为持久、最为强大的动力源泉,切实转化为贵州发展的战略思路、政策举措、工作抓手和实际效果,不折不扣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贵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必须踔厉笃行推进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新征程上贵州全部工作的主题。全省上下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全过程聚焦高质量,全要素服务高质量,紧紧围绕主战略、主定位抓落实,以"四化"的突破支撑"四新"的实现,不断打造竞争新优势、打开发展新局面。要着力抓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坚定不移推动"四化"、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激活创新汇聚人才、切实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共享高品质生活,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汇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繁荣多彩贵州特色文化、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统筹发展和安全、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必须毫不动摇加强党的建设。全省上下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永葆自我革命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要锤炼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夯实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大力弘扬担当实干作风,坚定不移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要求真务实"科学

 干",只争朝夕"抓紧干",敢于斗争"担当干",提高本领"创新干",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拼搏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这一代人肩负高质量发展的重任、现代化建设的使命,我们这一代人充满无比的自信、无穷的力量。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领袖嘱托、牢记初心使命,忠诚干净担当、勇闯发展新路,在国家强起来和民族复兴进程中实现贵州新跨越、作出贵州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 年学习贵州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材料

  2022年4月25日,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隆重开幕,贻琴书记代表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以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为主题的报告,这是一份广泛吸纳民意与智慧的报告,是一份凝聚信心与希望的报告,也是一份饱含思想与心血的报告,是过去5年全省各项工作的凝聚,也是未来5年的发展展望,更是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建设多彩贵州的决心和信心。

 报告指出了全省今后五年工作总的指导思想:高举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国发(2022)2号文件的重大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 略,全力建设"四区一高地",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 设新篇章。

 新时代,新起点,新使命,新征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阶段,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镰刀锤头交相辉映、党心民心同频共振的氛围中隆重举行。党代会报告总结了五年来全省取得的各项历史性成就,擘画了未来五年牢记使命嘱托、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贵州"四区一高地"的宏伟蓝图,既是一份满意答卷,也是一盏指路明灯,更是一个动员号令,

 振奋人心,催人奋进。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要切实用省党代会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做到赤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

 认真学习领会报告精神,把学习党代会精神摆在突出位置,通过认真学习,深化对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理解,切实提高对自身使命、宗旨意识和主要工作的认识。

 二是以学习为契机,深化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党代会精神,重在贯彻,重在落实,真正把省党代会精神与镇情、村情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使命感,以"干就干好"的思维,用心用情谋划工作,创新举措,全力做好基层党建、党建促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建设、人才工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充分发扬党建工作者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千方百计,攻坚克难,力争各项工作在全市"争一流""走前列"。

 三是以学习为契机,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将学习贯彻省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作为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勤于学习,苦练内功,解放思想,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始终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进一步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切实履职尽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踏实肯干、奋勇争先,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的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2022 年学习贵州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材料

 2022年4月25日,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隆重开幕,贻琴书记代表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以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为主题的报告,报告描绘了我省未来5年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党员,我们从深刻把握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今后五年贵州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深刻把握省委对学习贯彻落实大会精神的要求三个层面,对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进行全面学习。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系统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历史性成就,科学谋划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全省的战略目标,选举产生了团结干事的领导班子,是一次高举旗帜、维护核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凝心聚力、催人奋进,团结民主、风清气正的大会。毕节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将学习感悟和收获体现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到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毕节精彩答卷,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大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把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作为本次党代会的主旨灵魂,把"高举伟大旗帜、牢记领袖嘱托"贯穿会议全过

 程,充分展现了贵州党员干部忠诚核心的鲜明政治品格。会议选举产生了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党中央提名的代表候选人王沪宁同志当选,表达了省党代会全体代表的共同意愿,表达了全省党员干部群众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衷心拥护,充分展现了贵州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大会紧扣高质量发展的主题,系统总结过去五年的成绩和经验,深刻分析面临的形势和机遇挑战,科学谋划了未来五年全省发展的主战略、主定位、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充分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汇聚了全体代表和全省人民的共同意志,充分展望了贵州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必将有力引领全省上下在新征程上阔步前进。

 大会严格贯彻中 央对换届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 突出政治标准,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委和省纪委,实现了新 老班子的顺利交替,为推进贵州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今天下午召开的省委十三届一次全会,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批准了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会委员人选。甚贻琴当选为省委书记,李炳军、时光辉当选为省委副书记,李元平、卢雍政、吴强、胡忠雄、谭炯、吴胜华、李睿、时玉宝、陈少波当选为省委常委。

 四是...

篇二:坚定文化自信心得体会

十九届三中全会心得体会 0 10 篇全会心得 10篇

 【一】

 “今天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胜利召开了,我和同事们集收看了开幕会,听了李克强总理的报告感到非常振奋”。过去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报告的一系列数据令我备受鼓舞。政府工作报告对未来发展的部署充分体现了对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坚持“以人民为心”的基本方略贯穿始终,如总理谈到 2018 年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 30%;清理群众和企业办事的各类证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等等。报告提到的很多事情,都是老百姓关心的。“我对未来国家的发展充满期待,更充满信心!” 【二】

 2018 年全国两会具有非凡的意义,是十九大召开之后的第一次两会,国将站在新起点,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坚实的步伐,开启夺取新时代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征程。高校需要主动承担自己的职责,不但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加强科技创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梦,

 为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提供智力支持。精仪学院师生将深入领会十九大精神,加快试点学院改革,努力建成世界一流工程学院,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

 【三】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将分别于 2018 年 3 月 5 日和 3 月 3 日在北京开幕。这是全国人民热切期待的两个重大会议。通过这两个会议将产生影响和改变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提案和议案。3 月 3 日下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部长通道”上谈到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话题时表示,要把提高教师待遇、完善教师待遇保障落实到教师的心里面去,“让他们脸上充满笑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听到教育部长的话感到非常欣慰。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我觉得教育是任何工作的基础。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实践者,理应受到重视。我期待,通过 2018 年的“两会”,将产生更多更好的教育相关的提案和议案,保障全国广大教育工作的自身利益,提高工资待遇,从而提升教师的教育热情,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四】

 过去的几年,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抢抓机遇,稳求进,

 砥砺前行,人民的生活水平、国家实力与形象有了显著提升,人民群众有了更强的获得感。作为一名奋斗在一线的科技工作者,我切实感受到了政府对于科技强国的重视,政府报告也多次提出智能制造及人工智能这些前沿的战略学科方向,这为我们这些科研工作者进一步指明了科研奋斗方向。我国对科技人才的重视程度较过去有了大幅提升,科研人员的待遇水平也有望进一步改善。

 【五】

 作为高校教师,今年两会,我重点关注教育部长陈宝生的发声,他指出,要让教师成为大家羡慕的职业需要办六件事,分别为“一提二改三育四用五保六尊”:一提,提高地位待遇;二改,改革教师配备制度;三育,振兴师范教育;四用,加强教师使用,压担子,指路子,提点子,给位置,发票子,给他们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五保,保障保护教师合法待遇;六尊,重振师道尊严,全社会尊师重教。如果各级各地能够认真落实部长指出的这六件事,教师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全力保障,特别是西部偏远地区、民族地区的乡村教师的能动性都能被极大的激发的情况下,全国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就会随之快速提升,教育资源将更加均衡的分配,全国的教育事业将加速步入到更好的质量、更高的水平、更全面的发展的教育“新时代”! 【六】

 公报指出,全体党员同志,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着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绩。听党话、跟党走,是我们党员同志应尽的政治责任和义务,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领域,这与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宋局长的讲话不谋而合。全体党员同志必须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尤其是在转变职能优化配置、深化体制改革上下功夫。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率。加快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规范和约束履职行为。这些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势必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坚决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央的领导,把握好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不折不扣抓好党央决策贯彻落实。

 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现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加快教育现代化,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党员干部,我们意识到要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敢担当,肯作为,以担当诠释忠诚,以奋斗铸就初心,以实干履行使命,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观念,牢固树立建设具有国特色的教育质量观。加强教育现代化创新实践,形成新型三结合育人局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立德树人,以人为本,深化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教育公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才能为祖国的教

 育事业发光发热。党员教师亦纷纷热议表态,要以优良的师风带动教风,促进学风,优化行风,要坚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沉下心、扑下身、用心血、用师爱滋润学生,演绎平凡教育事业的不平凡。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党员干部定会在新时代背景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三全会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奋力书写新时代三实小发展的新篇章,为东港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七】

 要强化政治意识,在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届三全会精神实质上聚焦发力。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适应新时代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这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有效治理国家和社会,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各镇街道、各单位要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届三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实践认同、情感认同,牢固树立“四个 意识”,自觉坚定“四个自信”。

 要强化作为意识,在准确把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深远意义上持续发力。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改革自觉性、坚定性。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个首要

 任务。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就是要通过机构的科学设置和职能的合理配置,解决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问题,解决“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两个布局的组织支撑和保障问题,强化党的全面领导。要牢牢把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就是要通过改革破除障碍和弊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比以往的广度更广、深度更深、影响更大,并涉及党、政府、军队、群团,我们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要强化担当意识,在有力推动各项改革措施保质保量落地上协同发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强调要充分发挥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并赋予省级及以下机构更多自主权,为我们推进改革、探索创新留足了空间。省委车俊书记强调,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三全会精神转化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推动我省改革工作走在前列。市委陈奕君书记强调,全市上下拿出自我革命的勇气, 以铁的纪律有条不紊抓好改革落实。椒江作为台州市政府驻地区,必须带头维护、带头落实、带头深化,以铁的纪律当好改革促进派。

 【八】

 党的十九届三全会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和改革开放 40 周年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新时代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设置、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里程碑式的会议。全

 会明确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顶层设计,审议通过了《共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了拟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拟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决定将这两个建议名单分别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主席团推荐,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适应新时代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着眼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大制度安排,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效治理国家和社会,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也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要充分认识、深刻领会到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是更好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推动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准确把握、深刻理解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按照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心、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扎扎实实推进改革,确保央决策部署在行业落到实处。

 一是要认真学习领会、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推进改革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自我革命,敢于负责、敢于较真、敢于碰硬,有组织、有步骤、有纪律地推进改革,为建设交通强国提供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

 二是一切行动听党央指挥,蹄疾步稳推进改革任务落地见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选择符合实际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央要求和部改革方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好主办、支持和配合工作,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保持工作力度和连续性。

 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确保改革顺利推进、行 业和谐稳定。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与思想政治工作同推进、同落实,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积极做改革的支持者、参与者、推进者、实践者。要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形成合力。要强化敢于担当的用人导向,激励更多干部勇挑重担、奋发有为。

 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春运有关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监督检查和反恐防范工作,加强应急物资和队伍准备,加强应急值守,为春运圆满结

 束和全国两会胜利召开提供有力保障;要及时办理答复两会期间议案、建议和提案,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九】

 要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要深刻认识此次全会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以此指导实践,全力推动全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要全面开展好学习宣传。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热潮,各级党委要担负起主体责任,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宣传形式,将全会精神及时传达到每一位党员干部,做到每一个党支部、每一名党员全覆盖,通过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要全面抓好贯彻落实。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央周围,统一思想,统一行动,锐意改革,确保完成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各项任务,确保党央各项部署在我县得到全方位的贯彻落实。

 要切实做好当前工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树立好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确保圆满完成全国“两会”重大专项安全 WW 工作任务;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在新的一年里,确保精准扶贫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级各部门要迅速形成浓厚氛围,做好开年各项具体工作,取得新年“开门红”。

 【十】

 十九届三全会是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关键节点和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为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意义重大而深远。全会把讨论研究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为主要议程,进一步向全党全国全世界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全会审议通过的《共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适应新时代国特色社会 主义发展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着眼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大制度安排,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这次改革的力度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触及利益之深前所未有,既有当下“改”的举措,又有长久“立”的谋划,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整体性和重构性,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央的非凡魄力。

 全会提出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目标是构建“五大体系”,即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武装力量体系,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标志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央对...

篇三:坚定文化自信心得体会

自信心得体会及感悟 3 篇集锦 民族要有自信心,必须要有文化自信;要有文化自信,必须重拾传统文化,再造中华文明的复兴。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自信心得体会及感悟 3 篇集锦,希望大家喜欢!

 文化自信心得体会及感悟集锦 1 “哒哒哒”的敲击声已成为当下随处可见的一种现象,还会有多少人愿意拿起笔在纸上书写我们的中国汉字;电子书及各类被大众追捧的打油诗等被人们当作了工作学习之外的生活调味品,还会有多少人愿意耐下性子手捧着厚厚的一本书在汉字之间品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每年都会有大批人为过“洋节”忙得不亦说乎,还会有多少人愿意关注一下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节日,重温一下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迁........种.种文化缺失的现象无疑不在向国家、社 会、人民传达着一个危险的信号,我们需要点亮中华文化自信之灯,让它永葆青春和活力,永远点亮在我们每一位国人心中。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下党正带领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砥砺奋进,如何提高文化软实力,建立文化自信成为了我们首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为此需要国家、社会、人民各方的协同配合。

 点亮中华文化自信之灯需要国家各项制度设施的有效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文化自信的回归需要国家在文化方面各项制度政策的颁布实施及一些必要的文化设施的组织建立安排,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世界都能感受到中华文化一直都在并且活在每一位国人心中,源远流长、永葆锋芒。

 点亮中华文化自信之灯需要社会各界的保驾护航。各式文艺演出、各类有关弘扬中国文化的演讲比赛、诗歌朗诵等需要社会各界的鼎力配合,使其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社会氛围,让国人爱上属于我们自己独一无二的传统文化,并绽放别样的魅力。

 点亮中华文化自信之灯需要人民的全力拥护。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从屈原、李杜,到三苏,再到元曲四大家、曹雪芹……在中国文艺历史星河中,有太多灿烂的不朽作品,也有太多才华横溢的文化巨星。我们有何理由不为之自豪并且拥护它呢?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与源, 我们没有理由抛弃,相反应该弘扬坚持我们的文化自信。

 点亮中华文化自信之灯需要国家、社会、人民的共同努力,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能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华传统文化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人心 里,再次将中华文化自信之灯所点亮。

 文化自信心得体会及感悟集锦 2

 放眼全球,一个国家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两手都要硬”— —其一是经济,其二便是文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文化间的交融碰撞日趋白热化。中华文化虽有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特点,但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国人表现出来的却是民族文化自信的力不从心。

 中国人文化自信力的缺失是近代以来百年丧权辱国历史的积淀产物。当西方列强用大炮将中国封闭已久的大门轰然打开,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时,中国人“天朝上国”美梦破灭后取而代之的是国人对中华文化的怀疑、批判和否定。这种历史渊源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它一直在人们心里隐秘的苟存。

 这种现象其实是一种病态的心理表现。曾经有一位外教说,当她到中国商店购物时,往往要多花钱,售货员认为她是外国人肯定有钱。这位英国人说到这,脸上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说:“我很穷,我并没有很多钱。”要知道, 西方国家中也有穷人,他们并非个个腰缠万贯。这个事例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中国人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让国人看待中国文化时戴上了有色眼镜,他们总觉得我们一无是处。其实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精华与糟粕,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是完美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历经五千年而经久不息,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她既有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当然也有一些落后的、封建残余的东西,但绝不可全盘否定。反观西方工业文明,它是在几百年间迅速形成的文化产物,代表着现代化和工业化;其外貌似强大,却缺少了必要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的做好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同时也要博采众长,为中华文化注入新活力。

 经济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文化自信力的提升需要经济发展为后盾。经济的繁荣是文化繁荣的物质基础。唐朝是古代中国的鼎盛时期。唐朝经济文化的全面繁荣,表现出来的是中外文化的密切交流,中华文化深刻影响了世界的发展历程。“唐人”成为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我们的文化自信力是空前的,这是丰富的物质生活成就的自信力。

 近几年来特别是 20_年以来,中国人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力有了显著提高。奥运会、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为西方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中国人感到了空前的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这是令人欣喜的。伴着中国经济的起飞, 中国人的心理正在走向成熟。伟大的民族要有伟大的胸怀和胆识。也许短时期内我们无法彻底根除文化自信力缺失的现象,但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是大有希望的!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力的提升是大有希望的! 文化自信心得体会及感悟集锦 3 讲作为一名文化宣传工作者,必须牢牢把握历史方位,看清前行方向,走好脚下道路,开启新的奋斗征程。

 文化宣传工作者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很强的业务能力。有道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前一句说的是有担当、负责任,要做勇于担当、真抓实干的表率,做讲团结、顾大局的表率,做遵纪守法的表率。后一句说的是能讲好中国梦的故事,写出一手好文章。这虽是一句老话,但在当下新时代来诠释它,依然意义深远。

 铁肩担道义。说的是文化宣传工作者对社会无法推卸的责任。责任意识 强、敢担当,这是文化宣传工作者首先必须具备的条件。我们必须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不踩“红线”,坚守“底线”, 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最关键的是坚持稳

 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真抓实干,奋发有为,凝心聚力,要牢记对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不利的事情切不可为,时刻以清醒的头脑,判断社会舆论和舆情,做出最真实的报道。

 妙手著文章。我的理解就是说要用“乡土情怀”做好宣传文化报道。我觉得最关键的是用好手中的“三支笔”。

 第一支“公正之笔”。文化宣传工作者要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体现担 当,确保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我应义不容辞地以主人翁精神爱家乡、爱南翔,时刻牢记“担当、创新、争先、克难、为民”五种“南翔精神”及“创新、品质、智慧、人文、幸福”五个南翔内涵,努力维护来之不易的良好政治生态,维护团结奋进的大好局面,营造风清气正、心齐劲足的发展环境。

 第二支“文化之笔”。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把讲话精神学深悟透、落到实处,以实际工作成效贯彻十九大。必须不断创新理念思路、手段载体、方式方法、话语表达,全面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渗透力,讲出南翔文化的“根”和“魂”,用文化歌颂家乡美好,助力建设文化家乡,做优擦亮古镇南翔这张历史传统文化与现代都市文明交融共生的“文化名片”。

 第三支“心灵之笔”。文化宣传工作者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南翔好声音,切实提升理论宣传的说服力和影响力,新闻舆论的思想性和战斗性,发挥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优势,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开展舆论斗争。同时要善于发现和捕捉能给人以启迪的新思想、善于发现和展现最能体现时代精神、对人们有较大激励和鼓舞作用的典型人物,时刻给市民群众传递正能量。

 唱响主旋律。文化宣传工作者你还要牢牢掌握宣传工作主动权,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央精神、把握大局大势,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决维护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的十九大宣传好、解读好。

篇四:坚定文化自信心得体会

化自信有感(一)

 最近,拜读了曾仕强先生所著的《中华文化自信》一书,感触颇深,收获颇多。曾仕强先生通过该书向读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本质所在,通过与“诸洋文化”的横向比较,来解释中华文化的合理性。从而树立大家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在书中,曾仕强先生紧贴现实生活,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生动详实的举例,对中华文化进行生动剖析。

 联系此书,我想到,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没有文化自信是万万不行的。

 习主席就曾多次在谈话中提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 5000 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016 年 5 月 17 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表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

 定文化自信。“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培树中华文化自信需要做到:

 一、文化自信需要与时俱进 《周易》强调,“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要求人们“终时乾乾,与时偕行”,做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引重致远,以利天下”。

 “与时俱进”的思想,在我国应用非常广泛,在古代哲学和政治理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儒、道、法等各家各派的共同主张。在中国思想史上,儒家学说绵延两千多年而不衰。其主要原因在于它遵循了因时而变,与时俱进的原则,不断从时代的发展和其他思想理论中汲取营养,丰富发展自己。我们今天所说的与时俱进,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总结,它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在批判基础上的改造和升华。只有求新、求变、求创新,我们的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发扬。

 二、文化自信需要开放包容 《国语》中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也就是说,不同事物之间的碰撞、平衡才是“和”,“和”才能推动历史的发展,若相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则只是没有发展的增长,无可持续性。所以“和而不同”一

 直是中国古人追求的理念。《礼记·中庸》中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张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来看待不同的文化。孔子主张“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开放包容的文化是由古至今社会的稳定器,同时也是保持长治久安的密码,这些重要思想同样应该在当代社会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诸如中国的“一带一路”构想主张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这正是传统中国开放包容文化的重要体现。

 三、文化自信需要“以人为本” 人本主义的形成,主要与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有关,农耕社会讲求协作,所以以人为中心,家庭里讲求夫和妇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对外则讲求君仁臣忠、朋敬友信。如果这套体系运转起来,则整个社会都处于一个良性的运转状态。儒家提倡“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个环节都是以人的实践为第一要义。实际上这套体系直到今天,在中国人中,还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政府在实现以人为本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政府实现职能转变,即从管制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

 总之,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历久弥新,是因为其

 具有直达人性的透彻,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互动的感悟,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国人的精神密码,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同样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

 谈文化自信有感(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那么,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因为,我们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这种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夯实了我们文化建设的根基,奠定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为此,学院在 2016 年 12 月 23 日组织各个教职工与党员参观了长沙书堂山欧阳询文化园和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学习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

 首先,我们坐车一起前往了望城区的书堂山,位于山脚下的书堂小镇,已打造成为唐风书韵风情小镇,游人流连忘返。一位书法家,一座山,一个小镇„„蓝天下的望城区书堂山欧阳询文化园,处处弥漫着让人“记得住的乡愁”,浸润着文化气息。书堂山因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及其子欧阳通曾在此山读书而得名,欧阳询文化园是以“野趣、唐风、书韵”为定位,是书法艺术圣地,也是欣赏唐风书韵的风情小镇。参观欧阳询纪念馆和欧阳阁,我们仿佛嗅到了“楷圣”笔墨之香,步入书堂山,让大家心境平和。

 然后我们进一步参观了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铜官窑也

 称长沙窑,唐代名窑,是中国唐朝彩瓷的发源地,也是唐代南方规模巨大的青瓷窑场之一,她见证了南国纷繁的历史,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是湖南省古遗址中唯一的文物保护单位。

 在道路旁的“梦回大唐”瓷板文化长廊,生动地反映长沙窑历史风貌。遗址核心保护区谭家坡大窑包的南坡,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唐代龙窑遗址,通过书记一路的讲解,我们深刻领略到了璀璨千年的长沙窑陶瓷文化。

 文化自信是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动力。近代以来,面对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与创造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片面求洋、全盘西化的错误文化观有所蔓延。我们只有肯定自身文化的合理价值和正能量,才能产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进而能够在不同文化的价值比较中产生由衷的自豪感,从而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超越与创新。因此,这次参观欧阳询文化园以及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对我们党员教师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谈文化自信有感(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拓展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谱系,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明确而开阔的文化建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学习四个自信内容心得体会吧。

  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每个人都有人生绽放的梦想。也许,许多的梦想都败给了细细碎碎的日常。但总有一些对梦想持有恒久自信的人终会达到自己孜孜追求的彼岸世界。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个人如是,一个民族亦如是。

  有五千年历史,在人类封建社会成为世界梦想标杆的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不幸地从汉唐盛世的辉煌中退下来,而且一退再退,令人扼腕。但是,一个有优秀基因传承的民族是不会就此沉沦的。95 年前,因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民族复兴的梦想被点燃。95 年后,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引领,民族复兴的梦想被照进现实。我们对此持有自信,一种对自己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一种源于历史与现实、基于理性与科学的确信和把握。

  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方向把握

  梦想在千里之外,却始于足下。往哪个方向迈步?道路的抉择是追逐梦想的关键。从 19世纪中叶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成为最紧迫的历史任务。哪条道路才能解决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以太平天国为代表的农民起义被洪秀全葬送在红罗帐暖的温柔乡中。以戊戌变法为代表的官方自我改革随着光绪帝被囚中南海而百日夭折。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随着孙中山去世也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憾。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主义理想从此成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富国强民的最终选择。历史雄辩地证明:走上这条道路后的三十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站起来了;再一个三十年,社会主义制度和形态在中国实现了;改革开放,又一个三十年,站起来的中国人富起来了。当前,中国共产党“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路。这是实现中国梦的道路自信,也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理性而科学的方向把握。

  理论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肯定

  19 世纪中叶的中国,各种主义和思潮“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未能改变国家和人民的悲惨命运。“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找到了向哪里去的思想灯塔。从此,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建党建国、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在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建立了新中国。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地上太成功了,以至于在新中国成立后的 30 年中曾一度被脱离实际地神圣化。生产关系盲目求纯,经济建设盲目求成,阶级斗争为纲等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自信严重束缚着中国的生产力。改革开放,历史性地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要改革,指导思想必须先行。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思想解放到哪里去?要不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了?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赋予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指导思想,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理论。这是实现中国梦的理论自信,也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理性而科学的思想确信。

  制度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方案确信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承认,

 我们在这方面还做得不够好。2015 年,中国基尼系数为 0.462,实现了“七连降”,但仍处于标志两极分化的高位。我们还有制度自信吗?一切的自信都源于对问题的正视与解决。习近平强调: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

  一些人常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某些制度为标准来评价我国的制度和体制。诚然,在一些具体体制上,西方的确存在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植根于中国实际的制度,具有自我生发的生命力。它不但彻底改变了旧中国积贫积弱状态,而且让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只要不带偏见,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同意这一点。这也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制度自信,也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理性而科学的方案确信。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更深沉的自豪

  具有 5000 多年历史的中华文化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活化石”。以汉唐盛世为巅峰的古代中华文化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甚至是当时的人类社会进行了势不可挡的文化浸润和文化统领,成为人类文明的旗手。迄今为止从来没有断裂的中华文化让华夏子孙引以为豪。曾经,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如此的自信。

  到了近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文化受到了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有逐渐式微的危险。所幸,马克思主义来了,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新中国。就像毛泽东在 1949 年曾经说的那样,从那时候起,近代历史上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就应该完结。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建国、立国、强国之后,中华文化就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尽管当前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相对来说是一块短板,对世界文化影响力和浸润力不够,但正如习近平所讲的: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样一个大的文化概念里,民族复兴理应有文化复兴的内在自豪感。这是实现中国梦的文化自信,也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理性而科学的自豪。

  梦想的实现需要不断继续前进。更好地继续前进需要不忘初心。铭记不忘初心,需要秉持对自己所选择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这就是“四个自信”成就“一个梦想”的亘古逻辑。

  谈文化自信有感(四)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并提,显示了习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也表明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趋成熟。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

 信,把我们党对文化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最终还要通过文化力量来展示。提出文化自信,是中国软实力的最好注释。

 什么是文化自信?我理解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精神家园,是代代相传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精神根基。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它不仅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方方面...

篇五:坚定文化自信心得体会

4 篇集中治理 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问题 专题警示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集中治理全区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问题的专题心得体会 树牢规矩意识,严守党章党规党纪,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是修复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好转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员干部的必修课程和必尽义务。为进一步集中治理全市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问题,推进廉洁守纪意识根植于心,下面我围绕公安系统全体党员干部如何治理党内政治庸俗化交易化问题,讲几点体会,和大家共同交流。

 一、牢牢把握“三关键”

 (一)关键是讲政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首先要从政治上建设和掌握公安机关。开展本次集中治理工作,是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警的政治部署。要始终牢记公安姓党的根本政治属性,切实提升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以政治自觉增强思想自觉、以认识到位促进工作到位。公安队伍的政治忠诚,直接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是党和人民对政法队伍的一贯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和加强。总的看,公安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是党和人民可以信赖的队伍。但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公安队伍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圈子文化”“酒桌文化”

 “好人主义”还依然存在,开展集中治理工作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进一步纯洁队伍,筑牢政治忠诚,教育引导广大干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始终听党指挥、忠诚使命。

 (二)关键是全面从严。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是公安工作的永恒主题。要牢牢把握纪律严明这一治警之要,严格教育、严格执纪、严格监督,弛而不息抓学习,一以贯之抓整顿,毫不动摇地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既要理“旧账”,更要防“新账”,久久为功、标本兼治着力打造清正警队,建设清廉警营,弘扬清明警风。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国发展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着力补齐公安队伍依法履职中的短板弱项,针对 11 种现象进行查究整改,不断提升民警、辅警的廉洁意识,为迎接二十大提供有力保障、作出更大贡献。

 (三)关键是领导带头。群雁高飞头雁领、打铁必须自身硬。坚持从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严起,带头清理存在问题,带头为全警立标杆、做示范。既要充分发挥组织者、推进者作用,又要认真履行参与者、践行者职责,绝不能拿着“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作为党委书记,要旗帜鲜明的抵制“圈子文化”“码头文化”“酒桌文化”,不搞“小团伙”“小宗派”。杜绝权钱交易、运作干部、封官许愿现象的发生。要在工作中严格执

 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从源头上防控廉政风险,规范权利运行,以清正廉洁的价值观念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问题导向“ 三突出”

 (一)突出解决政治规矩意识不牢问题。坚决抓好忠诚教育,切实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过以案为鉴、以案明纪、以案说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里面”的人警示“外面”的人,让广大民警吸取教训、受到警醒。公安队伍的政治忠诚,直接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是党和人民对政法队伍的一贯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和加强。

 (二)突出解决队伍风气不正问题。深入开展集中治理全市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问题,针对 11 种现象全面自查,对顶风违纪的一律从严查处,对典型案例一律公开通报曝光。坚决整治违纪违规多发问题,进一步规范民警职务行为、网络行为、交往行为,做好“社交减法”。

 (三)突出解决组织建设不优问题。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现。进一步强化“用人要用好人能人,干事就要苦干实干,管人就要管坏人闲人”的理念,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和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深入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切实做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不断增强公安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三、攻坚克 难“三着力”

 (一)着力加强干部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新时期好干部标准,选好配强各级公安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加大机关与基层、单位内部、部门之间,以及专业警种与综合部门间的干部交流力度,实现干部能上能下,保持干部队伍的活力、向心力、凝聚力。

 (二)着力整治顽瘴痼疾。坚持刀刃向内、刮骨疗毒,集中整治“圈子文化”“码头文化”“酒桌文化”等现象。坚持严在日常、管在经常,奔着问题去、迎着问题上,真刀真枪攻克一批常发生、难根治、易反复的顽瘴痼疾。

 (三)着力清除“害群之马”。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用铁的纪律从严治警,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减存量、遏增量、防变量,坚决清除公安队伍中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政治攀附、政治投机的“两面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四、实效标准“三提高”

 (一)全面提高能力素质。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铁一般”的标准,全面推进公安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通过加强政治理论修养、政治生活磨炼、政治实践锻炼,真正把教育整顿的成果化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

 (二)全面提升队伍战斗力。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本次集中治理工作为抓手,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对全市公安队伍进

 行一次刮骨疗毒、激浊扬清的革命性锻造和整体性重塑,不断提升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全面提高群众满意度。始终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公安工作成败的第一标准,牢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安全感和获得感。

 集中治理全区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问题 专 题心得交流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问题集中治理,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需要,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重要契机。按照旗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安排,我认真学习了《关于集中治理全区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问题的实施方案》《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于加强党内政治生活重要论述,下面,我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坚持把思想认识摆在首位 自治区制定下发集中治理《实施方案》,系统梳理了党内政

 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问题清单和具体表现,对“圈子文化”“码头文化”“酒桌文化”“权权交易”“政治攀附”等 11 种现象进行深刻描述,问题定位精准、表现列举明确,一针见血指出了侵蚀党内政治生态的歪风邪气,生动形象划出了党内政治生活的“红线”与“禁区”。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集中治理的重要意义,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切实认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的现实危害和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态度,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承担的每一项工作完成好,把集中治理的每一项任务落实好,用实际的工作成效坚决践行“两个维护”、拥护“两个确立”。

 一要拧紧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理想信念,源自坚守、成于磨砺。我们要把筑牢党员干部信仰之基作为根本性任务,坚持不懈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突出政治能力训练和政治实践历练,要依托旗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下基层访民情聚民心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要打牢理论修养这个“硬支撑”。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作为政治学习首课主课,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为全旗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

 保障。

 二、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纪律严明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严明党的纪律规矩,强化党内法规制度约束,用铁的纪律、严的规矩锻造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问题清单既对庸俗化交易化问题“是什么”做出明确的界定,同时对应问题清单 11 种现象,明确“十一严禁”要求,既是随时掏出的“红黄牌”也是集中治理的“任务书”,让我们始终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我们要做头脑清醒的“明白人”。就是要“心中有党”,对党绝对忠诚,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同旗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就是要“心中有民”,真心实意为农牧民排忧解难、为农牧业企业解困,帮助它们健康绿色发展,建立紧密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就是要“心中有戒”,树立规矩意识,时刻把纪律挺在前面,坚决不碰“高压线”。我们要做清正廉洁的“干净人”。就是要常怀敬畏之心,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廉洁用权,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时刻守住做人、处事、用权的底线,守住党和国家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坚持把政治建设落在实处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是全面的不是片面的,只有做到党的政治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才能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讲政治要落到业务上、发展上,作为县处级领导干部,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于加强党内政治生活重要论述为指引,切实强化政治担当、履行主体责任。

 一是要严以律己。要建立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坚决不搞“圈子文化”,始终牢记党员干部只有一个上级,那就是组织,只有一个靠山,那就是人民。

 二是要锤炼品质。善于从政治上研判形势、分析问题,特别要提高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服务改革发展中,经受考验、锤炼品格、增长才干。

 三是要真抓实干。要当奋斗者、做实干家,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抓好落实,不弄虚作假,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真正在农村牧区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多方面尽力尽责,同时聚焦薄弱环节,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集中治理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问题 专题心得体会

 根据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关于集中治理全区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问题的实施方案》要求,通报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问题清单,今天召开集中治理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问

 题动员部署会,安排部署全市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问题集中治理工作。下面,我谈几点要求:

 。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精心组织抓好实施。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市委决定从4月至6月底在全市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问题集中治理,推动党内政治生活更加健康规范、政治生态焕然一新。各级党委(党组)要充分认识开展集中治理的重要意义,把集中治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紧抓在手,自觉站在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的高度,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落到底、落到位。集中治理以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市级党员领导干部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参加集中治理,为广大党员作出示范。市委将派出检查指导组,对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集中治理情况全过程跟踪检查指导。集中治理在市委领导下,由市委组织部会同市纪委监委机关牵头负责,组织部门侧重抓组织实施,纪检监察机关侧重抓问题查处,专人专班专责抓好工作落实,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集中治理,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

 。

 二、要聚焦突出问题、精准靶向发力,高质量高标准推进。

 集中治理针对解决庸俗化交易化问题精准施治,从党员领导干部抓起,从日常教育管理监督严起,打出集中治理“组合拳”。

 一是动员部署,4 月中旬前,党委(党组)召开专题会议,传达集中治理文件要求,通报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问题及具体表现,让党员干部增强警醒、受到触动,强化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是专题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论述,《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自治区党委关于以案促改相关要求,集中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党支部专题学习、党小组专题学习研讨、主题党日、党员领导干部讲专题党课及警示教育等“六个一”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从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区查处的严重违纪违法典...

篇六:坚定文化自信心得体会

文化自信学习心得 2 篇

 篇一

 文化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 文化强民族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 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 更深沉、 更持久的力量。

 党的十八以来, 习近平同志曾在多个场合诠释了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

 十九大报告中, “文化” 一词被引用 79 次, “文化自信” 一词被引用 6 次, 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和认识度被提高到一个新层次、 新境界。

 习近平同志指出: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 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 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 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定文化自信, 既是“国运” 之牵, 亦与“国脉” 相连。在实践中增强文化自信, 在创造中展示文化魅力。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动力和基础, 反过来, 文化创新又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 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和深化改革开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成为激发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形成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精神力量。

 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规范性图书馆、 文化馆、 博物馆等, 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夯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根基。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不断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体系, 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优胜劣汰, 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

 加快带动文化创作模式和文化市场运营方式的创新, 在实践中增强文化自信, 在创造中展示文化魅力。

 争做中华文化的笃信者、 传承者、 躬行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极大丰富了文化

 自信的内涵和意义。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绵延 5000 多年, 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积淀着炎黄子孙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蕴含着宝贵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智慧, 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发展的进程中, 又形成了自强不息、 艰苦奋斗、 英勇斗争、 敢于胜利的革命文化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支点。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作为新时代的炎黄儿女, 要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继承革命文化,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为指导方针, 争做中华文化的笃信者、 传承者、 躬行者。

 讲好中国故事,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越是民族的, 越是世界的” , 践行文化自信, 要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习近平同志指出,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 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 富有永恒魅力、 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 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当今的世界, 到处充满中国文化元素:

 从遍布 140 个国家和地区的 511 所孔子学院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 《见字如面》 、 《朗读者》 等传统文化节目在欧美掀起学习中华文化的高潮;中国电影在好莱坞戛纳红毯上的越走越远„„。

 在文化对外交流中,坚持以我为主、 兼收并蓄的原则, 既不妄自尊大, 也不妄自菲薄, 既要以博大的胸怀和雅量吸纳有益文化, 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意志抵制腐朽思想。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只有这样才能充满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开创中华文化新局面。确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提高文化软实力, 关系到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

 在各种思潮云涌的今天, 新时代的中国人要坚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担负起建设“文化强国” 的使命,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吹响号角!

 篇二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时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围绕文化自信展开热议,表示要不忘初心、坚守正道,始终坚定文化自信。(《人民日报》3 月 9 日)

 “盖举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文化兴盛的支撑,这就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继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之后提出的第四个自信。自中共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一词在习近平的公开讲话与文章中出现达 10次以上。愚以为,中国的文化不仅要“传承下去”,而且要“光大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惟我国家,亘古亘今”的文化自信。

 不忘本来,方能赢得未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与“根”。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我们有着灿烂的文化,有着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本来。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固有的根本。这个根本,就是其文化。

 中华民族拥有 5000 年文明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历经劫难而浴火重生,这一文化血脉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最强大的文化基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不忘传统,才能更好传承。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源头,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着道路选择。“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中华文明源远

 流长、博大精深,是每个中华儿女最深沉最持久的内心印记,能唤起最牢不可破的民族认同。

 无论是红遍大江南北的《中国诗词大会》展现的文字魅力,还是凝成生活记忆的筷子毛笔展现的器物魅力,受其滋养、得其泽被,难以割舍、无法剥离。可见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的最好诠释。任何国家的制度设计,必然植根于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否则就会水土不服、功败垂成。当前中国处于文化大国的崛起过程中,我们必须选择社会主义正确道路,才能实现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

 不忘底气,更要接地气。文化自信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大脑里和嘴巴上,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中和措施上,要从娃娃抓起、从小涵养。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程,这对于青少年的培养、对于文化自信的坚守都非常重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重在活化,活在当今艺术的创造中,活在年轻一代的心中。同时不能遗忘无数根植于乡土的地域文化织就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也意味着要对这些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进行挖掘和阐发,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化的和风细雨浸润群众的生活,进而唤起基层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热忱。从孩子、从青年、从基层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自信。

 实现中国梦,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文化自信不能矮化,必须“撸起袖子“传承下去、光大起来!

篇七:坚定文化自信心得体会

体会: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新)

 1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进一步凸显了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其领土可能会发生变化,其人口规模会增长或减少,其血统甚至会随着通婚而有所改变,但它会因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化传统保持相对稳定而得以延续和发展。中华民族近代以来遭受了深重的民族灾难,甚至一度濒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但每当处在危难关头,伟大的民族精神总能焕发出强大的力量,各族人民在民族精神的感召下,团结一致,自强不息,英勇斗争,使中华民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X 总书记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 文化具有构建民族心理、造就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塑造民族精神的作用。文化及其认同是维系民族团结统一、国家稳定发展的纽带。共同的文化、理想和价值追求,将一个群体紧密团结起来,超越血缘、种族、地域的差异而构成稳固的共同体。中华民族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的文化归属感。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完整,最根本的是提升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文化安全事关国家的总体安全水平。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尤其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时必定要考虑文化利益。在一些特定的时刻,文化会成为决定国家、民族及个人命运的关键因素。对文化资源的占有和控制也逐渐反映到国际竞争中,文化利益冲突成为引发国际冲突的重要因素。以文化安全促进国家安全,是提升国家总体安全水平的重要途径。从国家内部看,民众越是认同自己国家的文化,就越能增进彼此的团结。从国际上看,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理念越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就越有利于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当今世界,一个国家要想增进自身国家安全,在国际

 社会中产生影响力,就必须立足国情,面向世界和人类未来发展,确立起具有强大感召力,能够获得国内民众认同、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文化价值观念。

 2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一个民族要实现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充满信心,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充满信心,才能有坚持坚守的定力、奋起奋发的勇气、创新创造的活力。相反,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今天,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离不开文化所激发的精神力量。而要继承好、发展好自身文化,首先就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

 文化自信绝非对自己的一味赞美而罔顾其中显见的缺陷。文化自信需要文化自觉,需要人们清醒认识自己的文化从哪里来、现在处在什么方位、又将走向何方,并在此基础上自觉承担起文化责任。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人们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拥有科学的理性的认知,才能形成不卑不亢的文化心理态度。我们要培育健全的国民文化心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同时,对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力宣传革命文化的优秀品质与优良传统,大力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大进展与蓬勃生机。以更加坚定的心态、更加宽广的胸怀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坚定价值观自信,积极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一个国家的崛起不仅是经济的崛起,也是社会制度的崛起,同时还应该是价值观念的崛起。在国家由大到强的发展过程中,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核心价值观的力量越来越强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这既是我们的价值追

 求、价值规定,同时也是我们对世界的价值承诺,是国家形象的国际展示。大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中国故事讲好,把中国声音传播好,让国际社会对我们独特的历史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有深入的理解,对我们道路、理论、制度的特色和优势有全面客观的把握,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

 文化的内核是价值观,但价值观往往通过有形的文化产品来展现。通过将价值理念附着在有形产品上的方式,实现价值理念的对外传播和输出,这是现时代价值观交流乃至较量的重要方式。从这一意义上讲,谁的文化产品制作更精良,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谁的价值观念就会得到更为有效的传播。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化产品在与西方文化产品的较量中处于弱势,在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比较低。如何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开发文化产品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就变得十分重要。近年来,我国通过机制和体制创新,推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作品,很好地宣介了中国的价值观。进一步加大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力度,创作出富有魅力、能为世界各国广为理解和接受的文化产品。通过从文化产品“走出去”到文化价值“走出去”,让世界各国更多地认识、理解和认同当代中国价值。

 坚定信心创作文化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生逢伟大时代是我们的幸运,创造伟大事业是我们的责任。新时代为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提供了无比广阔的天地。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信心、有能力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

 优秀的文化作品应该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应该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能够触及人的灵魂,激发人们的共鸣。只有那些蕴含着思想的力量,充满道德的光芒,饱含人性温度的作品,才能堪称精品力作,才具有无尽的魅力和永恒的价值,才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持久深入的影响。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力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的优秀作品,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文化创作要唱响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展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气质,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向世界人民展现当代中国人民昂扬奋进、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从人民的创造智慧中产生灵感,从社会

 生活的无尽矿藏中挖掘素材。只有反映人们的生活、表现人们的情感、体现人们的心声、表达人们的愿望的作品,才能引起人民的共鸣,才能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进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坚定信心讲好中国故事,树立当代中国良好形象。当代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但是,国际上总有一些国家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崛起,试图误导世界其他国家和人民对中国发展的认识。有的简单套用西方历史上大国崛起的逻辑看待中国的发展,提出“中国威胁论”,有的片面夸大中国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中国崩溃论”。这一系列论调的背后是冷战思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在文化和价值观推广与传播方面存在着不足。与我国的国际地位相比,我们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文化影响力依然薄弱,与我国的经济地位相比,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有待增强。

 X 总书记强调:“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要更好地梳理自身发展特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

 么“好”。主动宣介 X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圆梦斗争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流畅通就是文化活力和生产力的体现。创新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机制,既要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也要发挥好社会力量的独特优势,让社会力量更多、更充分地参与到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当中。既运用好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文学作品等传统传播渠道,又运用好互联网传播新平台,通过动漫、微电影、手机视频等新兴文化传播手段,开展富有时代特色、现代元素的文化海外推介活动,扩大覆盖面、形成传播声势,达到更广泛更深入的传播效果。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学会通过生活和日常叙事,用人民群众的语言和人民群众亲身经历的故事来描述,让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梦想,通过鲜活的生活叙事和行动故事显现其理念的光辉和理想的力量,进而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共鸣。

推荐访问:坚定文化自信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坚定 自信